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1883年3月18日,在马克思的葬仪上,恩格斯说道:“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1

这是因为,“自然并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机车、铁路、电报、自动纺棉机等等。它们都是人类工业的产物;自然的物质转变为由人类意志驾驭自然或人类在自然界里活动的器官。它们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知识的控制并根据此种知识而进行改造”。2

又因为,科学和技术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3“机器对以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以及对建立在这种分工基础上的萝动力的各种专业化发生否定的作用。”4“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5因此,“机器表现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的、使一般生产方式发生革命的起点”。6从而,马克思在谈到法国革命(1830 ~ 1848年)中的诸英雄——拉斯拜尔、巴尔贝斯、布朗基时,形象而生动地指出“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展出来的新东西。蒸汽机、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7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功能,有史以来第一次得到了完整而准确的阐述,并作为基本原理之一,起着指导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作用。

这充分说明了:科学与技术既有着巨大的生产力功能,又有着重要的认识功能,而二者的汇便形成了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的杠杆;科学和技术作为革命性力量,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有着自己的必然发展规律。

“科学救国”简述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至1918年“五四运动”兴起这八十年间,面对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为了阻止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殖民地沉沦,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代表人物和知识分子,都在不同的形式上、抱着不同的动机进行过探索与斗争;而向西方学习,企图用科学来救国,则是贯穿近代中事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具体而论,可分为四个阶段:

1. 鸦片战争的失败粉碎了中国人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残酷的现实促使了批具有初步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认识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之强大。为此,他们提出:“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欵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8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科学救国”方针。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当时之人,绝不承认欧美人除能制造、能测量、能驾驶、能操练之外,更有其它学问”,因而“在译出西书中求之,亦确无他种学问可见”。9并且,其动机是既为拯救大清帝国,也为拯救中华民族;二者相比,前者为重。

然而他们终未能得到封建统治集团的支持,他们所设想的一系列良策,也只停留于纸面之上,没有得到贯彻实行。其客观历史作用,是在在古神州的大地上,点燃了启蒙的火花破天荒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2. 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为了扑灭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终于促使清朝统治者由反对引进近代西方科学技术转而掀起一场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以引进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为内容的“洋务运动”。其代表人物,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封建大官僚为首。

但是,洋务派的动机绝不是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前进,而是因为洋枪洋炮“足以摧坚破垒,所向克捷,大江以南逐次廓清,功效之速,无有过于是。10“目前资夷力以助剿剂运,得纡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11由此可知,“助剿”是助剿太平天国革命“永利”是永利清王朝万古长青;因此,洋务派的直接动机是反动的。

然而,由于在整个的“洋务运动”期间: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到新式的教育方法;从洋枪洋炮到新式织布机、蒸汽机;从各种工作母机到新式的转炉、平炉的炼钢方法;从电报到轮船、火车等等一系列自然科学方面的近代文明的产物都相继传入我国。同时,又开办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批工矿企业,建立了第一支新式军队;创立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出版机构,大量翻译介绍了多种学科的科学技术著作。因“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又成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并违背发起的本意,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某种推动的作用;而这一作用,正是科学技术革命性之体现。

3. 中日甲午战争惨败,洋务派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毁于一旦,结束了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血的教训和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传播,终于导致“科学救国”的活动内容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在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下,以进化论为主要思想武器,在近代中国社会中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

为达自强之目的,他们一方面更加直接强调科学技术与国富民强的关系;另 - 方面(可说是这一时期科学救国活动的主要方面),直接以自然科学的理论作为政治上要求变封建之法、改皇帝之道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如谭嗣同曾说:天地以日新,生物无一瞬不新也。今日之神奇,明日即已腐臭,奈何自以为有得,而不思猛进乎?又如康有为说:“变者天地”,“道”当然也要变;并且,“天道后起胜于先起也;人道后人逸于前人也;人道进化,皆有定位,自族制而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由酋长而渐立正君王,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盖推进化之理而为之”12这就是,既然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那么人类社会的变革就是合情合理的,由自然进化论直接推至社会进化论——锋芒直指“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天命观,旗帜鲜明地道出了“后来者居上”这一真谛。

