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随着唐家山堰塞湖告急及其抢险过程的持续报道,作为此次特大地震引发的地表次生灾害,堰塞湖现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地震引发的地表次生灾害给我们造成了哪些危害?该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类次生灾害?针对读者关心的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联系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研究员。
 
  崔鹏首先解释了什么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地震实质上是地球内部能量、应力的集中释放过程,它一旦传递到地面,会造成很多灾害。尤其当地震波能量快速、高强度释放时,造成地震期间强烈的地表动力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山区是地表动力过程最强烈、对外力作用最敏感的区域。一旦山区发生地震,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非常强烈。
 
  崔鹏说,发生在山区的地震都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对此国内外无一例外。较大规模的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江河、沟道,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形成后截断水流,上游形成回水、壅水,水位上涨,造成淹没灾害。一旦堰塞体溃决,会在下游造成溃决洪水灾害。崔鹏强调,这实际上是一个灾害链,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伴共生的过程。
 
  崔鹏认为,在应对地震灾害时,不仅要重视震灾造成的直接危害,对地震所引发的次生灾害链及其危害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在5.12汶川地震中,出现大范围的崩塌、滑坡,大大延缓了救援队伍和大型设备的营救投入工作。地震发生后,大量输电和通讯设施遭到破坏,其中有些是由于地震直接造成的,有些是滑坡、崩塌破坏造成的。
 
  崔鹏呼吁,研究地震灾害和地表灾害的专家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地表的这些次生灾害;在进行地震灾害危害评估和采取防御灾害措施时,也要考虑地震引发的地表次生灾害。
 
  崔鹏希望引起特别关注的第二件事是,地震发生后的崩塌、滑坡带来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加上地震导致的坡体不稳、岩体破碎等,灾区的沟道及河谷内聚集大量的石块、土方等松散物质,一旦雨季来临,又成为了泥石流、滑坡的活跃期。崔鹏说,根据以往的经验,从今年的雨季开始,这一活跃期可能会持续20年左右。由此,崔鹏提醒地震灾区应加强对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近期灾民安置和灾区重建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次生灾害,对灾民安置点和重建工程的选址都应进行风险评估,避开危险区域。
 
  震后的土壤侵蚀是崔鹏希望引起高度关注的第三件事。崔鹏介绍说,由于地震造成岩体破碎,地表形态改变,出现大量崩塌滑坡,同时很多地表植被也遭到破坏,震后该地区土壤侵蚀必然加剧。土壤侵蚀也是一种次生灾害,虽然比较缓慢,但影响也很大。它是一种大范围的侵蚀过程,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如地表土层减薄,肥力流失,土壤保水功能减弱;大量泥沙涌入江河,又会导致河道和水库的淤积,影响水利和水电工程。
 
  基于以上思考,崔鹏提出,当前应开始对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崔鹏提出3点建议:今后在灾区重建时首先考虑对灾区进行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其次要加强区域内次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再次是对移民安置点、重建的场址要进行精细的风险分析和分区,在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次生灾害的防治。
 
  从研究的角度,崔鹏希望今后从事山地灾害研究和地震研究的科学家能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的机理及其减灾技术,为国家决策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最后,崔鹏研究员希望借助本刊提两点建议:一是希望国家把此次的地震重灾区作为地震次生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加强研究和防治工作;同时作为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