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缪其浩

缪其浩

 

  当本期刊物出版之时,大数据在商界(特别是电子商务)和技术圈内(不仅是信息技术人士)肯定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人们现在乐观地预计,就像计算机改变20世纪那样,大数据将能改变21世纪,虽然大数据的现实和潜在影响可能极为广泛,然而目前专业人士最关注的是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我看到证券公司发的报告居然成为国内大数据研究的先驱(虽然对其质量无法恭维)。而本刊这次组织的一组文章,涉及美国政府和地区的大数据计划、在科研领域的新发展,还包括大数据对你我日常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从那些议题看,这组文章来得还不算太迟。
 
  其中波士顿地区如何应对大数据趋势的文章虽然不长,也略欠细节,但是对上海以及国内其他省市地区可能会有启发。我数年前开始关注大数据国际动向,至今为止从这个视角切入的文章看到很少。波士顿的做法主要有二,一是吸引大数据有关专业人士集聚,声称要成为世界大数据之都;二是帮助属于用户端的各行业构建一个“相聚和碰撞的平台”,让他们接触到、体会到大数据,从而帮助开拓前所未有的应用领域。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大数据进入普通人生活打开了最具创意性和想象力的大门。明眼人可能发现,其中一些案例并不陌生,它们已经渗透到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了,这其实顺便澄清了关于大数据的一个误区,那就是大数据决非“横空出世”,它是信息化数字化、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发展过程的一个新阶段,它的应用常常也并不神秘。当然大数据的威力还远未穷尽,它还将带来更多的惊喜。同时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案例之间,我们在文章中也可以看到一个阴影,那就是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数字化,任何人不可避免会在数字空间留下自己的一点数字痕迹,这可能带来隐患。大数据对国家主权、信息安全和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其实都构成巨大挑战,但是对普通民众来说,自己的信息违背个人意愿被记录甚至被滥用,已经是个现实的普遍威胁,而大数据的出现对此极可能如火上浇油。
 
  读完本组文章,我觉得有必要与读者来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即大数据和你我有什么关系?
 
  国际上对大数据发展未来瓶颈的议论中,无一例外都提到人才短缺,其中包括实施大数据技术处理和分析的数据科学家,以及既理解经济社会中的需求,又懂得数据可解决哪些问题、能与数据科学家接口的各行业专家。据说仅在美国,前者缺口数以10万计,而后者则短缺百万以上。尽管如此,他们还只是人群中的小部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被动地接受大数据带来的生活工作变化以外,还能做些什么?
 
  我以为如果大数据真的能在今后几十年催化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每个人可能都要有所准备,对普通大众,需要面对日常生活中数据越来越强势的局面,有点起码的数据素养很重要,比如不要别人拿出一个定量数据就以为一定比质性的描述更加精确,会判断某商品广告说的“有效率85.96%”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你自己到处留下的数据“足迹”也要有所意识,就是其中的一些例子;而对数据行业以外的专业人员,统计和数据分析一些基本知识可能越来越重要。我斗胆预言,不久后统计分析将可能与今日的计算机和外语一样,成为任何专业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文作者缪其浩是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