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二则

疲于奔命了一周,周末冬夜里特别喜欢独坐在书桌前、电脑旁静思、遐想,稍稍做点心理上的微调。

时下,报刊上、电视里、网络上、各种会议(学术会议、论文答辩会)、报奖和基金申请材料里,经常能看到、听到这些字眼:“先驱”、“开拓者”、“国际首次(创)”、“创新”、“高新技术”等等。

如何比较客观地评价、认识当今科学家、科研成果水平,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又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因为我们这一代的“不客观”会贻误、更会为难我们的下一代。试想想:这一代称“先驱”、“开拓者”,那下一代可不就要涌现被称作“超先驱”、“超开拓者”的科学家?这一代人做出的都是“创新”成果,那下一代人要么没什么可做的了,要么非得做出“超创新”成果。我们这一代人老是喊“高新技术”,下一代人可不就要叫“超高新技术”?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s because I have stoo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ISAAC NEWTON(1642-1727)“如果我已经看得更远,这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绝大多数念过书、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这是科学巨匠英国牛顿的名言,大多理解为牛顿的谦逊。更确切地说,这句名言的科学解释应是:科学不仅有继承性、更有可持续性,切不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什么如今的中国人不再愿意学习谦逊的牛顿呢?为什么将科学的继承性、可持续性都忘在脑后?

牛顿的这句名言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释呢?经历了求学受教育、做研究、教书育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对牛顿的这句至理名言似乎又多了几点感悟,觉得它还可以有几种解释。

● 道德解释:道德地“打倒”老师(前辈),勇敢地“打倒”自己。1.牛顿把自己的老师(前辈)比作“巨人”,道德地“打倒”了自己的老师(前辈);又不与“一日之师、终身为父”相悖;2.牛顿用“站在……肩膀上”,又勇敢地“打倒”了自己。牛顿因此而光彩照人。然而,步入中年、晚年之后的牛顿,十分善于、勇于“打倒”他人(如莱布尼茨),甚至不惜利用他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的“头衔”。然而,在勇于打倒他人的同时牛顿自己也陷入极度痛苦中。后人都知道,英国牛顿和德国莱布尼茨(1646~1716)是同时发明微积分的,莱布尼茨并没有真正被牛顿打倒。

● 文化解释:人生成功的秘诀之一是要善于从周围的潜在“巨人”学习;牛顿把他的同辈、科学前辈、甚至朋友都比作“巨人”,他善于从这些“巨人”身上学习,吸取他们的失败教训、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所以,他进步很快,成了科学巨匠。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 教育解释:牛顿可能认为,好的前辈(老师)即“巨人”是非常重要的,孔子也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钱学森曾站在“巨人”(Theodore von Karman)的肩膀上成了中国的科学巨匠,晚年他请求辞退院士的谦逊为时下的“先驱”、“开拓者”已做出了极好的榜样。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如能多出些谦逊的“巨人”,对下一代出现科学巨匠或许是会有积极作用的吧!·文学解释:继承旧的文学、外国文学,老舍、巴金不断善于、勇于打倒自己,文学创作不断创新。“鲁、郭、茅、巴、老、曹”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而并称,老舍始终善于、勇于打倒自己;巴金的伟大也就在于他善于、勇于打倒自己,他们的光彩永照人间。

● 生命解释:“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记不清是谁说的这句话。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勇敢地“打倒”自己),生命才得以不断延续。晚年牛顿的科学生命因为他不再勇敢地“打倒”自己而枯竭了。

● 宗教解释:最大的巨人是“上帝”,站在他的肩膀上能给你最好的视野,激发你对人生的挑战;能给你最好的位置,确保你的安全和力量。虽然,你不能够比“上帝”看得更远,但能够学到用他的观点观察事物,与“上帝”一道更好处理人生挑战,使事事成为可能。

冬夜里重新感悟牛顿,为什么他不是中国人?他不可能是中国人,他太“谦逊”了,在现今的中国一定很难做人,是这样吗?牛顿是否还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感悟?……

[转自《上海交大报》2004年12月20日总第211期思源湖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