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潜科学》杂志社、山西省思维科学研究会、山西省晋光人材开发公司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国思维科学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山西太原举行。全国二十个省市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我们从八十余篇论文中选摘六篇以飨读者。

(一)开创思维科学体系的根据:

人类的科学思维具有伟大的创造力。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科学思维的结晶。重视人类智力的开发,已经成为现在和将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开发人类智力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必须迅速发展思维科学,使古老的思维科学有一个大发展、新飞跃,并反馈于智力开发,指导社会实践。

现代科学的发展在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统一中,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现代研究思维的科学,也不是以往那样仅仅狭义地理解为只是逻辑学,而是广义地理解为研究思维,认识和与此研究相关的许多学科。思维科学要加速发展,有所突破和创新,就必须联合各种力量,把人类思维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思维科学的高度分化为这种综合研究准备了条件,而当代的系统论又为思维科学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把人类思维当作一个许多要素有机构成的,具有自身层次、结构和功能的特大系统,在整体的基础上研究部分,在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研究整体,联合研究思维及其相关的各种科学,朝进一步揭示思维奥秘和开发人类智力的共同目标协作攻关。

(二)思维科学体系的主攻目标:

思维科学体系研究的对象是人类思维的一切部分、一切方面和一切问题。它包括思维基础科学、思维技术科学和思维应用技术等分支。但它有一个定向聚焦的研究中心作为主攻目标,那就是科学思维,也即创造性思维。思维科学体系的一切研究都应当环绕这个中心,以探索脑力劳动中最有价值,也最深奥的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开发人脑思维的无穷潜力,提高人类智能,这是思维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思维的本质特征,真正体现科学思维本质的是思维的创造力,或者说是富有创造力的创造性思维。

(三)思维科学体系的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人类思维自身及其规律的主要方法和主要途径,应当是经验——抽象法。坚持从经验入手,目的是探索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和理论,对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不仅要重视成功的经验,而且也重视失败的经验。而运用经验——抽象法研究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是研究和利用科学史、技术史,特别是着重研究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的8大科学事件,科学事例,科学成果和科学代表人物。

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和整个思维科学体系的研究,都需要动员多学科的科学工作者参加,应当重视动员那些富有创造才干和成果的科学家、学者来参加这一工作。让他们自觉地总结自己的思维经验,从中提炼创造理论和创造方法,发掘科学思维的成果。

略论研究思维科学的方法

欧阳绛

怎样研究“人是怎样思维的?”这是一个属于思维科学方法论的问题。

对于“人是怎样思维的?”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考察,在不同的层次上探索,诸如思维学、逻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思维进化学、思维发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论、心理学、脑神经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总的来说,研究思维科学时首先应对难以捉摸的“思维”要竭力抓些现实的东西,而不要只凭现象;其次在凭自己的反思或科学家的反思构造思维模式时,要在与可以观察、测量、体会的事物相结合上下功夫;再就要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科学成果。

思维离不开思维着的人。具体的科学思想在具体的科学家脑中形成的过程是更为现实的过程,更为丰富、多变的过程 · ,研究思维的具体机制,不能离开思维的物质载体,活生生的人。科学家的科学成果,同时也是思想家的思维成果,在我们把科学当成知识技能接受的同时,也接受下来一种思维方式。

思维的客观性,对思维的描述的主观性;大脑的物质性和有意识性,都是我们研究思维要很好认识、很好权衡、很好掌握的问题。在科学分得越来越细,同时综合性也越来越强的今天,思维科学应运而生,我们在研究思维科学的时候,既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关学科的已有成果,又要着眼于综合地考察本学科的主题,要把思维科学放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上去,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潜力,要有意识地降低我们的“渗透压”使它们比较容易地渗透进来。电脑技术是实用性的思维科学,对思维科学理论的研究,必须为思维科学的应用开辟出新的途径。

相似论

张光鉴

客观世界发展过程中的相似现象经常会反映到人们大脑中来。所以人们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相似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类科技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不但宏观的过程和结构是这样相似,就连很多伟大的发现创造过程也是那样惊人的相似。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以后,表面上好像各不相干的学科,其内部却还是存在潜在的相似因素。

科学研究中普遍应用的一些方法如:类比、模型、模拟等都是依赖人们头脑中贮存的相似现象与过程为基础的。“相似论”既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思维学的一个部分。

