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运输机所产生的污染物可以破坏同温层中的臭氧层,结果将引起世界性的气候变化。应美国国会要求,运输部制定了气候影响评定说明书Ciimatic. Impact Assessment Program),以评价同温层内这种污染物的威胁。由于主要目标是为食品生产,于是就气候变化对于世界及美国稻米生产的影响进行了估测,专此报告。根据气候和稻作栽培划分的稻区,并粗略地预计今后的气候变迁,也许会影响世界稻米生产。到1990年,气候变化的可能范围是:±2°C(温度),±15%(降水量)及±8%(阳光辐射)。

据估计,平均温度每降低一度,将减少生长期10 ~ 14天,每一栽培品种从播种到成熟也就需要补加7 ~ 14天的时间,因而平均温度改变一度,将在“有效”生长期内引起17 ~ 25天的显著变化。温度变化的主要效应是使生长期感到紧迫,因而影响到稻米种植地区的变迁。降水量的改变对每一种稻米水分栽培系统具有不同的影响,在高产灌溉地区,降水量的改变也影到太阳辐射的水平,从而在产量潜力中增添了一种变化。

估计由于温度跌落2及降水量减少15%,将使世界稻米生产减少19%。这种气候增长的变化以相同的数量级引起世界稻米生产的增长。但即使温度变化限制在0.5°C和降水量不超10%,这种变化也能使世界稻米生产浮动10%。

例如在澳大利亚,日本北部,地中海国家和美国这样一些高纬度、高产地区,气候对稻米生产带来种种不安。在一定温度变化的生产期内,温度限制着生长期的长短,以及某些品种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日数与预测的日数是相一致的。假如某个栽培品种或栽培制度下的测定吻合预测的生产条件,这就足以提供一项粗略的估计。

就现在的栽培品种和技术学而言,平均温度降低2℃及降水量增加15%、根据我们今日所掌握的知识,美国的稻米工业将不复存在,在加利福尼亚州稻米生产将减少75%,在阿肯纳斯州将减少50%,在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则要减少20%。

通过发展能耐受降低2°C的栽培品种,稻米生产仍将遭受亏损,因为提高对低温的耐性并不一定加快水稻生长,也不一定提高产量,这一点已为日本的研究所证实。因此,即使栽培品种能适应寒冷的温度条件,平均温度减少2°C,并伴随降水量增加15%,美国稻米生产也要减少18%。但某一项重大研究的突破,例如增加水稻栽培品种的光合效率便能轻易地补足这种预计要降低的产量。

[译自《第十六次稻米技术工作组会议录》。冯恭衍译赵永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