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时尚中,文化、文明和学术的时尚是要以语言作为载体的,因此时尚不时尚首先看一个人用什么语言说话和写文章。眼下国人使用语言除了母语外最大的时尚是用英语,因为互联网已经把英语传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或者说如果你想与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联系都必须要用英语。此外,世界上最重要的和比较重要的科学技术知识都是用英语记载的。所以时尚就从英语开始,比如使用率极高的“酷”(cool)的流行便道尽个中真昧。
但是时尚也有主流和异数(支流或非主流)。英语或语言的运用更能看到时尚的主流和异数。时尚只要与语言沾上边就无论是什么语言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持各种方言土语的人都努力想要说好“官话”或普通话,尽管有人不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讥讽,比如附庸风雅,比如南腔北调,但也从来阻止不住追求时尚的人说好普通话或通用语。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时尚是由具有重要社会地位的人所引发并主导的。例如,领袖、权贵、明星等,他们的服饰、举止、语言等都是时尚的来源,也是人们效仿的对象。当群起而效仿时便成为某种时尚。所谓时尚的主流和一般形式便是这种由社会地位高者所引导的时尚,或以社会地位高者、或以某种时尚的来源为正宗,再由他人模仿,传播开去,语言更是如此。
当今,说英语是时尚,但说正宗英语又是时尚中的时尚。正宗英语当然来源于英国,但是英语中还有标准语,这是从位于英国南部和中部之间的伦敦语发展而来的文学语言。到了近代,BBC英语、伦敦英语和牛津剑桥英语都成为了标准英语的代名词。标准英语体现在发音、词汇和语法中,其中以语法最稳定。因此,所谓标准英语只是以伦敦语音为标准,以牛津剑桥的书面语、学术词汇和文学语言为标准。
但是,如果以时尚的社会层级细分,所谓标准英语的伦敦标准音应当是伦敦西区王室、贵族、政府、议会等上层阶层人所说的标准发音,而非伦敦东区的发音,如果能够说得一口这样语音的英语,便可以显示出一种绝对高贵的时尚。
语言和英语所表现的时尚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早在17世纪法国有个叫做索枚士的文学家就专门收集贵族圈子、尤其是贵族女人中使用的一些词汇,编成了一部《女雅士大词典》。词典一出版,很多人争相购买和学习,一时成为贵族语言的范本。不过对这种时尚评价不一。但有相当多的人觉得这是一种时尚,说这样的语言是地位高和高雅的象征,所以也有很多并非是贵族的人买来这本词典学习,并在生活中仿效使用这本词典的词汇,当然在语调和口气上也向法国贵族看齐,因而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时尚。但是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对于贵族来说不过是一种矫揉造作,而对于准贵族的仿效者也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
对于语言的时尚,萧伯纳还写过一出戏,生动诠释语言和时尚由粗俗到高雅的演变,或是由高雅引导粗俗,并且再无法倒转回去。这出剧的主角是一位在伦敦贫民窟长大的姑娘,说一口粗俗的下层英语并带浓厚的方音土调。但在一个偶然机会,这位漂亮姑娘被一位语言学家发现了,并带回家培养,最后使她成为一个举止优美、发音标准(伦敦西区上层社会的标准语音和用语)、言谈高雅的贵族姑娘。后来这位姑娘到她的出生地重游并想再重返她过去的环境时,她发现她回不去了。因为她无法适应那旧的环境并且再也说不出她过去的那一口粗俗的英语。她无法说出口那过去粗俗的英语是并非她不能说,而主要是羞于言说。时尚的力量之大可见一斑。
无论什么样的历史和环境状况,也无论批评者如何认为时尚的“贵族语言”是一种矫揉造作和附庸风雅,这都阻挡不了语言作为一种普遍而广泛的最大时尚表现,其本质是由高雅引导低俗,精致优于粗鄙,上流社会和文学语言引领方言俗语,正宗母语雅于通俗衍生的杂语。所以直到今天,英国人也一直认为美式英语粗俗不堪。由于美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高而使美式英语广泛传播,对此英国人往往痛心疾首,耿耿于怀,觉得老美糟踏了正宗的标准英语,更要命的是推广了粗俗的英语,这真是英语的堕落。
英国人的这种感情也正如如今的荷兰人视南非荷兰语(阿非利加语)为乡巴佬语言,尽管阿非利加语就是荷兰语,是荷兰人带到南非并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演化,不过在发音和词汇上有些变化而已。同样,也正如今天上海人称那些不会或说不好上海话的乡下人是瘪三、阿乡,也正如北京人称说不好北京话或普通话的人为“土老帽”一样。
