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科委)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其内涵十分丰富。目前,由于所侧重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识也不同,形成了多种理解。生态学家从自然科学角度认为是“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开发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社会科学角度,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融容能力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经济学家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或“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从工程技术角度认为其标志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减少能源及自然资源的消耗,等等。我们认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符合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损害未来人类利益,使后代人生活得更好,而绝不能“吃祖宗饭,绝子孙路”。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首要问题,对于实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尤为重要。发展的概念和内容是属历史范畴,是随着实践、随着历史的进程促使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人们最初对发展的理解是走向工业化,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只要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做大经济馅饼,就可解决经济困难和贫穷落后的问题。随着发展、科技和文化、教育的进步,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应看作为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统一,要注重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紧密联系我们绍兴市的发展,为什么较长时间的经济能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呢?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1亿元,在全国65个省会和中心城市中居27位,在全省市(地)中居第3位,其中科技起着“酿蜜”作用:一是“八五”期间制订和实施了一批科技规划和科技政策。主要制定了《绍兴市1991年至2000年科教兴市规划》、《绍兴市“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绍兴市“八五”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计划纲要》;《绍兴市推进工业企业科教进步的若干规定》、《绍兴市关于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的若干意见》、《绍兴市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试行意见》等,在宏观上使大家认识科技兴市的广阔前景。从政策措施上激励科教兴市的不断深化。二是更新观念,使全市人民的科技意识不断提高。市委、市府和各级领导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认真学习和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观念、“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观念和“市场竞争的关键是科技和人才竞争”的观念。三是“八五”期间,我市取得了1106项科技成果。其中荣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387项,多数的科技成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涌现了“黑白牌电除尘器”、“泰坦牌XB318化纤真丝倍捻机”、“众牌氧氟沙星”等10大科技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外。五是全面超额完成《515星火工程》,新增产值55.89亿元,创利税10.63亿元,创外汇1.6亿美元。六是技术市场日趋活跃,各种科技交流、洽谈活动不断,先后已从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地引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四新项目6000多项,帮助企业走科技之路。七是专利工作显示成效,已申请专利公告数391项,批准的298项,有9家企业被评为浙江省专利百强企业,有126人取得了省专利局颁发的专利工作者证书。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始积极发展,1993年以来,我市已有28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涉及的领域有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高效节能技术等,这批项目正在实施,逐步显示成效。例如浙江泰坦纺机厂承担的“XL-108高速自动络筒机”国家级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验收,达到90年代初的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94年至1995年生产185台,销售收入已达7030万元,税利1294万元,节汇800万美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社会发展问题认识不足。在经济快速推动下,特别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更需要有社会与经济的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市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突出,特别是工业污染、噪声污染、水域污染,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生态破坏,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将影响人类的发展和命运。三是社会发展相关产业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水平不高,如环保、医药、住宅等社会发展的相关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亟待加强,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走过不少弯路,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造成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大量失业、贫富差距悬殊以及城市病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过后不得不回过头来解决,并为此付出了数倍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和汲取他们的教训,尽量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运用科学技术,确保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森林、矿产和生物等自然资源,千方百计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建议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所有新产品的研制、设计、生产、销售,到应用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探讨,努力把现代的先进技术与传统适用的技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解决现实问题和发展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不要等到问题存了堆才着手去解决。当前,特别要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以及城市环境的整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水土流失地区的综合治理,控制农田污染和水污染,努力改善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建立可持续的工业发展示范。改变过去传统的高消耗、单目标、单方向的生产模式,向合理投入、适当消耗、深加工、多目标、多方向的转变,寻求在最佳的环境生态效益基础上发展;从注重外部投入、外部条件、硬性支撑向注重内部协调、内部优化和柔性变换的方向转变;从注重发展的数量和指标,向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方向转变。三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示范区工作。从人民的居住环境、社区建设、城市结构、文化内涵、大地绿化等出发,提供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功能的生活空间;通过教育、培训以及人的各种智能开发,促使人尽其才,大胆地创新创优,推陈出新,日新月异;通过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和福利社会等,促使人们的权益得到最大的保证,引导整个社会沿着文明、健康、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