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在科学的基础上就气候变化进行交易吗?回答似乎是“希望不大”。
6月11日结束的在波恩举行的为期两周的会谈期间,气候谈判代表们致力与弥合自去年12月在哥本哈根出现的裂痕。会谈结束时,代表们相信自己回到了在2011年底前制订出新气候协议的轨道上。
但外交上取得的和谐是要付出代价的,即牺牲了地球――这颗星球――的清凉未来。
重建信任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对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设定的目标是将温度变暖控制在2℃范围内:目标是要求工业化国家到2020年前将其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削减25~40%。
在该目标仍然是协议草案中一个选择的同时,大多数谈判代表则不得不接受工业化国家准备作出的任何承诺。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的资料,现有的承诺削减总量在12%~19%之间。然而,这些承诺意味着控制地球升温2℃的目标将很难实现。
联合国首席谈判代表伊沃·德布尔(Yvo de Boer)说:“照目前情况看,我们无法阻止未来10年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世界处于升温2℃的危险之中,更别说升温1.5℃了。”德布尔在6月底卸任,而他的继任者克丽丝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指出,她的优先任务是“重建信任”,而不是设定目标。
接下来工作究竟是要为《京都议定书》签订一份后继协议,还是制订一个基于国家承诺的松散型新协议呢?诚如美国总统奥巴马试图在去年12月哥本哈根协议中概括的那样。在这个问题上,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取得平衡
另一个问题与富裕国家――例如德国、澳大利亚和芬兰――的森林贴现率(根据一个国家的森林面积可抵扣碳排放量)有关,每年可以多排放2~4亿吨二氧化碳。气候谈判的长期观察者、国际鸟盟的约翰·兰奇贝利(John Lanchbery)认为,波恩会谈的谈判代表们在消除这一问题方面几乎无所作为。有的国家甚至放话,如果要他们对自己的森林作出解释,他们将改变作出的碳排放量的承诺。
欧盟今年3月公布的一项分析显示,保留碳排放许可和森林贴现率将会减少工业化国家承诺的削减排放量,并担心由联合国谈判达成的全球性排放上限协议的流产。而运行至今的最大国际碳排放交易计划是由欧盟经营的,其上限是根据《京都议定书》承诺的到2012年在1990年的排放基础上削减8%。当欧盟宣布到2020年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减20%的时候,它的未来已不受联合国谈判的制约。
欧盟的计划或许不会孤立太久。牛津大学史密斯企业与环境学院院长戴维·金(David King)说:“我认为我们会看到一个平行的交易计划出台。”如果《美国电力法案》获得通过,美国则会出台一个排放量交易计划,包括亚洲国家也开始讨论地区性限额和交易计划。
戴维·金认为,几个平行计划的出现可能带来一个全球性碳排放量的上限,尽管其过程会几经波折,但地区性计划将导致世界不同地区的工业支付不同的碳排放价格。这其中,会给污染价格较低地区的制造商带来优势;然而戴维·金预言,为了取得平衡,高价国家会对从低价地区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
但是,这些措施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自由贸易原则相悖;而戴维·金则认为,这将迫使WTO介入并“说服各国一起行动。”因为WTO有一套严格的规则,成员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WTO因此可能成为一个比联合国更有说服力的谈判平台。
资料来源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