但是时尚也有异数。所谓异数就是时尚并非总是由社会地位高者引领,反过来,社会地位低者也可以影响社会地位高者的言行和举止,从而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这种事情同样发生在最具时尚的英语上。
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每年的圣诞都要在英国广播电台(BBC)发表“新年献辞”。英国语言研究人员对女王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讲话发音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发现了一种很有意义的现象,女王的一些元音发音极大地受到80年代英国南部标准英语音调(SSB)的影响。尽管伦敦地处英国东南部(英格兰东南部),但所谓的英语标准音是上面所说的以社会阶层划分的,所以英国南部标准音并非是英语的标准音,只有伦敦西区的语音才是标准音,女王的发音当然是其代表。
而说这种南部标准英语的大多是年轻人和社会地位较低的“引车卖浆者流”。按时尚的一般理解和表现,女王这样的贵族阶层语言是所谓的正宗标准语言,也是高雅的语言,但是她的发音也随年代的推移而受到社会地位低者语言的影响,表现出时尚的另一种发展方向。时尚也可以由地位低者影响地位高者。
英语的标准发音长期以来不仅是一个时尚问题,更是一个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标准。从英国语音学家记录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几种英语标准发音的变化,可以发现英语发音与社会阶层的划分和时尚的流行之间的一些关系。在50年代,一个人既可以说标准语音的英语,也可以不发标准音。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没有机会学习标准发音,那么在成年后的生活中就几乎没有可能发标准音了。但随着社会阶层差别变得模糊起来,因而标志社会阶层的英语发音之间的差别(标准音和非标准音)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另一方面,现代英语标准发音也拒绝许多标志伦敦方言特点的音调,例如h发音较低,所以没有受到伦敦腔的影响,正如普通话并不受北京方言土音的影响一样。比如伦敦腔中就有把milk(牛奶)中的“l”发成元音的趋势。英语中的许多这类发音的变化都是由年轻人引导的,他们拒绝所谓的标准发音,因为这种发音是与权力机构或官方相联,年青人天生就有一种反抗正统和主流的特点,而且把这视为一种时尚。所以不说标准发音的英语反而成为年轻人语言的特征。
透过这个现象,语言和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老一代人是否维护他们的传统发音而抵制青年人发音的影响呢?如果老一辈人不抵制青年人的发音,那就说明在现代英国语言的时尚是相互影响的,即年轻人与老年人,社会阶层高的人与社会阶层低的人相互影响。
语言学家主要比较50年代与80年代女王发音中元音的变化。BBC同时提供了女性播音员的SSB发音记录,作为对照研究。研究发现,自80年代以来,英女王的发音与英国南部标准音(SSB)在许多方面相似,而SSB是大多数中产阶级和年轻人的英语发音。
语言学家分析和计算音腔最初两个共鸣或共振峰频率,结果发现,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英女王圣诞致辞中元音发音有明显的变化。第一是11个元音中的10个有一个发音部位发生重要改变;其二是11个元音中有5个出现两个发音部位的重大改变。不过,在80年代女王元音的发音部位平均位置介于50年代发音与英国南部标准音发音之间。这个结果表明,英女王的圣诞节讲话的元音发音已经向前移位了,但是还未达到80年代SSB完全同等的水平。不过这也表明英女王的发音已经在向年轻人和社会地位低者的发音靠齐。
因此,语言学家认为,尽管80年代英女王的圣诞讲话的元音发音还是与英国南部标准音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她说的英语早已不是50年代的王后英语了。这种影响在大多数成年人中更明显,即大多数年龄较大的人也由于年轻人和中产阶级南部标准音的影响而不说过去的标准英语了,因为他们更不会像女王那样要维护传统的英语,即“王后英语”。这也说明保留传统的标准英语发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它抵御不了公众和社会变化对语言的影响。所以今天的标准英语既可能是英国南部的标准语音英语,也可能是指英女王所维护的但也受南部语音影响而有所改变的上层阶层的正统英语。
英语的时尚可以如此变化,那么其他时尚也可能会有类似的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