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以来,“系统论”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工作的一个热点。但从有关翻译和介绍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的作品来看,该学说的某些重要术语的翻译仍有很大歧义,不便于读者领会这些术语的含义,也不便于学术交流。因此,进一步斟酌有关术语的译法,尽可能使之规范化,对于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系统思想是必要的。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点努力,其中不妥之处,盼学术界同事指正。

一般系统论中有一个核心概念,就是“concept of organism”。“organism”一词按英汉辞书应译为“有机体”、“生物体”。但贝塔兰菲著作中常出现“organismic revolution”。“organismic psychology”等词组。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有机体革命”、“有机体心理学”等。这显然令人费解。贝塔兰菲在他的中期著作中曾指出,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完全不承认机械论和活力论这两种传统观点,而是确认超越这两种传统观点的第三种观点,他称之为“concept of organism”。他认为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现代生物学领域中的“哥白尼革命”,也是一般系统论建立的理论前提。由于“concept of organism”是在同机械论(mechanism)和活力论(vitalism)观点的斗争中形成的富有革命性的哲学概念,因此,我们应酌情将它译为“机体论概念”:“organismic revolution”译为“机体论革命”,“organismic psychology”译为“机体论心理学”或“机体主义心理学”(相对其他心理学流派而言,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诚然,在专业辞书中“机体论”的英文是“organicism”。但我们应从贝塔兰菲提出机体论的历史条件出发,正确理解“organism”的含义。无疑,这个词有时在他的著中作不是从学术观点意义上运用的,而是指生物体。

国内不少学者通常将贝塔兰菲的早期重要著作“Modern Theories of Development”译为《现代发展理论》,其实,“Development”这个词在此不能直译为“发展”,而应译为“发育”。贝塔兰菲系统论的一些基本观点,请如“逐渐分异”、“逐渐机械化”、“集中化”、“等终态”,都来源于对胚胎发育和个体发育的研究。

“finality”是系统论的重要概念。国内学术界对这个词有多种译法:“结尾”、“终板性”、“预决性”、“目的性”,按辞书,这个词的含义是“终结、定局”。从贝塔兰菲原著看,这个词是指“final state”,因此译为“终态”较妥。直译为“结尾”,读者不易理解。译为“终极性”也欠妥,因为“终极”一词在英语中用“ultimate”表示。贝塔兰菲把终态的类型分为两大类:“静态目的论或适应性”;“动态目的论”。前者指一种看来对某种“目的”有用的构造,如动物毛、羽适合于保温,保护色与拟态有利于防避敌害。后者指“过程的方向性”,其中包括:有机体通过反馈调节不断趋于体内平衡,自控技术系统(如自控导弹)通过反馈调节趋向一定的目标,或通过自调节机制从不同初始条件和以不同方式达到同一最终状态(生物中的“调整卵”发育过程中受分割仍长成完整幼体)。还包括“真正的终态或目的性,即实际行为是由对目标的预见来确定的。”他认为,这种“真正的目的性是人的行为的特征,而且同语言和概念的符号体系演化相联系”。他指出:混淆这些不同类型的终态,是造成认识论和理论生物学混乱的因素之一。在人造的东西中,适应性和机器有目的工作是由有计划的智力赋予的。有机结构中的适应性大致可用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因果作用来解释。“活力论基本上是想用预见目标的智力来说明生物的方向性。这在方法论上会导致超出自然科学的范围,而且在经验上经不起检验”。(参见《—般系统论》英文版第77 ~ 80页)可见,将“finality”译为“目的性”、“预决性”会混淆生物、自控机器、人类行为中不同的“终态”类型的特有含意,不符合作者原意。

“equifinality”是指开放系统可以从不同的初始状态达到相同的最终状态,如上所说的“调整卵”发育行为。有的学者译为“平衡终极性”,显然尚未理解这个术语的具体含义而直译。译 ~ “等终态”较妥。

“isomorphism in science”,有的译为“科学的同调性”或“科学的同形性”。按照贝塔兰菲的意思,一般系统论是一种“透视论”,它主要目标在于揭示各个不同领域的科学理论基本构型的同一性,以此实现科学的总体因此,译为“科学的同型性”较妥。

“growth in time”,有的译为“随时间生长”或“时间中增长”。是否译为“历时生长”较好些?

“Hierarchic order”是指系统中的层次性,译为“等级秩序”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