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春早。今年年初,深圳市和广州市率先对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理论、实践问题进行了研讨。2月18日~2月21日,深圳市召开了“国际性城市 · 深圳战略研讨会。”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4月6日~4月12日,广州市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21世纪的广州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德、法、英和国内京、沪、穗150人出席了会议。这里把两次会议中的一些论文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国际化大城市的基本特点

郎德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国际化大城市的职能及其形成的条件

现代的国际化大城市最初出现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在一部分国家已发达到一定程度,资本的集中、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互渗透和向外争夺、扩张的加强,国际金融资本的形成,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运输、通讯等技术的进步,使处于发达地位国家的少数大城市在职能上发生很大变化,经济活动集聚,人口增长,不但成为国内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由于其对世界性事务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逐渐成为国际化大城市。英国著名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学者P · 盖迪斯于1915年就把这种大城市称为“世界性城市”(World Cities)。他说,这些大城市经管着世界上相当大的一部分重要事务。著名城市地理学者P · 霍尔说:“政治和商业过去一直是世界性大城市存在的基本原因。”

二、从世界上这类大城市已存在的近百年历史看,作为国际化大城市的一般特征主要是:

1. 规模巨大的人口中心;

2. 高度聚集的经济职能(包括行政、管理等);

3. —定规模的工业基础(加工业、建筑业等);

4. 全面发展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通讯、信息、科技、咨询、商业、市政公用等);

5.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国际性的港口、航空港、铁路、公路、水运等);

6. 先进发达的教育、卫生与文化艺术事业;

7. 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

这些特征也可看作是形成国际性大城市的一般条件,它对我国也是适用的。

三、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形态

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大城市的空间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形态和模式,对协调和促进大城市经济、人口、用地以及基础设施的合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建设好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首先要制定一个符合大城市发展规律和本城市具体条件的空间发展战略。

宏观上看,几十年来无论发达国家原有的和发展中国家新膨胀起来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都在不同程度地增长。在形态上趋向于形成一些高度城市化的城镇连绵地区,也称为“大城市地区”。其特征是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中心,周围集聚一批在行政、经济、交通、供应等各方面相互联系的中小城镇群。60年代初,著名的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就已论述当时世界上存在6个大城市连绵区,或称“巨型城市”,其中包括我国的“沪-宁-杭”地区。时光过去几十年,“大城市地区”有增无减,而且几乎主要的新老国际化大城市都呈现“大城市地区”的特点。

四、中心商务区问题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是国际化大城市最集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纽约的曼哈顿区南部、伦敦的泰晤士河北岸是近百年著名的CBD。这些CBD主宰着“金融帝国”的命脉,几乎操纵了大部分人类的命运。随着世界向“多元化”的发展和国际经贸联系的加强,二次大战后出现一批新的国际化大城市,CBD也不再只限于少数几个大城市了。近二、三十年来,一些国际化大城布都有更新和改造旧CBD的趋势,如伦敦80年代开始的改建旧码头区的计划,已近10年,是企图建设一个新的CBD,巴黎的德方斯计划,也是为了形成新的CBD,东京在新宿附近建设“副中心”,则是为了疏解过分拥挤的旧CBD的职能;纽约曼哈顿区也有相当的更新和发展;香港近10年致力于在中环金钟地区周围的发展,也已形成了面貌一新的CBD。这些动向,除了具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外,都是为了适应这些大城布新的经济发展需要。计划几乎都是雄心勃勃而耗资巨大的,建设量也是浩大的,都要经过较长时期才能形成。近年来深圳福田新中心区和海口金融贸易区的规划等,都具有这种性质。

论大都市发展的系统战略

张启人

(广东工学険系统工程研究所)

6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至今方兴未艾的系统科学恰恰就是针对大系统的设计、组织、分析和综合建立起来的科学领域,从系统哲学、系统理论到系统工程,形成了一整套优化控制大系统的现代方法。毋庸置疑,要求作为硕大无朋的大系统的大都市在战略上健康发展,战术上优化运作、国际竞争中游刃有余,尤其应当充分利用系统科学原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系统科学。

