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潮流四处涌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跨国公司迅速崛起,企业间兼并、联合高潮迭起,这些因素正在有力地推动国际社会进入大科学即全球性科技大合作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久前在《大科学——世 界科技发展大趋势》的评述中指出,为适应经济发展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不仅项目规模日益扩大,技术趋于复杂,而且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因而带来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跨国集团出于本身利益的需求,不遗余力地进行高科技开发,导致世界高科技市场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垄断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追求扩大合作就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实现预期目标日益重要的战略途径。
大科学的崛起
实际上,国际科技界的大合作早在80年代中期已初见端倪。当时在高容量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已涌现出一大批由多国参加的高科技合作项目,其中欧盟的“尤里卡”高科技合作计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年度报告中首次提出“大科学”这一概念,表明全球性科技合作已进入成熟期,它对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对高科技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将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今天,大科学不仅具有开辟未来的深远意义,而且大型项目从研制到运行的整个过程对增强国家的整体技术实力,提高相关企业的技术素质和创造就业机会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将发展大科学视为变革经济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的一条捷径。90年代以来,美国每年用于大科学的经费大约占联邦研究开发总预算的10%,90年代中期后这个比率达12. 5%,而企业界上述比率分别为18. 8%和22. 5%;欧盟的上述比率分别为5. 5%和7. 2%,企业界的上述比率分别为9. 2%和13. 8%;日 本朝野各界更是高度重视国际科技合作,从1994年到1998年间,重要的大科学项目多达38项,其中基础研究项目12 个,总投资超过80亿美元。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为了缩短在集成电路、电脑、通信和光电子等领域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仅1993~ 1997年5年间企业用于大科学项目的投资规模就达16. 5亿美元,其间使本国的半导体生产一举从比较落后的状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韩国生产的动态存储器芯片一度占有世界市场70%的份额。
大科学的典型产物
70年代末开始酝酿的国际空间站,初期由美、俄,欧、日、加等7个国家参加,以后合作伙伴扩大到15个国家。这个庞大的、充满风险但又极具发展潜力的系统工程,离开了国际合作是难以想象的,这决不仅是某一个国家难以单独承受总预算达600亿~1000亿美元投资的问题。据美国宇航局透露,仅与空间站有关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就达22个,有150多个开发项目涉及到新材料,近千个项目与高难度加工技术有关。按照计划,该项目采用项目分工,由合作各方独立完成、独立发射、分别组接,以及各方机组成员在各自舱段完成自己的研究和实验项目的严格分工、合作方式。有关各国都把实施该项目放在本国参与大科学合作的重要位置。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的重型“质子”号火箭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功能货物舱送人近地点轨道,表明上述国际“大科学”合作的典型杰作收到了预期成效,营造国际空间站——改变人类历 史的宏伟计划在“大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另一个典型的大科学项目是21世纪最热门的科学一一基因重组工程。1996 年欧洲科学家首次完成了一幅真核生物——酵母菌的完整基因图谱。来自北美、欧洲和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120多位科学家,共同绘出了第一张包含大约1/5人类基因地址的人类基因图谱,为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奠定了基础。以后,参加此项科研计划的国家增至30多个,有近千名科学家参与攻关。科学家预计,在多国通力合作下,此项计划将可能把寻找任何单个基因和对基因进行重组的时间缩短许多年,这将有助于开拓诊断、治疗多种疑难疾病的途径,无疑将是挽救千万人生命的一大福音。
推行“大科学”管理
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变革经济中对知识的依赖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与过去显著不同的是,现代知识的形成. 应用和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依赖于无国界的大科学。这是因为,与一、二百年以前相比,今天的重大发明、发现的形成,不仅需要爱因斯坦、爱迪生式的伟大发明家,还需要诸如奥本海默、韦布式的战略组织天才,后者出色地组织了“曼哈顿工程”和“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地研制了原子弹和将人送上月球。韦布博士在总结工作时说:“使‘阿波罗登月’成功的关键决非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合作,是来自一种整体的、跨领域跨国界的智慧大集中,最终成功地将分散和独立的成果组合成完整的科学结晶。”
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更表现为一种实现多样化合作的战略手段,在许多情况下其重要性要远高于单纯的科学研究。科技界有识之士认为,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信息化时代,“大科学"的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战略上更容易实施。今后,也许仅仅通过因特网和鼠标,就能针对某个目标,将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和新技术统统集中起来,经选择后形成最佳方案。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科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可能使沉睡在知识产权仓库中的大量专利变成现实中的财富,而离开了“大科学”思想,某项新技术可能一无所用。
科研预算趋于国际化
目前的发展趋势表明,大科学的崛起要求改革传统的科研预算体系,其有效途径是推动科研预算走向国际化。为了追求最经济的科研效果,未来本国的科研预算将只占科研总预算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资金将流入全球性大科学计划中。虽然近几十年来科研的全球化已在发展之中,但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十年中将明显增强。
今后,尽管一个国家将继续为某项科研筹措资金,但科研的日趋复杂以及高成本、高人力投人的特征,将越来越难以拒绝日臻完善的国际合作。近10年来的情况表明,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其总预算和总投入可能超过几个发达国家加起来所能承受的程度。如今,开发和建立一条超高容量集成电路生产线,仅硬件设备的投资就达20亿美元。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为了缩短研制时间,国内的大公司也不得不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核聚变研究早在50年前就开始了,一些工业化国家因限于人力技术和资金,迄今仍未进入商品化开发。这一研究领域的权威、氢弹开发先驱爱德华. 特勒博士最近指出:“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不可能全面和完美的解决热核反应中的技术问题。”在特勒看来,人类终将到地球以外的地方去开发新能源,但前提是全球合作。他认为,在重大的、涉及全球性的科研计划上,以大科学的指导思想制定财政预算,其效果将远优于某一个国家的单干。以往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
觉醒的企业界
对国际科技大合作、发展“大科学”最为钟情的是各国的企业界。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公布的调查报告,从1994~ 1998年,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 公司用于国际科技开发的投资总额高达2000亿美元,其间年均增长16. 5%, 而此前5年的增幅是10. 2。从国际合作的内容来看,大约80%的资金集中在大型高科技项目,其中以信息技术吸收的资金最多。据调查,仅1995年~1998年,美国. 欧洲和日本的电子、电脑厂商通过跨国合作取得了2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由日本三菱电子、日立电器和美国得州仪器公司共同. 建立的1000兆位DRAM(动态存储器芯片)项目尤其引人注目,该项目的预算为12. 5亿美元,科技成果将于. 2000年转变为商品,届时将引发新一轮高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
在当今形势下,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知识已不仅是一种资本,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这种动力的源泉不可能仅存在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因此,扩大国际科技合作是大势所趋,并将日益成为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主导思想。1998年,美国朝野的科研支出已高达2160亿美元,相当于欧洲几个主要工业化国家科研支出的总和。尽管如此,美国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仍感力不从心。同时,对科技人员吸引力最大的美国,目前在许多领域仍因短缺人才而制约计划的实施。1998年,在美国获取专利的10大企业中,日本企业占了6家,但仍无法在数字技术—— 当今高科技产品的核心上取得主动,日本承认在发展“大科学"的节奏. 上慢了一拍。德国三大汽车公司近几年来新推出的汽车,几乎每一种都是在海外开发成功的,其原因就是最大限度、最经济利用海外人才。西门子公司1997年推向市场的新产品,75%是在海外研制成功的。美国微软公司可谓财力雄厚,但其总裁比尔 · 盖茨最近强调,21世纪微软的希望在于是否能物色到更多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