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尚不为人所知的莱姆病(lyme disease),现已成为美国最常见的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疾病,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市郊和农村,有着相当高的发病率。这种病的出现与美国东北部再造林的扩大及鹿群数量上升有者一定的关系,遗憾的是,由于诊断上的困难且缺乏足够的监测,这种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

莱姆病因首次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旧莱姆报道而得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多系统性疾病,病原体是博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由硬蜱传播。好发于夏季,早期表现为以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征的皮肤病变,伴乏力、发热、头痛等流感样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几周或几个月后,约70%的人可有关节、神经系统或心脏等受累的表现。1991年,全美正式报道了9465例莱姆病,使之成为目前最常见的节肢动物传染病,其发病数和分布区域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近10年来,在美国有关传染病的新闻报道中,莱姆病仅次于艾滋病。如前所述,本病是由蜱类传播的,人们可能在从事通常被认为有益的活动,如远足及户外活动时被感染,实际上,这种感染机会是相当多的,因此,本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975年,在康涅狄格州莱姆县,斯蒂尔(Steere)及其同事发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儿童关节炎,此后不久,人们便注意到这种关节炎与一先趋皮肤表现——游走性红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疾病流行地区,致病菌是由一种蜱——肩突硬蜱(Ixodes scapularis),携带的。随后,人们从肩突硬蜱及莱姆病患者体内分别分离出了博氏疏螺旋体。其实,北美大陆的莱姆病很早以前就存在,数百年前,美国东北部早期拓荒活动中,就有博氏疏螺旋体感染的迹象,整个19世纪,北部的人们常为不明原因的乏力、衰弱乃至死亡所困扰,直到一批儿童关节炎的出现才引起了这个国家的广泛关注。本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变与近期大量出现的莱姆病有关,这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便是一种白尾鹿,此种白尾鹿是肩突硬蜱最主要的宿主,而博氏疏螺旋体的传播又依赖于肩突硬蜱。18及19世纪的拓荒毁掉了大量的森林,鹿群几乎绝迹,蜱的数量也相应剧降,故以前只有零星的莱姆病例,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新英格兰和东北部一些大都市郊区大片农场的废弃以及大规模的造林运动,使得该地区地貌构成发生了变化,东部的落叶林一直衍续而来,那些避难的蜱类随着鹿群的迁回也回归大陆,博氏疏螺旋体当然也在悄然无息的蔓延,莱姆病的大量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博氏疏螺旋体的最主要携带者,蜱类在其发育过程中可以寄生于东部落叶林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陆生哺乳动物及大约一半的鸟类。蜱类的活动范围不大,扩散主要依赖于其保虫宿主的活动。宿主的广泛性,使蜱在莱姆病的流行病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致病原博氏疏螺旋体,不能在水中、土壤或植物上生存,也不能通过呼吸道或粪-口途径传播。通常,它们只能在嗜血的节肢动物与某些脊椎动物间传播。据此,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方法。菌体外有泡沫状弹性的包被和细胞质膜,直径约0.2 μm,长4~30 μm。螺旋不规则,菌体两端直尖,外膜下有6~8个轴丝,该菌最具临床意义的两个特异抗原为其表面的外露的脂蛋白,OspA和OspB,其中OspA较OspB变异小,为研制人工疫苗的主攻方向。

在莱姆病的高发区,6、7月份如果出现有低热,肌痛及游走性红斑症状的患者,便会给诊断、治疗带来些问题。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为早期的博氏疏螺旋体感染,此时,及时应用口服抗生素如羟氨苄青霉素或强力霉素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然而,约10%乃至更多的博氏疏螺旋体感染、皮肤病变不明显或缺如,仅依据其他临床表现不能将莱姆病与夏天的其它以发热为特征的疾病相鉴别。鉴于莱姆病有着诸如慢性关节炎、心肌炎、神经病变等较严重并发症,如何早期确诊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在那些典型皮肤红斑缺如的病例的诊断中起着主要作用,原则上,从患者体内分离出菌株是诊断的金指标,但由于螺旋体在病变组织中甚少,螺旋体血症短暂,故直接自皮肤或血液标本中检出病原体比较困难。在实际诊断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血清学检查,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不尽人意的是,在1~2%的正常人和10%左右的有过博氏疏螺旋体感染史的健康人,ELISA可见假阳性结果,实在无法做出确切诊断时,应用抗生素进行试验治疗是允许的,但问题是,在经过常规推荐疗程治疗后,晚期莱姆病变多没有明显改善的指征,这为判断何时停止试验治疗设置了障碍。应用流行病学观点,加强对已知疫源地及危险地区的疾病监测有助于减少莱姆病的误诊率,与其他以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一样,疫区接触史是诊断中的一条重要依据。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莱姆病的动态监测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现在关于莱姆病分布的统计基本上由已报道病例数得来,可实际上,博氏疏螺旋体更多的是存在于野生动物及蜱类身上,其分布远大于目前人们所知范围。庆幸的是,从蜱类或其它保虫宿主体内可以较容易的分离出菌株,这给莱姆病的监测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在以后的几年内,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来分析菌株很可能会取代现在的细菌培养方法。

鉴于最近10年来,莱姆病在流行区的可观的发病率及其关节、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严重并发症,人们,特别是那些户外工作者及生活在疫区的居民,迫切需要必要的保护措施,除了常规的对蜱等媒介昆虫的防护外,开发莱姆病疫苗的工作也被提上了议程。动物实验证明了人体疫苗的可行性,用灭活的博氏疏螺旋体胞体免疫仓鼠,可使之产生主动及被动免疫。为了除去菌苗中对激发保护性免疫无用的甚至有害的成分,同时保留其有效的抗原性,人们现在正着手研制一种DNA重组疫苗,大部分工作集中于OspA脂白上。对于大多数经媒介昆虫传播疾病来说,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媒介昆虫的控制而非疫苗的使用而控制发病的,就莱姆病而言,应用杀虫剂、加强个人防护以减少人、蜱间接触,是消除发病的良策。蜱类对多种化学杀虫剂,如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敏感,在多蜱地点及牲畜体上使用杀虫剂灭蜱是常被采用的措施。进入有蜱地区应做好个人防护,如在衣服及暴露皮肤上涂擦驱避剂,着五紧服防蜱侵袭等。这些措施简单易行,且卓有成效。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不能不说莱姆病的大量出现与美国政府的绿色计划没有关系。大范围的再造林生长起来了,农场废弃成了草原,已近绝迹的鹿重返故地,可谁会意识到携带博氏疏螺旋体的蜱也在悄悄增多。这里,本文无意于非议人类回归自然的愿望,而只是提出了一个确实存在的问题。人类该如何与大自然协调相处呢?也许,莱姆病的较大范围的出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警告而已。

[Science,1993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