1. 远虑为主,眼前为辅,处理系统问题总是要放眼未来,了解系统未来的发展状态。系统科学中提供了各种有效的预测方法,或是通过某种数学模型,或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根据对未来的充分了解来选择或评价眼前的措施。宋健等人70年代末对我国人口未来状况的预测,成为后来国家计生政策、控制大城市人口的主要依据,即是一例。

2. 治本为主、治标为辅。考虑系统问题总是要抓住牵动全局的本质问题,力求整体优化。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总是有着制约依存关系。畸形优化某个子系统往往导致整个系统功能劣化,得不偿失。例如1958年“大办钢铁”导致后来产业结构长期失衡;“文革”中“大办三小”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甚至生态破坏。反之,我国现行全方位改革开放政策赢来了大好形势。

3. 信息为主、揣度为辅。研究系统问题总是要先从系统获得足够的数据,经过处理上升为信息。没有信息反馈的决策只能靠揣度,而揣度是靠不住的。当然,信息不足往往须辅以一定的推测。系统科学同样提供了大量定性推断的方法,并力争给予数据化,让计算机予以智能处理。过去批判过的“长官意志”就是一种重武断、轻信息的行为,结果造成损失。

4. 价值为主、虚悬为辅。评价系统问题总是要先设计价值系统,即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系统优劣,并力图以数字体现。进行系统评价时,往往因缺少系统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或在获得这些信息时花费太大,免不了要作些凭空设想,但这种虚悬构思只能是在较完备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不能喧宾夺主。比如为解决都市绿化问题,应当首先给绿化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生态效益提供体现价值的数据,然后才能设想绿化水平过低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多么大的麻烦。

5. 疏导为主、阻遏为辅。对待系统-环境相互制约问题总是要加强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发挥环境促进系统发展的优势,因而对环境的不利因素要适当予以抑制,但更重要的一面在于疏导系统本身,使系统在一定的环境约束下达到优化。例如治理城市交通堵塞,上策自然是排除路障、疏通瓶颈、分流车辆、畅达周边;中策也许是压缩车辆、添设单行、迎路砌桥、轻教重罚;下策肯定是临街设障、禁止通行、砍树扩路、挤占街沿。

综上所述,依据系统科学原理来管理和发展国际化大都市,治理“都市病”,就是务必使都市及其环境的社会-经济-生态-科技形成和谐协调、相得益彰的大系统整体。原则上讲,系统科学重视长远规划,但不排除现实措施;重视全局协同,但不排除局部配套;重视信息反馈,但不排除控制手段,重视价值标准,但不排除特性评估;重视环境因素,但不排除系统内因。把定量与定性、宏观与微观、软科学与硬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达诸如运筹学、计算机仿真、决策分析、经济控制论、网络技术、预测技术、管理科学、人工智能和各种建模方法等现代科学成果,就能更好地实现城市系统科学作为新兴交叉领域被历史赋予的使命。

借鉴香港经验,充分利用香港

莫复溥

(越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进一步发挥香港在广州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1. 香港是我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和通往世界的重要桥梁。

1979年,中港两地贸易额为34亿美元,到1990年已增至506亿美元,增幅达13.8倍。1992年经香港转口的6910亿港元货值中,86.2%和中国有关。作为来源地,中国占香港转口总货值59.4%,作为目的地中国占30.7%。由港英当局编印的刊物《香港》披露:“经香港转口的货物超过80%是转往或来自中国的”。华润集团办的《香港市场》透露:中国25~30%的外汇收益来自香港或通过香港获得,是内地最大的现汇来源地。

2. 香港是我融资的重要渠道。

香港金融机构对我国银行及企业提供融资,1979年为59亿港元,1988年底已增加到999亿港元。1992年,仅港资在国内投资开发房地产业的就在几百亿港元以上。足可看出:香港对中国是一个提供资金的主要中心,这一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 香港是我最大的投资者。

