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有关地震能否预报的话题再度受到关注。近日有媒体称,两位美国科学家在震前曾探测到相关信号并向媒体透露,为此笔者专访了当事科学家。
 
电流变化和红外发射
 
  弗里德曼·弗伦德(Friedemann Freund)常被人认为是个疯子。这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地质物理学家尽管已经75岁,但还经常奔走于学术会议和实验室之间。他甚至自掏腰包100万美元用于一项颇受争议的地震预警理论研究。
 
  弗伦德对笔者表示,他的目标是通过测定地震前地壳岩石中的电流变化,来预测即将发生的灾难,从而发展出一套早期地震预警系统。弗伦德的理论基于简单的化学原理:地壳岩石受到外力挤压时会形成晶格缺陷,从而产生电子流和带正电荷的空穴。也就是说,此时的岩石转变成了电池,通过相邻的岩石和沙土将电流传递至几公里开外的地方。
 
  弗伦德说,当这些电子和空穴在岩石表面重组时,往往会通过发射红外光谱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而这种异常的红外发射,很可能被太空中的遥感卫星探测到。
 
曾观察川北红外异常
 
  无独有偶,今年3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前6周左右,弗伦德在NASA的同事、俄裔科学家迪米塔尔·欧佐诺夫(Dimitar Ouzounov)通过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的卫星遥感图像,观察到了四川北部的红外异常信号。4月和5月初,他又分别发现了该地区的红外异常现象。虽然这项地震预警技术很不完善,也无法预知震级和震中的确切位置,但欧佐诺夫出于直觉还是把这一异常现象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了同事。
 
迄今未有确切预报
 
  但迄今为止,上述研究并未得出确切的、与地震发生有必然相关性的预报性结论,所以未得到主流地震学界的认可。国内外主流地震学界仍坚持认为,临震预报“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运泰院士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当谈及地震预报何以这么难,他列出了三方面的原因:前兆研究不易、同一地点两次地震的间隔时间比人的寿命还长、地震的发生环境过于复杂。
 
  或许是印证了陈运泰的观点,5月8日,东京东北200公里太平洋海中发生了一次6.7级地震,对地震严阵以待的日本地震学界也未能对此做出预报。
 
“预报”或“震前预警”
 
  “这就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越是不可能登上顶峰,就越有人想方设法试图登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地质学家罗杰·比尔汉姆(Roger Bilham)是这样评价地震预报研究的。他告诉笔者,人类历史上几次所谓成功的地震预报都纯属侥幸,而只有不断根据以往的教训总结经验才是正道。地震的原理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因此预报也绝非易事。
 
  弗伦德对此并不赞同。“我不赞成用‘预报’这个词,我倾向于用‘震前预警’,”他在30分钟的采访中多次强调,“任何认为地震不可能预报的想法都过时了。我个人认为,如果给予足够的经费,我们能在5年内给出准确的震前预警。”然而,由于外界普遍将地震预报看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弗伦德的科研项目目前经费短缺、举步维艰。他现在靠自掏腰包维持着,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现在,弗伦德和欧佐诺夫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根据他们的理论来预测震中位置。地震造成的断裂带可以长达几百公里,这个区域中的岩石都有可能发生崩裂,但最先发生崩裂的岩石并非处于震中位置。据悉,2004年10月日本新潟地震和此次汶川大地震都属于这种情况。
 
  至于余震预警,欧佐诺夫在发给笔者的电子邮件中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相关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将及时上报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震局进行核实,并向中国方面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