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话题,这是发展深化和理念进步的可喜征兆。然而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可以有不同的深度或谓之为不同的绿色程度。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关注各类环境问题发生后的达标排放和技术处理(即所谓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较少涉及工业化运动以来的人类生存方式是否存在问题;深绿色的环境观念,洞察到环境问题的病因深藏于现今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强调从机制上去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事实上,浅绿色的环境观念是60~70年代第一次环境运动的主题,而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是90年代以来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标志的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今天,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必须提高到这样的一个高度:只有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实行革命性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从“环境立国”到“环境革命”

今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众多的绿色新闻中传来的一个教人侧目的消息,是日本政府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环境立国”新战略。在告别20世纪这个人类历史环境破坏的世纪之际,日本内阁会议5月28日通过新的《环境白皮书》,表示要将21世纪定位为“环境世纪”,要在日本建立起“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

“环境立国”的提法从一个侧面表明:环境问题已经在从发展模式和治国方略的从属地带走向中心地位,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深绿色理念正在逐步成为国家环境政策的主流。近年来我曾经在文章中写过,世纪之交的中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要一手抓以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或轻型经济,一手抓以低废无废技术及其产业化为代表的绿色经济或循环经济。目前,我国的学者对前一领域强调较多,对后一方面关注不够。我认为,日本“环境立国”的新战略在这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及时的启示。

事实上,日本的“环境立国”战略乃是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环境革命”思潮影响国家政策变动的重要信号。“环境革命”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是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 • 布朗。布朗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发动一场环境革命”的文章,系统地提出了他的环境革命论和新的文明论。(1)布朗认为,全球的环境状况正在急剧恶化,人类应该进行一场环境革命来拯救自己的命运,这场“环境革命”的意义就像1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和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一样重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在历史上都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两者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农业革命因为牺牲自然生态而被称之为“黄色文明”;工业革命因为严重污染环境而被称之为“黑色文明”。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环境问题正是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对环境加大破坏的结果。(2)布朗认为,解决这场危机的关键是发动一场以环境保护为特征的革命。这场以深绿色为特征的环境革命,与60~70年代的浅绿色环境运动具有质的区别,它不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简单修补,而是要与严重牺牲环境的旧文明进行决裂,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建立一个有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求得人类发展的绿色新文明和可持续社会。

正是环境革命的思想,提升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深度和实践水平。它已经融入90年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引导人们从被动地处理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后果深入到思考工业化运动本身的合理性。传统工业化运动的弊病,在于它的以“高开采、高生产、高消费、高排放”为特征的核心理念。它具体表现在:第一,传统工业是以地球资源无穷无尽因而可以大量开采为前提的;第二,传统工业化立足于一味追求经济利润因而需要大量生产;第三,传统工业化把物质享受视为社会进步的判据因而鼓励大量消费;第四,传统工业把地球看作容量无限的天然垃圾箱和阴沟洞因而鼓励大量废弃。由此可见,在传统工业文明的框架中是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的。环境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根因恰恰在于人类文明自身的缺陷。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改变工业化运动以来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建立环境友好的新的生活方式

环境革命的核心问题是生活方式问题。当今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两类性质不同的环境问题,一类是发展中国家因为被迫消费不足造成的环境问题,另一类则是工业化国家过度消费造成的环境问题。当工业社会以消费至上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发展时,实际上是在把人类社会从贫困条件下的不可持续状态引入到了富裕条件下的不可持续状态。发动环境革命是要告别工业社会对消费主义模式的崇尚,建立起环境友好的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包括下列两个方面思想内涵:

环境友好的新的生活方式以简约消费观为标志,即我们应该用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消耗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要尽量不把我们的生活废物导入自然系统。这种环境友好的简约消费观包含着下列新的消费理念:(1)简约消费观是一种适可而止的消费理念,它以获得基本需求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无止境的进行占有。例如,应该控制不必要的消费需求特别是消除赶时髦的消费理念,抵制过度包装以及优选购买较少包装或包装物可以反复使用的产品。(2)简约消费观是一种崇尚绿色的消费理念,它要求在消费过程中自觉抵制对环境有影响的消费行为。例如,自觉购买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绿色产品。(3)简约消费观是一种关注循环的消费理念,它要求尽可能地对资源进行反复使用或循环利用。例如,提倡对家庭工具、汽车、小孩玩具甚至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数据的共享;乐意购买和使用市场上主要以再生资源而不是原生资源制成的产品;抵制一次性用品的滥用而更多地使用可反复使用的日常用品;注意对物品的维修而不是简单替代;把自己不再需要但仍然有使用价值的用品捐献给他人或社会,等等。

