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想法听起来可能颇异想天开,实际上它是被人们所认真企望的,而且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不需要任何庞大的升降机和推土机。其起源说起来可能是非常平凡的,在1990年,哈佛大学为了提高校园电话的档次而铺设了光纤电缆,电话公司为每个房间安装了二个接线盒子,一个用于电话,另一个用于计算机。哈佛大学确认已经到了建立网络的时候了,把计算机中枢放进地下室,把光纤千线连接到为电话盒子所用的铜线上。尽管在数据容量方面铜线无法与光纤媲美,然而导线越短,其电阻越少,它能传输的信息也就越多,在一幢房子内,钢线还是能够传输很多信息。

网络现在已经达到了在几年前还不可想象的那种规模、速度和适用性,在理想的情况下,网络能够把一本250页的书从教授的办公室直接传到学生宿舍,或者以相反方向传回,所需时间只要够你读完这句话的瞬间。该网络给使用者提供电信通讯、提供不离书桌就可查索成千上万页资料的能力,以及从类似于多媒体教材或动画科技模型之类的新教学辅助手段中得益的能力。

大约500名一年级学生现在正在试验使用该网络的全部潜能,不久,网络将从新生宿舍扩展到所有校园宿舍,连接7000名大学生。一个学生将来需要的“全部”东西就是一台个人电脑(80%的学生已经有一台)以及装于电脑内部的一张价值150美元的“电磁网卡”(ethernee card),这种卡相当于信息高速公路的驾驶执照。

现在有几种课程提供交互式练习,特别在自然科学和外语方面,例如,生物系学生就像他们能在一个“虚拟的”天空中控制太阳的移动那样来追踪“蜜蜂跳舞行为”的效应;法语系学生可将自己的学习课程连接到法国的“Minitel”系统上,大学的古典学课程学生能够查询数字式教材“Perseus”,它是一种在历史和地理方面汇集了古希腊文化精萃的多媒体技术的杰作,学生们能够轻而易举地从课文“荷马的奥德塞”转换到斯巴达的历史,或者从爱琴海的地面转换到考古学里毁坏物品的图像。

整个系统至今花费了350万美元,新大楼一次性配置电话线路得花5000-10000美元,由15位教授和20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工作人员回答提出之问题并且制作交互式指导课。这种无需付费的服务应该让用于运转和保养方面的成本降到每年200万美元。哈佛大学已经打算扩大网络,到1995年,将连接诸如商业和医药等专业学校。还有一些大学也将跟进。卡内基-梅隆、斯坦福和达玛茨大学都在开发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

哈佛大学希望尽可能使网络保持开放并且包罗万象,允许学生们和教授在他们看来是适当的时候使用这个网络。有一个通过电脑可以找到任何书籍、电影和音乐资料的计划 · 不幸的是:在有效地处理电子版权和复制的地方还没有任何规定制度,这就是为什么古典文学系之教授及学生有了一种优势——其主题内容全部都已发表;另一个问题是索引,没有任何用于列出数字信息目录的标准,学生们和教授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查寻他们想要的信息的准确的主题词头。

教授在其积极性方面不是没有异议的,大学是为了向学生们传输信息而建立的,网络允许在学生们之间传输信息,也允许传输来自于学生们的信息,这就带来了忧虑。每天,文章通过电脑传递并提供出未经教授们筛选过的新的信息资源,学生们在书桌上能够容易地提取用于研究的资料,从而产生了一种可能性:即某些不准确或完全虚假的信息可能被传递出去并保留在网络中。学生用电脑与教授联络比与教授直接对话要少些懦怯,但是教师们却要在学生提供问题的屏幕上艰难地跋涉。

哈佛大学尚无与外界共同经营信息高速公路的任何正式计划,“艺术与科学”系的主任Knowles声称在这方面的贡献将靠渗透作用产生,即随着学生们毕业走向社会,在他们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也多少会对母校予以各种可行的报答和支持的。

(The Economist,1994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