相似现象后面的本质,应从事物的动态与静态相似,宏观与微观相似中去认识。动态和静态的相似有差异但又有关系,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要以动态为主但又不忽视相对静止、相对平衡状态下的研究。各方学科都有一定的结构和特殊性。我们在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似时更要探索微观动态结构相似。科学研究愈向微观深入,科学相互联系贯通性相似性就愈大,对事物的认识就愈清楚。

我们所生活的宇宙和世界是由一些相似的单元所组成的多层次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又上讲是相似原理的发现和应用。所有的新发现都和原有的基础分不开,都是一个相互套在一起,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综合相似形。大自然经常把宏观的相似现象展现于人们,而将其相似的基因和原理隐蔽着,谁找到这个现象的根本原理,谁就会发现更多的成果。在四化建设中,特别需要发展有多种相似功能的科学技术,无论从科技发展还是人才成长来看,综合的功能越多,其作用就愈大。中华民族是很多带头科学的发明者,这些发明推动着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向前蓬勃发展。历史表明:科学发明不但要善于发现新事物,还要认识其所含有的科学带头性,即能够识别出这个原理是可以产生一系列相似变化的雏形,同时将这个雏形尽快沿着相似规律发展成为一个相似系列,一门独立的学科。

把相似关系和规律应用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首先要按照基本的相似原理和关系,把所要研究的问题区分成一定的相似系统与类别,然后进一步对事物进行详细的解剖,分类分析之后便进行综合优化。相似的原理和规律能给予很多启示,利用横向相似和纵向相似上的点能织出一幅美丽的新图案。研究相似的原理和规律仍能创新的重要方法之一。

艺术思维的三种结构类型

成立

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绝非只有一种方式,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多变化的极其复杂的能动过程,不但抽象思维包含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等级,而且形象思维也具有从原始表象思维到现代艺术思维的不同类型。

(一)艺术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心理层次关系

想象、形象思维和艺术思维这三个概念是否是一回事?想象分艺术想象和非艺术的想象。艺术想象只是构成艺术的形象思维的一个心理环节;而广义的形象思维包括了三个不同的心理层次:原始人群和初生婴儿的表象思维;现代成年人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自发性形象思维;艺术家为塑造艺术形象而专门进行的自觉的艺术思维。表象思维是概念思维赖以产生的源头和基础,全部人类思维的复杂机能和心理结构类型都萌发其中。自发性形象思维是一种形象联想活动,属于复现性想象。艺术思维是形象思维的最高层次,每一个心理环节都紧紧围绕着塑造新的艺术形象这个核心。

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最高层次的自觉思维方式,是对同一思维过程诸心理环节的两种不同的结构方法、加工方法和表现方法,是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两种最基本的心理结构类型。艺术思维的真谛决不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分离,恰恰在二者的特殊的融合之中。

艺术思维不同层次的心理结构类型可分为象征式艺术思维、直观式艺术思维和典型式艺术思维。

(二)象征式艺术思维

象征艺术和象征式艺术思维在远古文化中占主导地位。“意象一表现”是象征式艺术思维的心理结构模式、从原始表象思维到象征式艺术思维,标志着人类思维从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内在意识第一次借助物质手段转化为可供人们长期关照的外在的社会意识形态,意象心理结构中所体现的概念和表象的原始同一是原始的象征式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概念的模糊性和形象的暧昧性互为因果,造成'象征艺术的特有的神秘性和猜测性。象征式艺术思维与宗教的抽象思维方式在历史上密切相关,同处于较原始、较低级的思维阶段。

(三)直观式艺术思维

文艺复兴以后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和新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逐渐形成,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中世纪的象征式艺术思维方式渐渐让位于文艺复兴以后的直观式艺术思维方式。“直观——表现”是这种思维的心理结构模式。自然主义创作方式是直观式艺术思维的典型表现,它企图排除一切理性对艺术创作的干预,停留在直观的心理阶段,但单凭直观绝不可能进行任何艺术构思,充其量能显示生活局部的细节其实,而永远达不到整体的、活生生的典型的真实。