环境友好的新的生活方式以新的幸福观为基础,即我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的理解应该从物质为主导转向非物质为主导,应该追求单纯的物质满足转向社会和精神的满足。在工业文明的熏陶下,人们把物质享受等价于生活质量,错误地把幸福的判据建立在自己比周围其他人或比自己的过去可以消费更多的信念之上。诚然,物质消粍对生存是必要的。然而,已有许多专家指出,真正使得人们感到幸福与否的东西实际上是与社会关系、工作性质和闲暇时间的满足有关。(1)第一是社会关系的满足。例如,突发横财不能使人幸福反而有可能使人痛苦,百万大奖的幸运者通常孤立于他们的社会关系之外,不仅失去从前的工作赋予他们的意义,而且发现与亲朋好友也变得疏远了。(2)第二是工作方式的满足。例如,技巧性的工作比机械性的工作有趣而会增添人的满足感,经理、教师、工程师和其他专家常常因为享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事务,因而可能比那些劳动密集性的阶层得到更多的精神回报。(3)第三是闲暇时间的满足。例如,生活节奏通常随着工业化和商业化程度的增大而加快。随着国家变得富裕,人们变得越来越着急和没有闲暇时间,甚至用于邻居之间的非正式拜访、家庭闲谈和家宴的时间也全都减少了。上述生活满足观是环境友好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没有这一前提条件以简约为特征的消费理念就不可能真正确立。

为中国构想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建立环境友好的新生活方式对于中国现代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现代化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它未来的图景应该是从贫穷的不可持续走向过度消费的不可持续呢,还是应该绕过西方国家的过度消费陷阱而直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社会?只是环境革命给我们引起的思考。毫无疑问,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后者才是我们的明智选择。我们的现代化必须并且只能采取资源节俭、适度富裕、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这一基本思想需要贯穿到包括吃穿住行等日常消费生活中,对此可以引出我们众多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思考。

历史上中国人是以植物性产品为主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随着动物性产品的增加已表现出明显的人均粮食需求增加。

毫无疑问,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应当改进。问题是,中国的未来是否必须遵循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把饮食结构的现代化看作也是大幅度地去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比重?如果是这样,那么除了从贫穷阶段的营养不良转向富裕阶段的营养过剰之外,我们就会面临资源和能源方面的困难。因为,无论猪、牛、羊都是要以几倍的植物量才能换得一定量的动物量。而且,在肉类的生产和加工中,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和其他物质投入。因此已有学者提出,中国人的饮食应该以植物性产品为基础、兼以白肉类(例如鸡、鱼、水产种类)动物食品作为补充,这样饮食结构既是有益健康又是环境友好的。

随着现代化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中国人的住房样式和人均面积理所当然应当得改进和改善。但是在我国城市中,现代化意义上的住房样式以何种为适宜,以及住房面积以多大为适度,却是应该慎重考虑的。我们也许应该吸取欧洲国家或国土狭小的日本人的做法。在50-70年代的高度成长时期,日本家庭住房只有很小的变化。只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人均国民收入极大增长,福利主义才在家庭住房方面表现出来。然而即使如此,日本的人均住房面积还是较西方社会小得多。中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我们显然不应该简单地以大面积的人均住房面积作为现代化的居住指标。

西方国家的出行工具主要依靠的是小汽车。然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小汽车的数量和普及程度,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我国现代化的未来目标是每30个人中有一辆小车,则下一世纪15亿人口时全国5000万辆小汽车,光每年汽油耗用量即达1.5亿吨左右。按我国目前的成品油构成比,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另外,小汽车的普及使得人们出行范围大为扩展,对交通、旅游、就业、居住的分布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尽管小汽车在我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要解决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却不能主要立足小汽车。比较有效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地铁、公路、支线铁路等),在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则要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和地下空间尽量发展立体交通。

由于消费至上主义的影响,西方工业社会的消费者一度生活在一个过度包装、一次性使用、迅速废弃、不可维修的产品和易变的时尚当中。中国的现代化如果也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对我们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在设计中国未来的生活方式时,我们应该警觉地认识到过度包装不应该成为经济繁荣和生活幸福的表征,我们必须抵制用短暂的用过就扔物品去代替作为环境健康典范的耐用品,我们应该防止把家电一类的耐用消费品设计成使用寿命变得越来越短并且难以进行维修,我们应该谨防在提倡“新即好”的流行时尚后面带来的潜在的生态损害。

 

主要考考文献

布朗,1995,建立长盛不衰的物质经济,地球状况。

岩佐茂,(Iwasa shigeru),1998,世纪之交的环境问题,讲稿。

岩佐茂,1998,环境的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

杜宁,1996,多少算够,吉林人民出版社。

康芒纳,1998,多少算够,吉林人民出版社。

八太昭道,1996,垃圾与地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吕尔斯,1998,简单生活指南,新世纪出版社。

廖晓义,1998,公民环保行为规范,同心出版社。

甘师俊,1998,消费模式-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活质量,中共中央出版社。

陆大道,1998,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

杜建人,1996,日本城市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余谋昌,1996,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余谋昌,1997,生态文化的理论阐述,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张坤民,1996,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周向军,1998,绿色乌托邦,秦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