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公众科学素养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涵,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大力开展城市科普工作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去年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城市科普发展国际论坛”中,中外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城市科普发展”的模式、经验及思考,给城市科普工作发展带来崭新的理念。本期摘录了几位专家在此次论坛上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弗拉基米尔·德·塞米尔(Vladimir De Semir)教授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市议会科学文化委员,巴塞罗那庞比犹·法布拉大学(Pompeu Fabra University)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科学新闻副教授,国际科技传播(PCST网络会长;欧洲科学传播教师网络(ENSCOT)成员,卡塔伦亚科技馆和拉科鲁尼亚人类博物馆科学理事会成员,加利西亚省Consello da Cultura Galega媒体与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本文是塞米尔教授在论坛报告中的摘要。

我们生活在工业社会向新时代过渡时期,这个新时代的特征是:科学界的新发展被迅速应用于日常生活,人类具备了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这个转变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而且引起了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在这样的环境中,科学普及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要试图解释我们生活所在的社会,仅仅理解为只能有一种文化(包括艺术和科学)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知识社会需要能够利用世界带来的新机遇的公民。但是,欧洲缺乏以科学为职业的年青人。青年们必须知道,科学职业值得他们和我们的社会为之付出。所以,科学文化普及也有让青年了解科技的目的。

欧洲举办了大量在公民中普及科学的活动,但是要在知识社会取得领先地位,我们城市、地区和国家的政治议程中也必须包括提升科学文化的内容。欧洲委员会通过“科学和社会行动计划”做出了榜样。但是我们要取得社会对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的支持,我们需要更多有批判能力的公民。科学普及是取得这些目标要迈出的实质性第一步。现在也是在不同政治层面行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