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盛会即将拉开帷幕,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们不仅能通过电视转播收看到摔跤和田径等传统的奥运会项目,还能欣赏到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甚至棒球等后来新设的项目。运动项目本身的魅力固然重要,政治势力同样是该项目能否被纳入奥运会的关键因素。而奥委会似乎已不再有能力干涉新项目的不断加入和老项目的职业化发展。于是人们不禁要问,那些所谓极限运动被奥运会拒之门外的日子还能维持多久?

造成比赛项目多样化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增加收入,即提高收视率。然而其他一些与科技相关的因素也不容小觑。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选手必须挑战自己体能的极限,这就迫使他们接受几十年前还难以想象的高强度训练。奥委会也因此不得不开始吸纳职业选手参赛。这种现象虽然还没有蔚然成风,但已经使得运动员待遇的平等性发生了微妙变化:在捍卫美国荣誉的NBA梦之队出入豪华酒店的同时,美国大学生棒球队的成员只能和其他平民运动员们挤住在一起。

奥运会的另一个与科技有关的变化是,材料科学为一些传统项目注入了活力。我还清楚地记得撑杆跳纪录第一次突破15英尺时的情景,然而自从玻璃纤维把运动员手里的那根普通撑杆变成一架“弹弓”,人类就进入了一个不断刷新撑杆跳纪录的时代。当然,在自行车和赛艇项目中,科技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最为突出。(我的一个朋友坚持认为,那些器材对结果的影响大于运动员本身的项目不值得观看。)

然而,科技进步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即使在最直接衡量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项目中,比赛的公平性也受到了威胁。在奥运会比赛中服用违禁药物早已屡见不鲜;早在几十年前就有长跑运动员被指控采用了血液回输技术,1988年加拿大短跑名将本 · 约翰逊(Ben Johnson)由于服用了违禁的类固醇而被剥夺了奖牌。今天,美国仍有一些田径运动员被怀疑使用了违禁药品,其中不乏奥运金牌的有力争夺者。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兴奋剂检测技术和“设计者类固醇”专家之间的药理学军备竞赛。这是一场势均力敌、胜负难料的比赛。我比以前更喜欢田径比赛了,因为他们把奥运之火燃烧到了实验室。

所幸的是,真正重大的纪录突破并非得益于兴奋剂,而是来自于对体能极限更准确的理解以及为克服这些极限而制定的更科学的训练方案。罗杰 · 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在对自己的呼吸系统作了合理的生理学试验后,一举打破了原先认为不可能被打破的纪录(译者注:班尼斯特是第一个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的人)。而现在,全世界有很多运动员的纪录都要比他快15秒左右。此外,女运动员们在一些原来被男性统治的项目中的出色表现也使我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在一些长跑项目中男女选手的差距正以惊人的速度缩短。

毫无疑问,科技对奥运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更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技术能帮助提高人类的竞技水平,与此同时它也教会了人们如何弄虚作假。就我而言,我十分期待奥运会的到来,虽然我知道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比赛将不可能做到百分之一百的公正。让自己相信在奥运赛场上一切都是公平的,没有兴奋剂,也没有人偷偷地寻求仿生学的帮助。请不要笑,这对我很管用。

本文作者唐纳德·肯尼迪现任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