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科学造假事件的发生,过去通常认为同行评议、审阅部门和重复实验这3张网可以防止科研中弄虚作假和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同行评议,专家向决策部门提出哪些研究项目应予以资助的建议;审阅部门,杂志社的编审人员对论文是否值得发表做出判断;重复实验,请相关独立的科学家检验成果的真实可靠性。

然而,在20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一系列科学造假行为,对科学界根除这些弊端的信心提出了挑战。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在过去的20年间采取了一些附加的防范措施,其中包括出台新的法律和设立独立的调查机构。但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科研队伍中的极个别人员并没有遵循科研规范措施,误导了科研的进展。

诚然,大多数科学家都坚持科学研究的规律,视真理高于一切。但调查表明,在部分科研人员中确实存在有违科研道德的不良行为,甚至到了露骨的造假。2004年7月,明尼苏达大学对3427位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科学家涉嫌参与了在科学道德上存有问题的科研工作,其中包括视相互矛盾的事实而不顾到伪造数据。

在一些重大的误导事件震撼着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许多出版社和学术机构的同时,作为一种危害公众的造假行为在上世纪70年代突然变成一种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一次又一次的造假行为使这种制度上的弱点不能再被忽视。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年轻的心脏病学研究人员约翰 · 达西被发现,他在哈佛和埃默里大学工作时撰写的100篇论文中的数据系伪造。他的这些论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科学院院报》和《美国心脏病学杂志》等顶尖的出版物上。

自1985年开始,为杜绝科研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美国政府采取了扩大原有防范体系的措施。如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国家和私营机构建立专门的机构来调查处理造假行为。最终,联邦政府还建立了自己的调查机构——研究诚信办公室。

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报刊社也采取了行动,以增强其可信度。1997年,他们创立了“出版道德委员会”,便于处理在出版方面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提供一个舞台。委员会主要由医学类杂志的编辑组成,目前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已有300家会员单位。

弄虚作假的事件还在不断出现。1999年美国联邦调查人员发现,一名在伯克利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在《欧洲科学院院报》等杂志上谎称:他发现了将电源连接到癌细胞上将其灭杀的关键证据;2002年,贝尔实验室发布的创制出分子规模的晶体管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宣告破产;包括《科学》和《自然》杂志也发表了许多欺骗性的论文。

目前专家们认为,全球科学爆炸性的发展,使问题将变得更为糟糕,因为大多数国家迄今尚未采取类似美国已付诸实施的附加措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原编辑史密斯博士指出:造假正变得越来越难以根除,因为大多数国家的防范措施不是残缺不全,就是完全缺乏。

科学杂志数量的增加也助长了问题的严重性。据统计,全世界科学杂志已经超过54000种。这种供过于求的状况,使论文质量的监控系统无能为力,同时还会助长造假和误导公众。

发生在韩国的闹剧表明,随着科学研究越来越具有竞争性和国际性,可能会引起出版和管理上的混乱。因此,如何规范和约束科研人员的道德行为准则,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将是一场持久和长远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