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视网膜疾病的影响,全球约有2 500万人部分或完全失明。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副教授希拉·尼伦伯格和她的团队在微处理器和内置摄像头里嵌入自定义软件,由摄像头捕捉的图像以数千万脉冲光的形式被转换成能够被大脑识别的代码

 

  最近,当里克·斯莫兰(Rick Smolan)出席孩子所在纽约市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时,大家就允许学生在上学期间发短信和在社交网站上发帖的问题爆发了激烈争论。
 
  家长们责问道:他们难道不是应该以学为主吗?把这么多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难道不是很危险的吗?上学期间学校难道不能阻止吗?
 
  校方说他们不能阻止。斯莫兰则说他知道原因:孩子们对技术和与更广阔世界的技术连接“上瘾”。
 
  但即使是这样激烈的辩论,斯莫兰也注意到,很多家长正在玩他们自己的智能手机,他说:“我猜想他们是在发电子邮件、短信或在玩愤怒的小鸟。”
 

大数据里的人类脸孔

  《大数据里的人类脸孔》这本书是最近斯莫兰每天要涉及的大项目,这是他和合作伙伴珍妮弗·欧维特(Jennifer Erwitt)合著的一本图文并茂的书。
 
  斯莫兰试图用这些图片、图表和文章,告诉大家这些居住在从帕洛阿尔托到班加罗尔实验室和会议室里的,他所谓的“陌生国度”的软件工程师、分析师和数据企业家是如何正在处处影响着人类的。
 
  斯莫兰还是《生命中的一天》影像书和《美国生活一日》的作者,而他认为此次所做的项目是迄今为止最艰难的。怎样表明信息泛滥的网络空间里,无限的字节海洋在影响着人们每天的生活?他的回答是:在这种生活画面里,包括从天气到战争,再到我们所玩的游戏。
 
  最近,斯莫兰和欧维特把10 000本《大数据》发送给全世界具有创新观点的领袖们,希望能引发对人类沉浸其中的数字海洋的全球对话。“大数据”是被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贴上的标签,是对大规模检测、控制和比较数据的重大变革能力的描述,本世纪初很少有人想到过这种可能性。
 
  这本书被发送到每个人手中,大到奥巴马总统,小到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斯莫兰说:“我们要让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们意识到并且讨论这件事。”
 
  斯莫兰和欧维特说,“大数据”产生了技术的不朽,在此,“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极大流量的通话记录、短信、浏览器历史记录、GPS数据和其他信息的数字化内容的痕迹,这些痕迹将会永存。
 
  也有人说,一种新兴人类正从数据泡沫中进化而成。《新财富宣言:基因改写未来》一书的作者胡安·恩里奎斯(Juan Enriquez)和这本书中的几位评论家说:“未来5年内,当人类产生的所有数据量增加一倍时,我们就可以开始聚焦到这一点上,去塑造、构建和引导我们自己和许多其他物种的进化。”
 
  斯莫兰以前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他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创作了这本书:“大数据正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神经系统”,很少有人考虑过这种神经系统的潜在性和后果。
 
  他说:“这是一场几乎看不见的、彻底的、非凡的知识革命,遍布在商界、学术界、政府、医疗保健和日常生活中。”
 
  他说,这场革命建立在“一系列在恰当的时间积聚在一起的技术基础上:广泛使用的、可以相互交流的低成本的传感器,带来了运算成本的直线下降;互联网无处不在并始终保持在线状态以及智能设备的快速增长和蔓延。”
 
  这本书充满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事实。Google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说,现在人类在两天内产生的数据量与从文明开化到2003年以来产生的数据量相同。2010年,网络安全公司AVG估计,有90%的美国孩子在两岁前就曾经在线过,并且四分之一出生在美国的婴儿还在子宫里的时候,就通常以超声波检查的形式进行“在线出生”记录。从某个角度看,大数据允许人类设计自己的不朽。
 
  恩里奎斯是总部位于波士顿的一家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指出:“与几十年前的美国总统相比,当今在孟买的一个沿街摊点就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地图、统计数据、学术论文、价格走势、期货市场及数据。”
 
  数据巨头EMC公司、思科数据管理公司、联邦快递公司和其他的数据公司承销了《大数据》这本书。斯莫兰说,他和欧维特有权决定编辑的内容。这本书试图用图表和仿真来描写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对每样事情的实际影响,从天气预报到疾病诊断再到反恐行动等,还有棒球比赛数据收集和速度、位置、棒球投掷的旋转角度等的必要性分析,这些内容不到一秒钟就能传递给棒球迷们,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期待这些能够成为日常现象。
 
  《浅薄的人们: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说:“我们渴望信息正如渴望做爱一样,已经深入我们的大脑神经突触。”
 
  但网络犯罪专家和期货犯罪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古德曼(Marc Goodman)担心的是这种渴望阴暗的一面。
 
  他警告说:“当今,一个人对许多方面或好或坏的影响力正成倍缩放。”
 
  已投资了几个大数据公司的埃丝特·戴森(Esther Dyson)说,现在世界上有“数十亿的智能设备,这些设备能够自我感知,彼此之间或与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通信,最终是与人进行沟通。”
 
  作家、计算机科学家、人类情感的搜索引擎网站(www.wefeelfine.org)的联合创始人乔纳森·哈里斯(Jonathan Harris)说:“通过心脏起搏器、生物显示器、抗癌纳米机器人、基于大脑的无线连接等,大量的新数据很快就会经常性地来自于人的身体。”
 
  他写道,在这一点上,大数据可能会成为又令人上瘾的毒品,也可能成为让人类“更健康、更绅士、更有同情心、更人性、更自立”的一条途径。
 
  他在《大数据》这本书中写道:“通过互联网,我们正在开发一个能够传递思想、观念和信息的物种级神经系统,由此产生的巨型生物――这个‘全球人’――也会开始出现生理反应,甚至出现象同情和怜悯这样更高级别的人类特征。”
 
  作为例子,哈里斯引用了在加州校园给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们喷洒胡椒粉时,他们的“内脏疼痛和恶心的感觉”的网络影像。
 
  大数据在利比亚和埃及已帮助酿成了革命,造成了全球政府和维基解密网站之间的对决,让Facebook和Google陷入了比许多国家政府更大的全球压力。
 
  去年8月,哈佛大学韦斯生物工程研究院的分子遗传学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和希里莫·考瑟瑞(Shirim Kosuri),披露了他们已经把一本合成生物学的新书文本编码了700亿册到DNA上。他们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表明把数据储存在构建生命的基本元素DNA上比电子化便利得多。
 
  在《大数据》这本书中,斯莫兰还透露了一个妙招:用智能手机刷卡下载“加密影视”。
 
  斯莫兰说:“由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实时测量和感知世界的能力,世界将会从此改变。”
 
 

资料来源 www.usatoday.com

责任编辑 彦 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