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上海科技论坛期间,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物理所的杨国桢院士曾对笔者谈起,他认为互联网以后,全球在信息方面的最大的产业之一就是光子产业。用光方式进行互联,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受“胜者全得”理论的影响,国内不少地方纷纷提出创建“光谷”的计划,以求在即将到来的光子产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杨院士并不为这种群雄纷争的局面担忧,相反他认为这种惟恐落后的意识对一个尚在萌芽中的产业来说是可取的,但他比较乐观地指出,上海更有可能在这一种新机遇面前有较大作为,他特别提到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研究实力。几个月后,我在上海光机所采访科技启明星周常河时的见闻印证了杨院士的说法。

周常河所在的光机所是全国这一领域的公认的重量级研究机构,这里有国内这一领域声誉很高的学者,如徐至展、王之江、干福熹院士等。

今年35岁的周常河其生涯一半以上的时间是与光学打交道。显示他学术经历的履历表上这样记着:1986年他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毕业,1989年他在上海科技大学获得精密机械硕士学位,其后到1992年,他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师从王之江院士、刘立人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这以后他就留在光机所工作,从副研究员、研究员到博士生导师。期间1996~98年,他受著名的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Darmstadt技术大学作高级访问研究。周常河主要从事光学基础性研究工作,其先后研究方向有:激光散斑的自动测量、光学神经网络、光学矩阵运算、微光学、衍射光学、微结构光学、超快光学、光通信等。

近些年来,周常河完成了1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基础性科研成果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这些基础工作中,周常河倾注心力最多,也最感满意的是,在国际上首次给出了Talbot阵列照明的简化公式,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菲涅尔衍射中存在着简单优美的对称性分布,发现Talbot位相光栅的位相台阶数和素数间存在着简单的关系。这些结果彻底解决了前人没解决的Talbot效应中菲涅尔积分的复杂性问题,周常河解释说,Talbot阵列照明可以实现超大规模的衍射阵列照明,阵列数量越大,衍射效率就越高。周常河说,由于Talbot效应是最基本的光学效应之一,所以他深信对这一基本光学效应的深入研究在激光锁相阵列、阵列照明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注意到周常河在介绍这一工作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兴奋,是的,能对常见的光学效应作出明显的改进,从而使整个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更趋深化,这是科学家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意义所在!

在与周常河的交谈中另一个令我兴奋的内容是,他们在光纤通信和其它领域的一些关键实用化技术方面取得了工作进展,例如:采用衍射光学元件的光开关技术可有效地解决机械光开关可开关数量少的缺点,采用体光棚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可解决高强度激光下介质膜的损伤问题,采用新型双掺杂铌酸锂晶体记录全息可解决全息图长期保存的挥发性问题。另外,还提出了新型双层激光防伪技术和利用光栅自成象效应进行超短激光脉冲脉宽测量的新方法。这些研究工作对发展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光电子核心技术有重要意义。周常河98年回国后,曾作为首席项目负责人组织起以年轻人为主的上海光机所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多维深亚微米微结构信息光子技术”,该项目已于去年底顺利完成。周常河目前是1999年度中科院百人计划(200万元)项目的负责人。

必须指出的是,周常河作出这些成绩时的年龄是在22~35岁之间,也即主要是在他攻读研究生及其毕业后精力最旺盛期间(包括硕士、博士及在德国作访问期间)完成的,这再次论证了,一个人最有创造性的年龄段应该是在25~35岁之间这一论点。如何充分发挥最佳年龄段的最佳效应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我每次到光机所去总有一些令我激动的人和事,周常河他们实验室的条件并不好,研究生的待遇也很一般,但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工作的价值,如果说未来知识社会的驱动力是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话,那么周常河他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则是为这种驱动力提供点火器,这是一些值得尊敬的人。

(江世亮采写自200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