(四)典型式艺术思维

典型式艺术思维方式的自觉运用同辩证哲学抽象思维方式理论体系的自觉创立差不多发生在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前者表现生活的整体形象;后者表现生活的整体抽象。“观察——想象——虚构——表现”这是典型式艺术思维的心理结构模型。观察是宏观的历史观察和微观的个性观察的结合,艺术想象是以塑造艺术形象为目的自觉的创造性的表象活动,通过个性与共性两方面的艺术加工,使表象活动与概念活动融为一体,创造出全新的观念形象。艺术虚构是将观念形象定型化的艺术想象;有了虚构形象,艺术虚构又合规律地过渡到艺术表现阶段,循环往复,不断更新,达到反映生活整体真实所需要的个性与共性的审美的形象统一。

感觉过程是选择和构建的统一

李伯聪

近年来,关于“机器能否思维”,关于在思维方面机器、动物和人有无联系的问题,国内外众说纷纭,论著很多。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既研究它们之间的普遍联系,共同规律又研究它们各自的特异性、质的差别;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在联系之中研究差别,在差别之中研究联系。

哲学认识论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认识的;而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对感觉、心理、认识必须从入微的细节和过程上进行研究和分析。思维的本质不能完全无遗地归结为脑子中原子、分子的运动;但思维活动又绝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原子、分子的运动。如果不深入认识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乃至亚分子水平的运动过程、就不能真正认识感觉、心理、思维的过程和本质。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特别强调和重视“选择”的作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则特别强调和重视“构建”的作用。“建构”与“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动态的,后者是静态的,事实上,选择和建构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可以相互补充的概念和过程。选择和建构是心理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本概念,“选择和建构、的统一”是心理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体现了思维的历史和思维的逻辑的统一。

成人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有90%以上来自视觉。人的视觉感受过程是由三个阶段组成:1)物理过程(光学过程);2)神经生理过程;3)视觉心理过程。视觉过程的第一阶段是物理过程(即光学过程),它是在眼睛的折光系统内进行的,它遵循物理学(光学)的规律,由于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这一光学系统作用的结果,三维外部物体发出的光线变成了落在视网膜上的二维倒立缩小的“光学像”。但光学像并不是视觉像。光学过程向神经生理过程的转换发生在感光细胞、即视细胞内。视细胞内的视色素吸水光量子时产生光化反应,伴随这一反应,视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诱发出动作电位,从而完成从光学过程向视神经生理过程的转换。

由于视细胞实现了光学过程向神经生理过程的转换,视觉过程就进入了神经生理过程的阶段。神经生理过程的“载体”是以特定方式建构在一起的诸神经元;而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是建立在细胞膜对离子通透的选择作用之上的。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所谓侧抑制,视觉神经系统可以说是由各种形式的侧抑制机制组合构成的,它不是单纯的信息传输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各种形式侧抑制的组合正是各种形式的“建构”,只不过,建构的含义要丰富复杂得多,它是一种多层次、多类型的动态结构,整个视觉过程第二个“转换过程”是以神经生理过程向心理过程的转换。

选择作用有创造性、建构作用也有创造性。人的视觉系统是在进化过程中,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在进化过程中,在个体发有过程中,选择与建构统一作用的结果“创造”出了成人视觉系统。选择和建构是一个普遍性的原理,是一个多级连锁的过程。在每一级的过程中,在相连二级的“转换”“耦合”过程中,选择和建构的主体、对象、机制、原理、结果都各具特殊性。

综上所述:那种在思维与机器之间画出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的观点,是错误的。

高士其也谈“相似论”

我们生活在科学的世界、规律的世界,每一件事都有规律可循。科学本身就是在遵循规律、运用规律的劳动。

世界上的事物,虽千姿百态,但究其内在的本质,都有其相似的哲理。当我们摸清了事物各自迥异的个性后,就需要开始去寻找它们内在的共性,这才是一个明哲智慧的做法,也是认识事物的最好途径。

通过对事物相似道理的了解,可以使我们综合各自的工作进行有益的思索而提出改进的办法。相似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属于思维科学的范畴,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分支。科学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思维。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就,都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判断与分析,和内心思想的理性与智慧的凝结。人在自然界中一方面以高度集中的精神,专注于外部世界的形态变化,一方面又以理智的思索在内心世界中进行着分析镓合,科学就是在这样的主观客观统一和内外和谐中产生。思维科学的广泛普及,是一种方法的普及,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人以知识,而是教给人以点石成金的指广大科技工作者都要能够在长期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上进行认其的总结。从而提出独到的、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祝相似论在社会实践中永不停顿地向前发展。

[传诗摘自“全国思维科学学术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