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出版发行工作将给科学带来新的变化。本文笔者估价了它的前途和问题。

自从古登堡(Gutenberg)发明了活动铅字后,人们对如何应用这项新技术从未有过任何怀疑。然而,电子出版发行业的问世已使人耳目一新。虽然铅字印刷术历史悠久,不止给科学带来了明显的好处,但是科学家有理由提出,将改变他们研究生涯的信息交流革命是在哪里?

像《化学文摘医师指南医学摘要》应用的电子信息系统同我们见面已有几年了,而且公认它们提供的信息服务要比它们的印刷版本胜上一筹。到目前为止,这些装置已经担负起图书管理员的检寻工作_但是正当资料库的经营者设法提供比从前更简单、更廉价的信息选取手段时,与日俱增的台式计算机和文字处理机正在成为达到这种目的有力工具。这些发展除了给科学家提供了明显而实际的方便,能使他们通过电子计算机,而不是用体力翻寻多年来的出版物外,还使他们有了更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并且通过利用印刷索引力所不能及的那种综合检索条目还可使寻找资料工作出现质的飞跃。此外,这些发展带来的第二个优点是,在印刷版本被损坏的情况下,电子信息选取工作依然不受到妨碍。

但是什么是基本文献呢?现在,一些出版商第一步仅仅是把他们出版发行的一些极为重要的期刊的全部原文输进计算机的资料库。1983年,美国化学学会用这种方法编制了一系列有关生物医学的索引,英国埃尔塞佛(Elsevier)公司奉献了电子期刊《医学科学》,这是一种经过改进的新型资料库,储有全部原文,和印刷版本同时出版。1984年,英国医学杂志《The Lancet》和《英国医学杂志》也采用了资料库。关于书刊的出版发行,亦非无人问津,有人正在积极地用计算机出版医学教科书。

用电子计算机选取期刊的读者能够受到明显的实惠。因为仅仅邮寄就要耽误不少时间,所以它在速度上的优越性是相当可观的——居住在美国的英国期刊读者不仅在印刷版本到手一个月之前就可先睹为快了,而且不必为发行上的差错而担心,另外,还能用计算机查找过去的期刊,即刻获取原文,不再需要跑到图书馆借阅。教科书的使用者亦可得益——始终可以读到最新出版的课本。但是,甚至连电子出版发行的热情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今后他们将难以捞到著者的赠刊了。在终端机上阅读文章是不可能的。但计算机印刷,即使用最熟练的印刷工,印出的东西也难以一目了然,印刷的格式十分紧密,而且一些说明的删去也许很难使人一下子看懂。如果文章较短,需要迅速发行,那么电子出版发行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对于一篇3000字的文章,至少用现有技术几乎还难完全联机。

不过这些发展表明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距科学信息交流上的革命还有相当的距离。使更多的期刊采用计算机出版发行并不是这场革命的报答;使文章标题、摘要及文献提要输进计算机也不是绝对能加快信息交流。这场革命的真正任务应是在注重了解信息传递方法和科学家的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电子信息交流。那么电子出版发行工作能为我们作出哪些印刷出版发行工作不能与之相比的贡献呢?它如何才能提供优质服务,便于我们每隔一定时间到图书馆就能浏览自己最喜欢的篇名,通读新文要旨呢?

早期人们侧重于将印刷资料库转变成电子计算机资料库,这使计算机的一个重要优点——计算机可以使信息相互发生作用——失去了光彩。一旦将新信息输入一个系统,它就能和计算机内的已有信息互相进行检验,在即刻内进行更改,输出新的答案回答咨询,因此,我们有可能将这种新的动态特性引用到科学信息交流上,克服传统期刊的主要弱点。

笔者曾经说过:“阅读传统期刊就像掉进了一口通向墓地的深井。”过去,公开讲演和辩论的机会很难得,所以传统期刊一直是科学交流的工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都失散了,当然,科学家可以不断在科学会议上相互交流,但是无论哪一领域,能够有幸与会的毕竟不多,而且许多会议的文献目录是按照会议程序记载的,这样当会议结束后,有许多资料实际上未被收录进去。电子期刊是通过电话获取手稿。把评论文章同电讯工作结合起来。这种电子期刊的概念自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期人们在这方面所做的许多工作无疑已引用到这项技术中,但是它们正在发生变化。在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发起的伯明翰——拉夫巴勒电子网开发(DLEND)试验已为试验参加单位成功地提供了电子信息交流,虽然它目前还不是许多正式期刊的传递工具。另外,有着向商品化发展的趋势。在英国,埃尔塞佛公司正在创建《临床论评》的联机系统。它是一种以投寄来的资料和评论为基础的电子信息交流装置,读者的反馈信息将起决定性作用。在美国公司正在为医学教授研制《病情公告》装置。

为了满足广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需要,对电子出版发行工作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因此尤其是需要确立电子出版发行业的合法地位——同样必须像印刷出版业那样保护严格的审校制度。而且成果的引用根据同样必须条理分明,某些传统记录格式仍必须保留。这些考虑可能意味着,对于每一项资料仍需要有印刷版本,不过它们不必像传统期刊那样进行装订、交流。

由于印刷出版物还不会马上退出历史舞台,电子争鸣系统很可能是从现有期刊的电子出版发行基础上逐渐应运而生。现在,英国《医学科学》杂志已提供了一个电子评论系统;早就用很大篇幅辟有“书信往来”栏的英国医学杂志《The Lancet》,现在几乎是一个即时电子论坛。但是可以证明,目前没有出版发行过电子期刊的地方,是比较容易改弦更张的。无论哪一种情形,来稿在采用之前仍必须审阅,编辑必须忠于职守,不能因投来的原稿可以不费力地发稿而放弃职责;要劝阻作者删去不必要的附言,对文章要再三斟酌。但是如果出版发行人员必须采用新工艺,那么就有理由要求编辑和作者服从于他们。

电子刊物的出版发行还会带来一种变化。所有电子信息服务部门都将根据提供的信息量进行有偿服务。而目前的情况是,图书馆被读者利用后只收很少的管理费。所以估计当调整成一手取信息一手付钱的机构时会遇到一些曲折,因为这种机构的开支将转移到读者身上。无疑,电子期刊的出现向所有有关人员,尤其是出版界提出了挑战。但真正的挑战是,要求产生不仅可以发掘电子出版发行工作的巨大潜力,而且能使使用者在很短时间内就获得经济效益的服务机构。虽然,这种挑战在报纸的发行中已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对科学家和科学刊物的出版发行人员说来,它预示了一场新的革命。

[Nature,1984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