而此正是这一一时期的“新声”。戊戌思想家们在引进科学技术思想,创办新学堂,建立出版机构和各种学会,抨击封建思想体系的同时,直接引进了西方的社会科学思想及社会制度模式,并针对中国社会的现状,提出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通过光绪帝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

但是,历史必将给每个人打上它的烙印;只有历史上的英雄,而没有超越历史的英雄。戊戌思想家们终因未能冲出“改良”的道路,而不可避免地归于失败。

随着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和近代工业的发展孙中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大旗,否定了“社会改良”,进而提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主张。

4. 由戊戌变法动摇了封建专制的根基,到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制,然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成果后,孙中山一度想致力于实业、科学救国,然而无情的事实迅速粉碎了这一幻想。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大小军阀的割据称雄,帝国主义幕后操纵下的频繁的战事,宣告了:单凭科学技术是救不了中国的;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也是行不通的。在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影响下,在中国爆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取代了“科学救国”的旗帜;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想否定了旧民主主义思想中国社会从此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道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也参加到这一行列中来。

尾声:不知是“余音”,还是“回光返照”,在“五四运动”的历史延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流之侧,又出现了以胡适为代表的“科学救国”逆流,其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仔细看看胡适的言论即知:他所讲的“科学救国”是用来抵挡社会革命的挡箭牌;他所讲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就是要广大青年龟缩于书室或课堂之中,脱离社会革命洪流。因此,胡适是借科学之名,行反对进步,反对革命,也反对救国之实,其结果必然要遭到人民的唾弃。而在社会革命已经兴起的当时,即使那些怀抱一片赤诚之心而倡导“科学救国”的,也是不合于历史的潮流的。

因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乃在于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进而为改变生产关系创造前提和通过提高人的认识能力进而导致他们世界观的转变;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发展科学技术来代替社会革命。

纵观中国近代史,科学技术始终按其自身规律起着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而没有听凭“引进者”的摆布,这有力地震现了科学技术的革命性。

科学技术的力量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兴起,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主要有:

1. 科学技术有力地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动摇了传统的封建主义世界观。

众所周知,维系二千年之久的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天命观”。用董仲舒的话来说:“天”即“群物之祖”,13“天”有“天道”,阴阳、上下、左右、寒暑、昼夜;而人间的秩序不过是“天道”之映像,故“人道”必须合“天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 14“天”总是贵阳而贱阴,亲阳而疏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15“天不变,道亦不变”,黎民百姓惟有顺天意,不反抗,方为良民,否则便大逆不道,天地难容。二千年来,这种“天命观”沉重地压在世世代代中国人身上,犹如一条无形的索链束缚住了人民的思想。

然自从近代科学技术引进中国后,“天命观”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哥白尼的“日心说”雄辩地否定了“天”;牛顿的“天体力学”,阐明了天体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地质学与生物学,又有力地证明了整个自然界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更说明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事实。故随着“天道”神话的破产,地上的“王道”也露出其庐山真面目;随着“天”变观念的确立,“正道”也失去其稳固的地位。对此,康有为曾说:“自接触这些西学后,学识日新大进”,“尽破藩篱而悟彻诸天”;并醒悟到“以占验言天”,实为荒谬;科学技术乃“器”,宇宙观乃“道”,“道尊于器,然器亦足以变道矣”。 16

“天命观”的破产,对于近代中国有解放思想的伟大意义。

2. 科学技术瓦解了传统的“科举制”。

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是科举制,取士的标准为八股文;而历史又证明, · 这种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些“为民公母”的封建官僚,完全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自从近代科学技术引进始,首先冲击了“科举制”,进而瓦解了它。近代科学技术是和新式教育制度紧密相联的,引进者就必须引进后者;引进了后者,又必然要改变取标准,从而和“科举制”发生了极其激烈的冲突

