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若让我们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中通过做科研课题、项目来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并且完全是按正规做科研的方式来做,就有可能大大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中学的科技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校科技知识、掌握有关技能;另一种是通过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培养能力。这次观摩国际中学生科学和工程大奖赛(Intel's ISEF)给我们很多启发,其中通过做课题、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可以成为我们科技教育很重要的方向。

与这次ISEF的情况相对照,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有一定的基础,但差距在于我们学生做课题的理论准备和理论深度不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这次会上接触了很多国家的参赛选手,调查了好几个美国中学。我发现,即使是很好的美国中学,也只有2%~5%的学生在做这种层次的科研题目。与之相比,我国中学生中参加科学教育的绝对人数并不比美国的低,问题是我们学生所做的研究课题并不是严格按照真正做科研课题的要求进行的。而且基本上与高校、研究所没有接触,而美国恰恰在这方面做的很成功。他们优秀的学生往往与研究机构、高校挂钩,联系很密切。

由此看来,我们一是不能妄自菲薄,但差距要正视。如何赶上?我的看法是,要给我们的中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当今科技的前沿领域;同时要突破中学科学教育的活动空间。应与高校、研究所加强联系,充分利用科学资源,加快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在此呼吁,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研究机构来响应、支持这件事。

同时,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要有观念上的突破,即中学生能不能做一些严格意义上的科研题目,当然这里主要是指少数优秀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支持中小学生从小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样做的好处之一,至少是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会有极大的好处。另外可以让他们较早地体验科学家是怎样做研究的,这种体验和能力将使这些学生终身受益。

中学生能不能接触最新科技前沿的东西?我认为,这种接触是可能的,通过中学生自己的努力,他们可以在某一局部或某一点上达到较高的水平,甚至有所创新、有所突破,ISEF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这一目标而言,我们现在的一些优秀的重点中学学生是具有这种潜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