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我正步行穿过小区,在转弯时,差点被一只在人行道上吃坚果的灰松鼠绊倒。我的突然出现,着实使它受到了惊吓,瞬间,这只松鼠窜向了行车道。此时,恰好一辆小汽车驶了过来,还没等我发出尖叫声,它已经被卷进汽车前轮的毂盖内连续打了几个滚,最后滚落在地。待汽车开走后,松鼠站立起来摇晃了两下,然后向街对面窜去……

 

 

与灵长类动物相似

  东部灰树松鼠或北美灰松鼠由于适应和繁衍能力较强,以致于被当地居民当作是害兽,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也将松鼠列为最具侵略性的100个物种之一。英国人和意大利人之所以讨厌灰松鼠,因为它威胁到了他们喜爱的本土红松鼠。就像对待鸽子一样,曼哈顿区的居民也讨厌松鼠,包括灰、黑、棕和咖啡色松鼠。
 
  然而,研究灰松鼠的研究人员称,隐藏在松鼠成功背后的是其身体的弹性、大脑和模仿行为:松鼠能飞跃自身长度10倍的距离,是人类跳远运动员的2倍;松鼠的脚踝能旋转180度,不论以哪种姿势攀爬都能保持抓地力;松鼠还能通过观察,甚至能模仿其他物种的行为。在《松鼠:动物问答指南》一书中提到:一只松鼠试图通过白宫附近的一条繁忙大街,它在人行道附近的草坪上等待着,直到人们开始过马路时,它便跟在他们后面穿过马路。
 
  与灵长类动物相比,松鼠对待外界的敏感、操纵物体的熟练程度以及它们的社会性有着惊人的相似。松鼠家族属于母系社会结构,它们居住在祖辈构筑的巢中,在为食物忙碌了一整天时,它们还会通过类似人类亲吻般的互擦面颊和唇腺打招呼。亚利桑那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学教授、松鼠专家约翰·L·科普罗斯基(John L.Koprowski)说,他小时候在克利夫兰时,松鼠是他所见到的唯一野生动物。“在上大学时,我曾想过研究北极熊或是山地狮,”他说,“幸运的是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时我都选择了松鼠(专业)。”
 
  东部灰树松鼠是当今世界存在的278个松鼠亚种之一,是4000万年前从其他啮齿动物中分离出来,包括花栗鼠、旱獭(土拨鼠),还有草原犬鼠也属于这一种属。松鼠遍布在除南极州和澳大利亚以外的所有大陆上,在树林中、住宅后院或草原等地,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甚至在海拔18000英尺(约5486.5米)极端生存条件下也生活着的喜马拉雅旱獭,这是目前世界上生存在海拔最高的哺乳动物之一。
 
  松鼠的活动能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精巧的条纹尾巴中,在所有器官中,它起到的是一个体温调节装置的作用:冬天让温血流向体内,夏天则发散体内余热。与啮齿类动物相比,如老鼠属夜行动物,视力很弱,需要借助其胡须导航。而灰松鼠是昼行动物,不仅拥有敏锐的视觉感知能力,而且它的视觉皮层发达,对周边的感知如同它的正距视力一样,不需要移动头部就可以看到周边的情况。松鼠的色觉或许一般,与一位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的色盲差不多,但它拥有一幅天然的“太阳镜”,其淡黄色的“镜头”能减少刺眼的阳光。
 

松鼠-1松鼠-2

憨态可掬的灰松鼠

 

符合战术欺骗标准

  对松鼠贮藏和觅食行为的研究表明,尽管其贮藏食物非常有计划性,但觅食或许是机会主义式的(觅食别人丢弃的食品或捕食昆虫,必要时还吃幼鸟和储藏的食物)。贮藏的食物主要以橡子或其他坚果为主,在剔除无贮藏价值的贮物后,随后将其埋在一英尺(约30.5厘米)深的土里。
 
  为了防备其他松鼠的偷盗,到冬天时,松鼠会回来将贮藏的食物挖出来,埋起来,然后再挖出来,再埋起来,前后重复多达五次。有时,当松鼠确定有同类在一旁偷看时,它们会主动去欺骗可能的小偷:挖一个洞,装作将橡子推进去,随后填实,实际上它们将食物含在口中没有放入洞中。对于这种欺骗性的埋藏策略,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大学的迈克尔·A·斯蒂尔(Michael A.Steele)说:“这符合战术欺骗的标准,而之前这种骗术被认为只会出现在灵长类动物中。”
 
  研究还发现,松鼠不仅会发牢骚,而且对其所抱怨事务的性质和程度表现出不同的方式:“恰-克”表示轻度不安,“嗡嗡”声意味着较迫切的悲痛,而尖叫则表示极度恐慌。如在雌松鼠生育的这一两天中,它会被附近的雄性松鼠追逐,此时的雌松鼠会发出一连串的“恰克-恰克-恰克”声,并同时将蓬松的尾巴举过头顶有节律地摇摆着。
 
  为了观察松鼠之间是如何交流的,位于马萨诸塞州阿莫斯特市的汉布什尔学院的萨拉·帕丹(Sarah R.Partan)做了一个实验。她制作了一个电子松鼠,其外表、声音和松鼠都很相像,包括尾巴的摇摆,只是身体上覆盖的是兔皮,气味与松鼠不同。在佛罗里达的一次测试中,当这只“冒牌松鼠”与松鼠们实际接触时,后者的行为起了反应,像着了魔似的在发出尖叫声的同时往四处逃窜。而此时,“路人纷纷跑过来问我们在做什么,”帕丹说,“我们不得不中途放弃测试。”尽管实验是失败的,但有些人恐怕要喜欢上电子松鼠了。
 
 

资料来源 The New York Times

责任编辑 则 鸣

――――――――――

本文作者纳塔莉·安吉尔(Natalie Angier,《纽约时报》科普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