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世界纪录应具备哪些素质?

专家们一致认为,成为世界冠军的首要因素是基因,也就是说是否拥有那些使人天生就会跨步、跳跃、高效率地消耗能量或者吸入大量氧气的基因。可以说,伟大的运动员们都是统计学上的弱势群体,是“生理学上的怪物”。

另外,训练和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帮助运动员长出适当的肌肉,使之在达到相同运动效果时消耗更少的能量。技术的重要性则在那些需要专门器材的项目中(如网球和撑杆跳)显得尤为突出。适宜的温度和风向可能给跑步和跳远运动员带来意想不到的额外帮助。

归根结底,要想打破纪录就必须在同一天具备以上所有的优势,就像恒星排在一条直线上那样难得。

胜负只在“一念之间”吗?

心理状态是个关键问题。运动员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强大的动力方能获得成功。许多人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无法用4分钟跑完1英里的原因在于心理障碍:1954年罗杰 · 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突破这个怪圈之后不久,该纪录就不断被刷新。有时打破纪录需要有冒险的勇气,例如在比赛还剩下整整一圈的时候费力甩开大部队的行动就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

如何选拔和培养优秀运动员?

看来最可行的办法是扩大对那些具有适当遗传特征的运动员的选拔范围。比如,当东非的长跑选手们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时,他们与生俱来的轻盈骨架在节省体能方面的优势就显露无遗了。

但是,与奖金的增长和竞争的激化相伴随的,是选手们对于药品的依赖。专家们预计,下一代世界冠军中将不乏违禁药物使用者。相关机构也将对违规使用基因药物的事件严加防范。

我们是否已经达到人类运动的极限?

没有,但新旧世界纪录的差距的确正在缩小。当然,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新旧世界纪录的差距也就越小。例如马拉松世界纪录可能以几秒的优势被刷新,而百米赛跑的成绩提高百分之一秒就很不错了。

再者,并不是所有体育项目都能像赛跑和跳高那样以某种形式精确衡量。评价像足球和网球这样的项目就要困难得多。

“绝对极限”可能达到吗?

理论上讲,人体是存在一个限制我们做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绝对极限的,但我们并不知道极限究竟在哪儿。也许我们只能通过回顾一个多年未被打破的纪录来定位人体的极限。

科学家们也曾试图计算绝对极限。他们使用了目前纪录中运动员各生理学参数的最高值,比如最大吸氧量、最高能量使用效率、最持久耐力等等。然后他们假设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才计算出绝对极限。

根据他们的计算,我们终有一天可能看到两小时之内的马拉松和三分半之内跑完1英里的成绩。但找到那样一个人的概率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