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很高兴应邀参加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一月一次举行的“无形学院”学术讨论会。听说这个“无形学院”的这样的学术报告会,已经坚持了数年之久,这是很不容易因而也是很可贵的。从今天这样一个题目就有三四十位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出席的踊跃状况看,这个“无形学院”果真是名不虚传的。
刚才会议主席宣布,今天讨论会的主题是“核社会学”。这是一个很新的研究领域。但我觉得,同志们大多是把注意力聚焦在核政治学上面的。同志们谈得很多、写得很多、看得也很多了。下面我想发言的内容,也许和方才主席讲的有点不同,即想着重谈谈核经济学的问题。
什么叫核经济学?顾名思义,它是核科学与经济学相关联的一门交叉学科。其落脚点是经济学问题,但不是一般的社会经济学问题,而是关于核科学、核技术和核工程,乃至核政策的经济学问题。
众所周知,自本世纪中叶以来,核愈来愈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自1954年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在苏联开始运行以来,核电站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据我所见的有关统计资料,截止1980年,全世界22个国家或地区有233座核电站,装机容量达13258.8万瓩,占全世界电站装机总容量的8%。在1980—1982年间,全世界又有40座核电站投入运行,装机容量为3577万瓩。尔后的几年内,又有377座核电站建成,装机容量为31758万瓩。到今年1990年为止,我没有见到确认的数字,但有人估计,全世界核电站的数目约可达600座,总装机容量可达15亿瓩左右。按这个发展趋势,全世界还有半数的国家拥有核电站。
核电站的心脏部分是核反应堆。它基本已经达到技术成熟、运行可靠的工业推广阶段。核反应堆可以节省大量化石燃料,使化石燃料资源作为化工原料加以使用,而且核电站发电成本一般也要比火电便宜1/3 ~ 1/2。然而,要对核反应堆作全面而又科学的经济评估,则是一件远为复杂的事。以前,我曾在二机部工作很久,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有关核与经济关系的文章多得很,就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在我国,我至今还没有见到比较完整的有关核反应堆的经济的系统的研究。可见,核经济学的问题还没有引起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关注,尽管已有两座核电站正在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兴建之中。其实,核的经济研究是相当重要的。作好了,它当然会影响到国家核政策。
从我国核反应堆发展的高技术规划S,人们往往注重单纯从技术上来考虑决策。已经计划做三件事:第一是高温气冷反应堆(HTGR);第二是受控热核反应;第三是快中子堆。可是,我们应当考虑,对高温气冷堆来说,其技术上尚有不少困难,其经济性能如何,有待研究;对受控热核反应堆来说,这项技术全世界都未实现,尚且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对快中子堆来说,每一座发电站的燃料的投入大约需要钚 - 239多达1吨,能否有这样大量的燃料的供应,是一个困难问题。这就是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高技术规划,理应从技术和核经济学这两方面的角度来加以考察。
国外有人向我们建议,如果要搞核电站建设,千万要注意标准化的问题。我看这就是为核经济学出的一个好题目。我国核电站在迅速发展,有的是从法国来的,有的是从苏联来的,那么,标准化的程度迟早会成为我国核电发展中一个里耍的经济问题。再比如,全世界在应用核能的过程中,铀大都是用气体扩散法得到的,其铀矿的利用率只及千分之四。因为铀 - 235在铀矿的含量只有7‰,而气体扩散法最多能分离出4 ~ 5%,结果是大量的铀 - 238没有用,堆积为山。这就给经济学出了个好题目:如何利用铀 - 238?从技术上说, U238→P289是可以成立的,但经济上如何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世界性核课题。再比如,钍-232的问题同样值得重视。如果打入一个热中子,Th232→U233,而且U238可以做高效率的慢中子的燃料转化堆,尽管从技术上说,实现这种高效率的转化堆以及慢中子增殖堆还有不少困难,但从核经济学的角度看,其发展的前景是令人神往的。大家知道,从我国的核资源状况看。铀矿的储量不算很多,但钍矿的储量却很丰富,约比印度少一些。
又如核电站的建设将大大减少煤的运输,我们电力是建立在以煤为主,还是适当发展核电事业?这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至少在东南地区,恐怕就很值得严肃地考虑这一问题。尤其是我们的“开放”地区,大多在缺煤缺水的区域。
总而言之,随着祖国四化建设的深入,核经济学的问题将严重地摆在国家决策部门的面前。我呼吁在座的年轻同志们,要有志于研究这个问题。核经济学这个领域还很新,且涉及的面很宽广,要做好这个题目,起码需要十多年的潜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