改革初期,最早回来投资的是港商。1972年来,港商在内地投资始终占外商在内地投资总额的大部分。据经贸部统计,截至年底,经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协议金额共374.35亿美元,其中港商(包括澳门)的投资共233.7亿美元,占63%。在广州的外商投资总额中,港商也占了约八成、广州市要解决交通、能源滞后困难,要发展房地产业,引进香港财团回来投资是一重要途径。

4. 香港是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的重要中介。

香港是海峡两岸货物的中转站。两地间接贸易的3/4由香港转口。1979年两岸贸易额不足8000万美元,到1992年已增至80亿美元。10年多增长近百倍。据台报信息,台商到大陆投资者,官方统计为2503家,金额达7.5亿美元,但实际到大陆投资者已达3500家,投资金额在20亿美元以上,香港不但目前,即使在1997年后,也是两岸经济贸易的重要中介。

5. 香港是外商进军大陆市场的窗口和跳板,也是我引进外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6. 香港是我无形贸易收入的重要来源。

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较高,每逢节假日多外出旅游,据香港旅游协会统计:1992年香港同胞回大陆的有4210万人次,增幅达14.01%。而外国游客和台湾同胞经港回内地的也不少。广州是广东的中心城市,设法吸引香港同胞,台胞和外国游客回广州旅游,将给广州带来可观的无形收入。

7. 香港通讯网络发达,信息灵通,是世界有名的信息中心。她的信息可以为我所用,为我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

8. 香港拥有一大批熟悉国际金融、贸易和法律等知识的人士,他们可以为我所用。

广州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要充分利用香港上述8个方面的优势,这样才能促进广州向走向国际。

21世纪广州市的发展战略

罗肇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一、广州市发展目标的定位

第一,发挥地理优势,成为旅游观光的名城 · 广州必须区别于香港、台北和新加坡,千万不能照它们的模式来发展,应该有特色。最大的特色就是广州有广大的腹地,而且这些地区又地处亚热带,风景秀丽,有山有水,树竹并茂。从外部条件看,东北亚和东南亚是今后几十年内世界经济的增长带,人民收入必有大改善,外出旅游人数必然激增。这种“无烟工业”的发展在全世界正方兴未艾。广州则是这些地区的游客进入华南的第一通道。若是广州能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则可成为旅游中心。西达广西、贵州、云南,北上湖南、江西,东至福建,南去海南,向四方辐射,广州作为集散地,一收华南天然景观之利,二享基地之惠。这样,广州便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

第二,广州应该建成为华南第一经济中心,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为此,广州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贸易和信息服务业等。除了少数高科技产业外,广州似乎不宜大力发展制造业,以免旅游环境被污染。广州应为周围省份提供金融和信息咨询服务。

第三,广州应成为大中国经济圈的汇合点。由华南、港澳和台湾之间组成的大中国经济圈在下一个世纪肯定会得到大发展。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圈的形成。

二、广州应着重发展第三产业

广州应主要发展以下产业,以此来塑造广州的印象。

第一是交通运输业。广州要成为旅游中心,华南经济中心和商业中心就必须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天上、地下和陆上交通都要发展。

第二是金融和贸易业。它们应该成为广州市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否则,不足以实现广州的发展目标。从城市功能上说,广州同香港有共同之处,但服务对象不同,广州主要服务于大陆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金融和外贸的主要结算中心,并且要有发达的股票市场与之相配合。

第三是信息服务业。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经贸信息等,为游客、投资者和企业家服务,并提供咨询。这是广州成为国际化城市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几个相关措施的建议

(1)以多种形式包括官民并举、民办官助等建立相应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可以预料,人才竞争在下一世纪会更加激烈。但是,广州的人才若单靠从外地吸引肯定是不够的,也是不牢靠的,必须立足于当地培养,或穗港联办。

