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曾听到德国人对技术战略的选择有这样的见解:相对于那些上天入地的高技术而言,一个国家更需要的是适用技术,这类技术在层次上可能只处于中等水平,但却对一个国家整体技术素质、技术能力、装备的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适用技术包括机械加工、电子电器、有机合成技术等。德国人的这一见解尤其令我们第三世界国家深长思之。以我们国家而论,我们集中有限的财力、人力,集中攻关,在较短时间内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无疑是正确的举措。但我们在所谓的适用技术方面的前进步子迈得如何,这无疑也是令人十分关心的。最近,我们走访了上海粮食科学研究所,同该所的浦晓东高级工程师作了一番交谈后,从一个侧面——即粮食机械设计方面,对以上问题心里有了点底。

上海粮科所是家主要从事粮食、油脂及粮油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为主的应用型研究所。粮食机械的设计,特别是粮食加工、运输过程中的检斤和成品的包装是该所近年来的主要科研项目之一,这也有浦工2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研究工作,我们的交谈也由此开始。浦工告诉我们,80年代以前,国内粮食自动计量包装方面的工艺设备、手段比较落后,主要以机械称重为主。近10多年来在消化吸收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已逐步发展成机电仪一体化的格局,一批批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对国内粮食部门在管理和经营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浦工以他们研制的“四工位面粉打包机”为例向我作了介绍。此机用于面粉生产加工线的后处理工段,(包括计量、打包等),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大大降低了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这项列为商业部“七、五”攻关项目的四工位面粉打包机经几年的试验研究并经过生产实际考核、技术鉴定现在已进入推广使用阶段。除此之外,浦工他们近年来还搞成了300公斤谷物电子秤,此秤数字显示,称出毛重,扣除皮重,净重累加、打印、当班显示、隔班复示由微机控制,因而对车间管理、产品质量控制有着重要作用。其次还搞成了麸皮打包机等多项专用设备。

也许有人要问,这些打包、称重设备不是可以有专业计量部门来承担吗?不然,首先粮食系统的计量、包装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进出量大、流动性强;其二,全国米厂、面粉厂有近万家,饲料厂数千家,且粮食仓储、周转环节多,其所构成的秤重、包装机械需求市场靠任何单一的单位是绝难承担的。事实上,粮食系统所需的计量、包装设备大多数是粮食系统自行研制解决的,而在这支队伍中,我们上海粮科所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从浦工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从80年代中期起,为了迅速使国内粮食机械行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商业部组织了科研、院校、企业中的技术力量进行了攻关,以面粉生产线为例,专门列为国家攻关项目,还成立了有关技术领导小组。几年来经过粮食系统及有关其他行业近百个单位的通力协作、不懈努力,生产线的全套新设备相继通过了技术去定,设备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基本上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但价格仅为国外设备的1/4~1/7,为我国粮机行业形成优良的国产化设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浦工在交谈中很少提到自己这些年的贡献,而据该研究所所长宋载儿高级工程师介绍,浦工自1965年毕业后,就从事粮食机械设计工作。二十几度春秋,其间虽然没有显赫的壮举,但确实是实实在在地朝一个方彦努力,那就是为改变我国粮食包装秤重设备的落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各级政府对粮食问题一直给予高度重视,这里的重视首先是指粮食生产。但由于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它的加工、运输、保管、发放等等环节都十分重要,里面有大量的科学和管理问题。浦工所在的上海粮科所就是这一重要领域的科研保障力量。即再以粮食的秤量、打包设备为例,其技术复杂程度虽远不及某些尖端科技项目,但它却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技术。建国以来的相当长时间里,我国在这方面的改进不大,在粮食部门工作的同志对此感触尤深。由于打包、秤量等设备陈旧且不配套,不仅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难以改善,而且整个粮食商品的管理也谈不上有大的改观。近十几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执行和我国科技综合水平的提高,在粮食科研部门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奋斗下,短短几年时间,至少在粮食计量包装方面,我们已经打了翻身仗。据浦工介绍,如果秤量精度提高千分之一,那就是一笔难以计算的财富。现在由上海粮科所研制的四工位面粉打包机、300公斤谷物电子秤、麸皮打包机等已经通过多次检测,证实了其优良的效能。接下来浦工他们除了继续研制新的粮食机械外,还将花大力气在全国各地推广他们的科研成果。该所的科研人员的动手能力强,从设备的调制安装到正式使用中的各种技术问题,他们都能为之负责到底。

谈到下一步的科研计划时,浦晓东高级工程师多次提到要为粮食的小包装供应提供更好的计量包装配套设备。事实上,随着城乡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吃的需求逐步转向少而精,各类小包装副食品销量逐年上升。作为主食品的米、面、粉制品的小包装化也已日益成为大众的需求。浦工他们已经在作这方面的准备。浦工认为粮食制品的小包装化本身也能创造出效益。经分类、加工而成的各类、各档小包装(如目前已应市的专用粉等)无疑将丰富、方便广大市民的生活,同时也将给粮食部门带来新的效益。

此次和浦工交谈使我们有机会第二次来上海粮科所。据我们初步的了解,上海粮科所是一家有相当潜力的应用类研究所,他们所的科研人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面向市场、寻找课题,积极攻关。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我国的粮食科研力量还应该得到充实壮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浦工他们今后的担子是不会轻的。让我们作为受惠者向这些可敬的科研人员表示敬意!

上海粮科所值得介绍的东西还很多,到时再向读者作进一步的介绍。

(本刊记者朱泽民、江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