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于今年3月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整个欧洲而不仅仅是德国应该向“工业4.0”进军,Thomas Rinn先生是该报告执笔人之一。不过在此次采访中Thomas Rinn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对“工业4.0”的另一种看法。――编者
 

Thomas Rinn先生

 

  世界科学:“工业4.0”概念的提出已经快1年多了,您认为其在德国的实际发展状况如何?
 
  Thomas Rinn:几个星期前,我们在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博览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遇到了一些德国主要行业公司和协会的代表。会上我们彼此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工业4.0”应当是一种工业进化,而绝不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工业革命会使之前对现代化生产系统的投资付之东流。
 
  工业进化意味着,德国工业已经从之前的愿景变为了现实。许多公司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更快的创新,更复杂的制造,更多的数据),更加强了灵活性(大规模定制)。也就是说,每个企业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转型方式。
 
  这种转型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管理者们总是埋头计算着投资回报率,该计划的参与者之一就声称已开展了多达50个实验项目,这些实验将证明“工业4.0”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无论是企业管理者,政治家亦或是学者其实都明白:与其说“工业4.0”是一种科学追求或工程精进方案,不如说是一种经济盈利和保持竞争力的强力手段。
 
  世界科学:德国公司在面临“工业4.0”时有什么困难?
 
  Thomas Rinn: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但这些大学应当更致力于将不同的学科进行联合教学,因为“工业4.0”的发展需要来自不同工程领域的人们协同互助。德国本土的产学合作表明了这种变化正在起步。
 
  世界科学:相比美国,德国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Thomas Rinn:优势:1)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生产所占的百分比较高,在德国根本没有工业“复兴”这样的字眼,德国无疑在工业专业知识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这绝对是一种先发优势。2)产业与学校高效且长期的合作,并建立有各具特色的行业协会。其他国家也开始效仿这种合作方式(如美国的“工业网络联盟”,荷兰的技术行业协会)。3)德国的中小型企业(SMEs)比例很高,并高度分散了经济结构:如果“工业4.0”的核心是网络,是关于如何将不同的人们与想法进行联合最终落实,那么这样的经济结构则为“工业4.0”的开展提供了完美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劣势:1)相比美国和中国,德国的国内市场更小且同质性小。一个大的国内市场对IT解决方案的大规模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梅特卡夫定律)。2)德国除了SAP没有更大的IT公司了。当然,随着IT和互联网公司整体推动行业发展,这样的窘境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得到改变。
 
 

采访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