对科学来说,1就是1,2就是2。如果把1说成2,或者把2说成1,就不是科学了。说起来,似乎这个问题很简单,不值得一议。其实,我以为大有一议之必要。因为,科学技术的成果需要由新闻媒介报道,让公众知道,并为公众所理解、所接受。新闻媒介的报道是否客观至关重要。

王洪成的“水变油”技术,硬是被新闻媒介炒成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不仅中国人感到 莫名其妙,而且连外国人也看不懂了。伪科学本来是欺骗人的,经这么一渲染更能骗人了。炒得王洪成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真的能把水变成油,那么王洪成贡献之大,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概没有一个能与他相提并论了。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不过是我们的新闻记者不顾真实情况硬吹出来的,泡泡吹得虽然很大,飞到天上,但最后还是破灭了。新闻记者对此事显然是有责任的,这就是科学报道的欺骗性,它违背了客观公正的原则。

对科研成果的不客观报道,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也使科研人员很被动,明明他的成果只解决了一个问题,硬要说解决了许多问题;明明是国内首创,硬要说成是世界首创;明明是开创性工作,硬要说成是最终解决问题;明明是阶段性成果,硬要说成是一系列成果,……等等。过分的吹捧并不能使成果真的价值连城,倒是把从事该项研究的科技人员推到了悬崖的边缘。一篇不客观的科学报道,常使研究人员恼火,因为使他们在科技界很被动。严肃的正直的科研人员不需要寻求这种支持。相反,伪科学却竭力寻求这种支持。你吹得越大,他就越高兴。他还会说 :“我的成果已经见诸XX报、XX刊物了,不信你可以去看。”可见,一篇好的科学报道应该把握住科学性。失去科学性的报道就不值一文了。同时还应该有客观性。是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不要人为拔高、降低。在科学报道的文章中,慎用不恰当的形容词。科学本身是美的。只要客观真实地描写,比起“形容”词更加恰当。别的不说,就说植物分类,一种植物的形态描述,不需要科学家形容,叶子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如果你把椭圆形叶子形容成“叶如明月”,就不是科学语言,而是文学语言了。这在分类学上万万要不得。

记得我在大学毕业那年写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对我说 :“写论文务必真实,切不可把没有看到的东西写入论文中,也不可将假设写成结论,更不要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形容。”30多年过去了,这位导师的言论对我今天从事编辑工作仍然有指导意义。

《世界科学》作为一本严肃的杂志,我们一贯注意科学报道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没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的文章,包括翻译文章,我们将杜绝在期刊之外。当然,作为一本刊物,近20年来我们编辑人员一直以编辑的责任感,以及对科学的负责精神决不会把国外的伪科学介绍到国内来,也不会把国内的伪科学介绍给广大读者。把握科学成果报道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我看来应当是科技编辑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真理向前跨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这同样不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