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参会人员讨论了面临的越来越大的论文撤稿压力。

 

http://www.the-scientist.com/images/Nutshell/April2014/310reproducibility.jpg

 

  近年来,针对行为不端、学术造假以及数据的不可复制性等问题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论文撤稿现象,促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其他机构发出倡议,以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4月7日,在201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研究人员讨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途径。
 
  “我们真的需要改变我们的文化,但这绝非易事。”来自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李·埃利斯(Lee Ellis)说。他指的是研究人员面临着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在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的巨大压力。埃利斯强调,这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尤其重要,要确保产生于基础研究的数据务必准确,这将会对后续的人体试验产生影响。“在我们开始一项临床试验前,要确信会对我们的病人有所帮助。”
 
  前安进(Amgen)公司血液和肿瘤学研究部副总裁、现TetraLogic制药公司首席科学官C·格伦·贝格利(C.Glenn Begley),在会上讨论了安进公司的一个研究项目,即旨在重复已发表的50余项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结果不可复制,即使是发表结果的研究人员亲自做也是如此。“这令我非常震惊。”他说。
 
  会上,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NIBR)肿瘤科的全球负责人威廉·塞勒斯(William Sellers)也描述了类似的经历。除了无法重复大多数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之外,更令人吃惊的是,塞勒斯和他的同事在对买来的细胞系进行验证时,结果发现几种常用的细胞系被误标为错误的癌症类型。
 
  专家指出,上述只是困扰科研风气的少数问题之一。由于缺乏盲审和质控,未经验证的试剂和不恰当的统计常见于某些顶级刊物,更别提不断增加的科研不端行为。
 
  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会讨论中援引了发表论文的压力,例如要包装精美的故事、强调高影响力出版物的文化以及持续的经费压力。“现在,我们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科研体系,但由于资源不足,我们使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华盛顿大学的菲力克·方(Ferric Fang)说。他曾就论文撤稿和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与会者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对于试剂和细胞系,塞勒斯建议成立一个类似维基百科、具备记录和验证等功能的报告系统。而对于那些使用了不合适或误标材料的数千份论文,撤稿可能是必要的措施。他指出,可以在Pubmed数据库中增加某种形式的标记系统,提醒读者注意潜在的问题。
 
  对于近年来增加的科研不端行为,埃利斯主张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与那些犯有失当行为处罚的人相比,”他说,“对被发现有诈骗行为的人……应该被踢出学术界,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无论采用哪种解决方案,大家一致认为需要尽快行动起来。“研发药物从概念到获得FDA批准的概率非常低,”埃利斯说,“在癌症领域,只有5%的药物最终获得FDA批准。为了提高这个可怜的5%成功率,我们需要取得更令人信服的数据。”
 
 

资料来源 The Scientist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