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纯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Mitchell Winnik教授合影

 

  冯纯是我最新认识的一位启明星朋友,看他的履历,特别通过和他的交流,我觉得这是很典型的启明星计划要资助的对象:35岁以下,有好的科研背景,申报的课题既有相当的前沿性又具较强的应用性,又依托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这样一流的团队。
 
  因为一直和启明星打交道,有一个感觉,这些年来入选启明星的人选中已经功成名就的比例在增多。我这里所谓的功成名就的一个标准是入选时已经是正高职称者,特别在A类启明星中,正高职称比例差不多占到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很可能启明星已经不是他们首个得到的科研资助项目(所谓第一桶金),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如今成才竞争的激烈性。所以,上周在上海有机所见到年仅31岁,还是副研究员背景的冯纯时,那种藏不住的青春和单纯,让我有眼睛一亮的感觉。
 
  冯纯,1983年出生在武汉郊区一个农耕之家,尽管父母都是农民,但像许多中国家庭一样,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格外支持,这样,冯纯顺利考入武汉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由于学有余力,加上正好当时推出本科生可读双学位的政策,武汉大学等七个学校拿出一些专业供本科生读双学位,想为今后就业多预备一条出路的小冯就同时在华中科技大学读了财务管理的学士学位,但毕业时拿到两个学士学位的冯纯心已有属。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他还是觉得高分子化学有意思。考研前,他从网上了解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是国内最好的科研机构,尤其是那里的老师的队伍都很出色,从师兄师姐那里他也了解了有机所的学风很正,这样小冯就把有机所作为首选,并如愿于2005年9月考进有机所硕博连读。
 

大师上课是常态,要拿学位真不易

  “来有机所后感觉名不虚传,尤其这里的老师都很好,林国强、麻生明两位院士分别为我们讲授手性化学、金属有机化学,丁奎岭院士等老师给我们上物理有机化学。有机所的老师更为关注科学前沿,他们会把自己视野所及的现今国际上相关领域最有特色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感受,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很细致入微、详尽地传递给我们,对我们开阔视野助益极大。”其实,我早就从多种途径知道有机所在培养学生方面有非常好的传统和特色,除了麻院士和林院士这样相对年轻的院士外,汪猷、黄耀曾、蒋锡夔、戴立信等老一辈院士科学家都给研究生们上过课,小冯的讲述实际上再次做了论证,“院士给我们上课都是整整一个学期,每周有整个半天。这里老师讲课一般都很提纲挈领,提供文献让我们深入感悟,这些和高校上课的感受不一样。”
 
  第二年开始,小冯跟着自己的导师黄晓宇研究员做课题,前后有四年时间。“有机所培养学生的文化是强调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动手,事先和事中都要查文献,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找出原因。”以前从有机所拿到博士学位的龙亚秋研究员等都曾告诉过我,从有机所出去的学生到世界各大化学研究机构或大型化学医药研发机构很少有不能胜任的,这无疑与他们受到的训练有关,过来人的小冯的介绍让我对有机所的培养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有机所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是不容易的,至少有20%的学生都要在延迟半年到一年才能拿到学位。5年中期有一个考核过程,看学生能不能顺利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在这个考核中,学生要先讲这一年来做了些什么工作,这个工作有无意义值得深入做下去,这个过程中碰到什么困难,你有无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以及这个工作下一步前进的方向在哪里。进入第四年还有一次博士中期考核,主要考核你前几年的工作是否能符合博士学位的要求,要谈谈自己的工作和思路,本人要谈25分钟左右,都要做PPT的,考评老师也是5-7位,老师们会问你一些问题,主要看你对课题的理解是不是深入。”
 
  中期考核顺利通过,意味着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就有80%以上的希望,“最后一关是博士答辩,博士答辩的评委必须有2位是所外的,导师可以在,但不是评委,因为导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做一个评价和总结。答辩时,学生要把自己的有关实验记录本和原始数据拿到现场。记得有一个学生因为实验记录本少了一本而因此延期毕业。答辩评委当场给出结果后还要拿到所的学位委员会做最后的审核,通过后上报中国科学院,同时在相关的网站上公示你的毕业论文,大概三个月后才能正式拿到学位证书。”
 
