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在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的下午茶上,气氛比平常要热烈的多。科学家们聚集在顶楼上,眺望着远处的阿登布鲁克医院,一边喝着茶,一边在谈论着。
 

好奇心驱动

  当实验室的试管还在继续冒着气泡时,香槟酒的木塞就“飞”起来了。楼下正在举行一个欢庆聚会,祝贺英国最成功的实验室获得了又一个诺贝尔奖!而欢庆的主角就是象征着科学国际精神的著名物理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出生于印度,后加入美国国籍,1999年至今在LMB工作,已把英国作为了他的“职业之家”。
 

拉马克里希南

 

  拉马克里希南,朋友们和同事都称呼他“Venki”,昨天他获得了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是LMB获得的第14次诺贝尔奖。LMB通常被描述为“英国诺贝尔金牌产生的工厂”,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53年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发现的DNA双螺旋,后来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
 
  拉马克里希南博士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阿达·约纳特(Ada Yonath)、耶鲁大学的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分享了本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这3位科学家致力于核糖体的三维原子排列研究,并做出了重大发现。核糖体是存在于细胞中的纳米级大小的结构,它能把DNA的由4个字母(A、T、G、C)组成的语言翻译成生命体中多种多样的蛋白质。
 
  理解核糖体对发现新的抗生素一直以来起到关键作用。因为太多的特效药通过阻断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进而杀死病菌,同时患者自身的核糖体仍能正常行使功能。
 
  “大自然是怎样把4个字母(密码)这一简单的东西转化成像生命自身一样复杂的东西?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工作使我们能在原子水平上理解这一问题。”瑞典科学院在评价该奖时说。“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也能有实际的用处,以前也多次出现这种情形。这次,他们的研究证明了在寻找新的抗生素上是有用的。”
 

学院式氛围

  LMB的上午茶(9点——10点)和下午茶(3点——4点),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直接提供资助。这个传统始于已故的伟大科学家、LMB的前任主任马克斯·佩鲁茨(Max Perutz,196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夫人吉塞拉(Gisela)50多年前管理这里的食堂。
 
  只有在上午茶和下午茶的时间,这些科学家们才从显微镜上抬起头,或从通风橱前走出来,谈一些学术的或非学术的话题,甚至互相调侃。10月7日,就像平常一样,当听说LMB又获得了诺贝尔奖时,这个下午茶立刻就变成了一个狂欢的庆祝会。
 
  “我记得,弗雷德·桑格(Fred Sanger)在1980年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当天,我回到实验室时是晚上7点30分,”LMB的前主任、目前仍在该实验室工作的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说,“那时至少有100人仍在食堂里欢庆,而弗雷德则是唯一呆在实验室里的人。”
 
  拉马克里希南的很多同事其实对他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感到惊奇――自从发表了一个核糖体亚单位的详细的三维(3D)图谱后,他就经常被人提及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
 
  得出核糖体详细的结构图谱,有助于理解细胞的这个关键元件是怎样把氨基酸这些“积木块”制造成蛋白质的。据估计,这些微型的“蛋白质工厂”工作时,每10万个氨基酸中仅会出现1次错误,每秒钟制造20个化学键。
 
  拉马克里希南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致谢声明,感谢同事们和LMB,LMB给了许多杰出科学家从事由好奇心驱使的研究的自由。“那里的学院式氛围使这一切成为可能,”他说,“在LMB,支持像这样的长期基础研究的想法的确可以带来突破,核糖体已经在医学上开始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外貌

 

LMB获奖情况如下:

  2002年 约翰·萨尔顿(John Sulston)、悉尼·布雷内(Sydney Brenner)和罗伯特·霍罗维茨(Robert Horovitz)因“在器官发育和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7年 因“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的酶催化机理”,约翰·沃克(John Walker)和另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4年 因在免疫系统和制备单克隆抗体方面的出色工作,乔治·科勒(Georges K·hler)和塞萨尔·米尔斯坦(César Milstein)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2年 艾伦·克鲁格(Aaron Klug)因对晶体电子显微镜技术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2年 马克斯·佩鲁茨(Max Perutz)和约翰·肯德鲁(John Kendrew)因对血红蛋白和球蛋白的结构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2年 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因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8 & 1980 弗雷德·桑格(Fred Sanger)两次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桑格因测定出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后他又因设计出一种测定DNA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方法而获得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桑格是历史上第4位两次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资料来源 Independent.co.uk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