教育的重点似应放在金融、外贸、旅游和外语等专业。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官办或民办的信息、咨询机构,既提供服务,又搞研究工作。初期,可能会出现滥建机构的现象,但经过市场的淘汰,最终会形成国内外具有权威性的教育与研究机构,使广东在教育水平和人员素质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样,广州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化城市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2)抓紧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是全世界面临的严重任务。如果环境质量不好就没有资格成为国际化的大城市。因此,广州水、空气、绿化和医疗保健都要达到高标准。在这些方面广州如果能超过香港、台北和新加坡,那就具有了很大的吸引力。

(3)处理好省市协调问题。广州的发展离不开广东省,协调问题很重要。就拿环保工作来说,为了保持广州市的环境,其周围县市就不应该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加工业。为处理好粤穗关系,广州不仅从“取”的立场来作规划,最好要更多地从“予”的角度对周围县市多帮一把,互相配合,作好工作。

深圳市走向国际大都市的若干战略思考

罗祖德

(华东师范大学软科学研究中心)

一、深圳市战略地位和城市功能的确定是当务之急

深圳市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是在全国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沿海地区(含广州市)尚未开放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新兴城市。深圳市的10余年,给全国树立了一个典范,争取了时间,打了个漂亮的时间差,但客观、科学地分析深圳市所处的区位和这一区域经济的现实和发展态势,它只是华南经济圈、港、深、穗三个主体城市中的一员,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成为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它比广州市有利的是有众多的口岸,便捷的通道,前景看好的海港>它比香港有利的是可以依托的更大的陆域和广为联系的华南和全国腹地。因此,扬深圳之长,避其之短,在港、深、穗三个主体城市中充分发挥其群体效应才是上策。深圳市作为毗连香港的边境新兴大城市,它的边际效应是十分可观的,所谓边际效应,源自于生态学的一个规律,即在两个生态群落的结合部(边界)上,其物种和长势必然较两个生态群落繁茂,在地理学上,凡水陆边界或省际、国际边界上,其人流、物流,信息流也同样较之频繁、发达。深圳作为香港和大陆之间的窗口、媒体,同样受人注目。因此,深圳市的城市功能应该确定为口岸城市,以商贸、金融业启动,依靠科技进步和高科技产业进一步建成我国陆域的第一个自由港和最大的口岸城市是有可能的。

二、深圳市的海岸线规划利用和加快港口开发是建成国际大都市的必要前提

国际大都市要有国际(世界)级的港口作依托,边境口岸城市,特别是自由港的建设没有一个良好的特大港口和科学、合理的海岸带开发规划是很难成功的。

综观全球,现今世界上的国际大都市90%以上位于海岸线和大河河口三角洲上,以港兴城,港兴城荣成了近百年来国内外大城市发迹的共同走势,我国沿海大城市也无一不是依托于岸线优势和大港口发展起来的。由此,海岸带被人们称誉为黄金带,海岸带上的土地寸土寸金。深圳市是个滨海城市,对海岸带的开发、管理更为重要。海岸带系数是指某一国家(地、市)的陆域面积(平方公里)和所占有岸线长度(公里)之比。如我国海岸带系数为18000/960万=0.0001875。深圳市的海岸带系数则是44.5/327.5=0.1358,即深圳市每一平方公里的陆域占有0.135公里岸线,和世界上海岸线系数前几位的日本接近,是我国海岸线系数最大的城市,这是深圳市建设国际性大城市的重要条件和最大财富。

三、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好防灾、减灾,是建设环境优美、安居乐业国际大城市的重要保证

增长不等于发展。这是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得出的痛苦教训。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曾给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大城市带来严重的后患,不少城市至今还呻吟在城市病和城市老化的苦难之中。墨西哥城接连遭到地震、大火、大气严重恶化的困扰,至今还哽着难吞的苦果,上海这个中国第一大城市,也饱受着环境恶化、城市臃肿、灾害不断的煎熬,正在化巨大的代价尽力跳出不协调造成的怪圈。因此,对于一个从平地上崛起的新兴城市深圳在准备建成国际大城市的起步之际,提出这一问题也许是及时和必要的。

