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迈克卡特(John McCarter)是美国最主要的科研和展览中心之一---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首席执行官兼主席。在他的带领下,菲尔德博物馆在其物理结构的拓展与研究范围大放异彩。他手下共有200名科学家,包括致力于全球范围内热带环境保护的研究人员,以及进行全新理论框架研究的(如分子进化论等)科学家。作为芝加哥大学董事会成员,迈克卡特还是智力设计论的重要评论家和一位热衷于将现代进化论传授给学生的人。2006年3月,菲尔德博物馆举行了一次有争议的被称作“演化中的行星”的展览,参观者在一次40亿年的时间旅行中看到地球生命由单细胞、微生物、恐龙最后到人的整个演变过程。为此《,发现》杂志就这次展览的目的与意义采访了迈克卡特。
 
 
  《发现》:博物馆为何组织这次展览?
 
  迈克卡特:考虑到许多初中和高中并不正视科学课程,我们的基本目标是推进科学课程的改革。要达到那个目标有多种途径,我很乐意让我们的恐龙成为这次展览中的亮点,喜欢恐龙的人会专门来参观。将恐龙置于当时的生活环境之下,我想参观者将会看到进化史上更多的故事。
 

图片1

 
  《发现》:展览是回应人们对神创论和智力设计论的关注吗?
 
  迈克卡特:许多年来我们都在举办有关进化的展览,当考虑到孩子们和老师的期望时,我们发现展览并没有达到我们所希冀的效果,参观者只是跑到恐龙旁看看而已。4年前我们已经决定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觉得,讲述一个更宽泛的故事对参观者来说是一段很好的教育经历。最近几年来,有关神创论和智力设计论确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发现》:进化论失宠了吗?
 
  迈克卡特:不,进化论几乎每天都在被完善。我们正在对菲律宾现有的动物进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目的是弄清岛上的动物是怎么进化的。我们还在抓紧研究板块构造和大陆、山脉是怎样崛起和形成的。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从分子多样性方面解释那些微生物是怎样随时间进化的。为此我不认为进化论正在失宠。
 
  《发现》:你认为人们对神创论和智力设计论的热情会增强吗?
 
  迈克卡特:很难预测,但这种趋势会有起伏。我认为在今后5年内,作为一种神学理论——神创论声势会壮大,但智力设计论将会作古。
 
  《发现》:大众是否因不懂科学而片面追捧这些理论?
 
  迈克卡特:是的,绝对是。我想我们的孩子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的时候就已与科学分道扬镳,此时的他们觉得科学既难又复杂。我到过中国并访问了许多大学,那里的大学生早上7点就去上学,他们学习电脑科学和数学并攻读深奥的科学课程,但那种情况在这儿却不见踪影,我想当孩子们处在10~15岁时,如果我们还不能抓住他们的想象力并引导他们追求科学,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会逐渐失去优势。
 
  《发现》:即使这些孩子能到博物馆来,难道他们就不能回到家去改进他们的想法?
 
  迈克卡特:这并不矛盾。你可以通过讲故事消除孩子们的错误认知。我们想让一家人在博物馆之旅中大开眼界,甚至两天后这段经历会成为他们用餐时的话题之一。我们只是这个世界有限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有杂志、电视和数量一个劲地往上蹿的有线电视频道。很多其他方式也会占用大量时间,从打棒球到玩电脑游戏等活动。我们知道展览只是一个家庭或某个人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已。有调查显示半数美国人接受进化论,但却有75%的人去博物馆参观。你可以说我们在宣扬进化论,或更肯定地说,我们正在用事实和讲故事的形式加深他们对进化论的理解。他们会说,对,这就是我通过化石记录得到的证据。但对那些拒不接受进化论的人来说,这次展览或许能使一个家庭就他们15岁的孩子见到的东西展开讨论。我们并不反对宗教,相反对宗教和宗教组织还十分支持。
 
  《发现》:将科学与宗教混为一谈有什么危害?
 
  迈克卡特:社会上存在两类人:科学主义者和神学主义者。其中任何一类人进入另一个领域去嚷嚷时我们便会遭遇麻烦,如当神学家进入科学界并试图以超自然的作用重新解释科学结果,或者当科学家跑到神学界说“上帝并不存在”时(任何一种情形都是不正常的)。两派之间应该有广泛的交流和供人们讨论诸如哲学、科学及神学问题的中间区;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交流机会,根本没有时间留给我们去思考、讨论和争论。
 
  《发现》:突出表达某一观点与收藏物品的博物馆扮演的角色相悖吗?
 
  迈克卡特:核心当然还是收藏物品了,但在此基础上是我们所做的所有科学研究。那条鱼(迈克卡特办公桌上的一条化石鱼)是一件挺漂亮的物品。它看起来挺迷人,但究其特点来说并不怎么重要。而让它意义非凡之处在于,它一度繁衍生息的5000万年历史的怀俄明州绿河页岩里面发生的故事。这块化石帮助我们从地理上去了解那儿发生了什么、进化对它同时代的生物产生了什么影响?所以收藏品的重要性只有当它能够在科学上被解释时才会显现出来。
 
  《发现》:博物馆应该使它们的收藏品更容易地被大众接触吗?
 
  迈克卡特:9年前刚刚开始时,有人警告我说不要建网站。他们说一旦可以在网上看到收藏品的图片,就没人肯来博物馆参观了。但我觉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将图片上网能促进收藏品更多地被人们了解。我们试图使我们的收藏品能更广泛地被人们接触到。不久后,我们将逐渐制作出收藏品中2300万件标本的电子拷贝,最终将把很多这类图片放在网上,那时远在秘鲁或肯尼亚的人们就可以分享这些收藏品了。《发现》:博物馆似乎已从人工制品和历史信息的贮藏室摇身一变成为某种特定观点的倡导者?
 
  迈克卡特:我不觉得那是倡导。我再次重申,那是说故事。在传统的参观模式下,你只会看到一件物品罢了,但却不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故事。我们现在正忙活着的是用这件人工制品讲一个故事,从冰川时代穿越白令海峡浮冰桥的人们到群体狩猎的社会生活,再到农业和复杂的城市社会发展。
 
  《发现》:你是用故事传达一种特殊信息吗?
 
  迈克卡特:是的,的确是一种观点。如我们在讲述有关白令海峡浮冰桥的同时,也在讲述这些文化的诞生故事“:我们一直在这儿??我们来自天空??我们来自地球。”我们尊重他们的传统。
 
  《发现》:讲述这类故事有什么害处?
 
  迈克卡特:我不觉得有任何害处,只要它不是一个科学进化论的替代理论。我的许多同事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科学家都是可信赖的人,这根本就不成其为一个问题。拿眼睛的进化史来说吧。三叶虫眼睛将是这次展览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它你开始了解视力的发展史。你看到了眼睛区别光和黑暗的功能,以及通过视力描述方向的机能。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灵长目动物的眼睛终于形成了。一旦弄清了视力发展的背景,你在理解过程中就无需劳烦智力设计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