同时,由于新型教育机构的建立,大批的青年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孕育下,成为新型的知识分子;而新型的知识分子,从本质上就是旧社会制度的叛逆者所以,因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及新式教育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之发展,造就了大批的、多方面的杰出人才,从一个方面为中国革命作了准备。

3. 科学技术摧毁了传统的“价值观”。

中国封建社会价值观中的一个极其有害的观念,即崇尚“义理”,而轻视“方技”;(方按即为科学技术)。《新唐书 · 方技列传》上说:“凡推步(即天文数学)、卜相、医巧、皆技也……小人能之……故前圣不以为教,盖吝之也。”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则将其社会地位排行“老九”,连被人歧视的妓女都不如,可想其低下的程度。直至近代,冥顽不化的封建士大夫们,还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而不屑一顾;后在洋枪洋的威力下,虽无可奈何,仍死抱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不放。

此种价值标准,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以至于古代中国虽有高超的各种劳动技巧和单个的、精辟的科学见解,然始终未能完成向系统化、抽象化的过渡。

但自从近代科学技术引进后,工厂、矿山、新学堂及新型知识分子的诞生和外国船坚炮利”的教训,迫使中国人不得不逐步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妄自尊大,重新估计了科学技术的价值,改变了取仕标准。如清廷大臣左宗棠在给总理衙门的书中写道“中国人才本胜外风,惟专心道德文章,不复以艺事为重,故有时独形其绌。”因此,要“省虚文而收实效,自强之策,固无有急于此者”。 17紧跟着,识才和用才的标准也要改变:“可用之材,正不必于士流中求之。人见西士技巧,卓绝古今,以为华人学制、必须聪颖俊达之士。不知彼中均由匠人推择,并非于士类中求之。” 18

由开始重视科学技术,进而重视科学技术工作者,再进而重视一般的实际工作者,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了不起的变化,它预示着中属人正步入近代化的大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东方睡师”苏醒的特征之一。

4.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中国有了自己的民族工业。我们知道,在1840前闭关锁国的年代里,偌大的中国竟可怜到基本上近代工业可言。而自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在中陆续建立起己的一些工矿企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工业;同时,产业工人的人数,也由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万多人,发展到二百多万人。

这些近代民族工业的建立,无疑对中国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各类人员的训练培养,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新中所接受的一笔宝财富。尤其是现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诞生,为在中国开展旧民主主、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首要条件,总之,科学和技术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它虽不能代替社会革命,但在阶级社会中,它却是导致革命的起因之一。

“科学兴国——一项国策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经过了几十年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使我古老华重新放射出它那夺目的光辉。

但是,人类社会的前进并未就此停止了。无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极其美好的前景——从根本上阻碍社会生产进步因素,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由此,决定了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科学兴国”应成为一项国策。其理由如下:

1. 科学技术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手段。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对此,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作了全面而科学的阐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是说,主要矛盾乃生产与需要,解决途径是“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那么怎样才能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呢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9这样获得发展的生产力,即“新生产力”,而“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20为此,事情一目了然唯有大大发展科学技术,方能从根本意义上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2. 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是党和政府一再强调的指导性思想。因为工业、农业和国防现代化的过程;乃是科学技术应用的过程;而其根本保证,还在于科学技术自身的首先现代化。

3,提倡“科学兴国”,有助于各级领导实现“决策科学化”和“各项工作的科学化”。

历史要求我们,在大大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充分提倡与强调科学精神和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人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素养;破除旧的、不科学的思想观点与工作方法;使各级领导的决策走上科学化,进而实现管理科学化以及各项工作的科学化。没有这些方面的科学化科学技术也是发展不起来的。“科学兴国”也应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1857 ~ 1858年)。

3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第51页。

4 同上书,第155页。

5 同上书,第111页。

6 同上书,第200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3

8 魏源《海国图志序言。

9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0筹办夷务始末 · 同治朝25卷,第1页。

11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5卷,第14页。

12 康有为论语注》。

13汉书 · 董仲舒传》董仲舒“天入三策”之三。

14】【15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

16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七。

17洋务运动二册,第206页。

18《左宗棠集》书牍》,卷九、卷二二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664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