深圳是个建市仅10余年的新城,正处于青少年期,许多灾害隐患被掩盖或未暴露,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老化,灾害也会随之加剧。

安居才能乐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可能出现的城市自然、社会灾害的防范,才能临灾不惧,抗灾有术;对于灾害有深入的认识和研究,才能建设一个安全静谧、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国际性滨海大城市。

深圳国际性城市功能的强化问题

彭立勋 郭灿 莫大喜

(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1. 增强城市国际辐射功能

著名城市学家科恩认为,衡量国际性城市的关键是“跨国银河指数”和“跨国公司指数”。也就是说资本、生产和商品的国际化流动是根本的因素。国际性城市往往是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跨国公司的总部的驻地,吸引世界各大银行,金融机构或跨国公司的总部在深圳市设立总部和分支是增强深圳国际辐射功能的战略任务。

市场体系的国际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国际性城市的市场与世界市场关联度高,是世界市场的中心环节,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来安排生产和经营。深圳应大力培育市场体系并提高其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使特区市场机制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实现市场体系国际化。

2. 突出城市枢纽功能。当一个城市作为交通枢纽时,影响力社会升级。

深圳是有毗邻多功能国际性城市香港的地缘优势,是连接两种制度、两个市场的枢纽,是内外辐射的结合部枢纽功能十分突出。其一,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与香港仅一河之隔,是两种制度的临界,因而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发展对华关系、开拓对华贸易的理想便捷通道;其二,深圳是内地与香港、大陆市场和世界市场双向流动的咽喉;其三,随着福永国际机场和盐田深水港的建设,京广、京九铁路在深圳汇集,深圳成为对内、对外两广运输扇面的枢纽。充分利用、发挥多元化、多功能的枢纽优势,是增强深圳城市辐射功能的战略性措施。

3. 加强城市服务功能。

据美国经济学家费雪(Fisher)和胡佛(Hoover)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目前深圳市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向服务业输出阶段转换。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是深圳市的当务之急。

国际性城市及深圳未来发展路向

周八骏

(新鸿基有限公司研究经理)

所谓“国际性城市”至少应具备下列三项条件:其一,这一类城市的经济对众多国家开放,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及资本往来占该类城市本地生产总值(在统计上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体)或居民生产总值(在统计上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这一类城市其经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未必与其本身经济受外部世界经济之影响相等量,但是该类城市的经济活动(生产、贸易、金融)明显地表现出它(们)是属于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其二,这一类城市的文化不但具鲜明的本民族国家的特征,而且经常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换言之,经常有其他国家的文化在该类城市表现、演出或展览;

其三,这一类城市的居民以本国公民为主体,亦包括众多其他国家公民,后者在当地定居或暂时居住,从事商务或文化事务。换言之,有相当数量的外国商业机构在当地开设独资或合资公司,或者设立办事处;亦有不少外国文化团体或个人在当地开展活动。

顺便说明,这里“文化”一词涵盖了教育、体育、艺术及科技。

进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国际性城市”与“国际大都市”之间的区别。

据我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了解,我认为二者的区别在经济结构与经济实力两方面。

“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结构相当完整,拥有比例比较协调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包括的门类比较齐全,绝不是单一化发展。

“国际大都市”经济实力相当强大,往往兼具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交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及旅游中心之功能,不但在本国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所在区域的邻近各国经济乃至世界各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相比较,“国际性城市”则经济结构不甚完整,经济实力属于中等水平。

毋庸赘言,“国际大都市”亦具备上述“国际性城市”的三项条件,其实是“国际性城市”中的佼佼者。而将二者区别开来,有助于讨论深圳究竟有否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