  以上我大段引述了采访对象的原话,是想和读者一起分享一流的研究所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这里面的几个关键词是:大师上课是常态,查文献中找问题,中期考核很关键,实验记录笔笔清。
 

七旬专家转专业,乐于搭桥不计利

  博士毕业后,由导师黄晓宇研究员推荐,冯纯去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Mitchell Winnik教授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前后两年多一点时间。由于博士后研究只有二年时间,所以小冯很希望导师能安排他做一些短期内能见到结果、能发文章的课题,因为这样会帮助他接下来寻求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但当知道导师让他做的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工作,用小冯的话形容,就如同“到北京去要经过一座桥,是绕过去还是修桥,而导师要我做的事很可能只是做了这个桥的一个桩”时,小冯的心里是很排斥的,当然最后他还是服从导师做了这方面的工作,最终论文是发在很专业的杂志上。事后总结起来,冯纯觉得在多伦多大学的这两年的收获其实还是很大的,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他提升了自己怎样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对日后的研究很重要,再有就是学习了导师的乐于搭桥的精神和安静向学的学术态度。”
 
  小冯这位加拿大导师已年逾七旬,在胶体科学领域具有国际性的影响,拿了很多奖,迄今仍在实验室做科研。但前几年起,这位导师从自己擅长的胶体领域转向全新的癌症研究,主要做针对乳腺癌的放射性药物的研发。转向的原因或与他的兄弟姐妹中有多人罹患癌症,也可能因为原来他从事的胶体相关领域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出色了,他所感兴趣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另外对于放射性药物,多伦多大学是有基础的,于是他想做结合具有放射性金属的聚合物药物。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一位功成名就的专家毅然离开自己的专业,另辟新路,近七十岁了还表示要像小学生那样从头学起,很多熟悉他的人都很钦佩其勇气和决心,也让小冯对自己的导师心生敬佩,“我除了学到他对科学的执着以及转向新的专业的勇气外,还有他对学术的严谨。”
 
  这里,我顺着小冯的话,归纳一下:乐于搭桥不计利,年逾七旬转专业,从头学起当学生,你说此人“戆不戆?”
 
  2012年底,冯纯学成后回到有机所正式成为有机所的职工,并受聘为副研究员。次年,冯纯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年底申请启明星项目“高稳定的“隐形”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并成功得到资助。
 
  据冯纯的介绍,他所主持的这个启明星项目“是想发展一种具有能做上转换英冠和核磁检测的纳米粒子,这种粒子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稳定性和专一性,所谓隐身性和专一性是能使这种粒子在进入体内后能“骗”过某些体内蛋白和巨噬细胞,以便高效、专一地进入到所希望的部位,专一性提高就能降低使用率,从而降低药物毒性和副反应。我们这个项目的总目标是制备具有高稳定性和‘隐身’性的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并探索具有上转换荧光和磁性能的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最终是希望我们发展的新型纳米粒子能用于癌症的检测和治疗中。”
 
  小冯说,选定这个工作方向也与他在多伦多大学做稀土方面工作的经历有关,此外在项目申请过程中也得到了黄晓宇老师给予的多方帮助,“这种申请要讲清楚研究思路、背景及工作的意义,通常要很长才能凝练出一个好的课题,要看好多文章,要做很多文献和知识积累,这方面我要多向我的老师们学习。当然,我也要感谢上海市科委,在刚回来不久、科研刚起步时就能得到宝贵的支持。”
 
  这次对冯纯的采访使我又认识了有机所的一位青年才俊。的确,冯纯还很年轻,他独自带领一个小的团队工作的经历还刚开始,他的启明星项目也还开始不久,但是他在一流研究机构和团队接受专业培养的经历,他选择的以材料切入开展纳米生物医学研究的方向,让人对他抱有期待。启明星计划就是该支持这样还在成长中,甚至还显稚嫩,但发展潜力难以限量的年轻人。小冯,好好努力!
 
 

江世亮采写自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