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不知你注意没有,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高校、研究所正活跃着一批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年方而立之年,大都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高职称,不少人还留过洋,人们注意到,改革开放的中国造就了这代“幸运儿”,而这一群体的形成且日见扩增是中国在21世纪真正实现强国梦的几个最基本条件之一。我所接触的启明星朋友大多属于这一群体。陈达可称是我所说的这个特殊群体的典型代表。

日前在上海交大,在充满暖意的交大教师活动中心。陈达招待我喝咖啡,我们间的访谈由此开始。有关陈达的一份简历这样介绍这位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

陈达,男,自17岁那年(1979)考入上海交大材料科学及工程系以来,先后在交大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其后留校任教。89年10月~91年5月在德国GKSS研究中心材料所做博士后。返国后又回交大材料系工作。职称从副教授、教授到现在任博导、系副主任……。

陈达并不讳言自己很顺利,35岁的博导又是在交大这样一所名校。然而陈达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十分实在、清醒,他的看法是 :顺利看似偶然,实有必然。平时要有积累,有了机会才能抓住,如考研、考出国,虽有机遇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你个人的努力程度,在机遇与准备这件事上,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人生哲学特别紧要,这对现在的年轻人尤为重要,要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个人要有发展、有成就往往是从很小的事情做起,慢慢积累的。正确的人生哲学应该是既然要做某件事就要把它认认真真做好,很可能在你做某件事时看不见什么眼前利益,别人不做也蛮好。但若从长远看,你现在做的事一定是为你将来的事业作准备,为日后的机遇创造条件。

陈达这番见解道出了一个简单道理 :即在一种急功近利,浮躁心态占主流的氛围里,是很难做成几件事的,陈达认为现在尤其要在年轻人中强调敬业精神,没有这种精神,科研上要创新根本谈不上,这也是做人之本。一句话,机遇和机会是靠自己逐渐积累起来的。

陈达现在身负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学,一是科研,一是管理工作,和许多忙于工作的人一样,他最感欠缺的就是时间少,要做的事太多,如何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将教、研、管理三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陈达的做法和想法也很值得说一下。

从教学来讲,无论是在对本科生上课还是指导研究生,陈达很注重将世界上最新的科技进展、最新的方法、手段告诉学生。陈达告诉我,材料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近20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的学科、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对材料学科的渗透也最为明显。如此形成的一系列进展不仅大大促进了对材料性能本身的研究,也对材料科学的授课内容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陈达在这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他改变以往以经验为主的材料学授课内容,注意将当代最新科技与材料科学的渗透交叉趋势介绍给学生。

如他最近为研究生开的一门课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就是较成功的尝试。模拟技术涉及面很广,陈达自编教材,技术与材料科学最相关的内容及发展趋势讲清讲透。陈达认为将相关的新技术融入到材料教学中,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你实际,上向学生灌输了多学科交融从而加深了解材料科学本身内涵的思想。不少研究生反映陈教授的课有新意,新的视野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这也使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起点能高一个层次。

科研是陈达的另一个强项。他们系最近与宝钢有一个合作项目,设计生产软磁材料。一般研究材料的人都知道,磁性能与材料的化学元素有关,如硅的含量越高,磁性能越好;然而硅含量一高,脆性也随之增大,制备起来有困难。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对材料内部的晶界结构十分了解,然后再设法控制、调整这种材料的内部晶界结构。这其中涉及一系列基础研究工作,目前世界上尚未有成功应用报道的先例。宝钢把这一攻关课题作为一个大项目,目前宝钢与交大就此的合作研究进展顺利,不久可望获得突破。陈达认为高校一定要有厚实的基础研究实力,科研搞上去了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只有通过搞科研,了解掌握国际科技最新动态,才能将最新科研思想、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去。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陈达在教学的同时,紧抓科研不放,自1988年以来,他作为课题负责人或第一参加者完成的上海市级以上的大项目已有7项,其中包括国家“八六三”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础,以及95年完成的启明星课题“快速凝固零维材料的研究”等项目。陈达作为第一参加者的“金属间化合物脆性本质及韧化机理研究”获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时下,越来越要求有为的优秀中青年人才走上各级领导管理岗位。陈达也于92年起担任材料科学及工程研究所副所长,95年底起担任交大材料科学系副主任,分管外事及科研工作。我注意到有一种说法认为年轻的学者专家应在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上多多积累,面对于学术以外的事,如行政管理工作应尽可能少地介入,我问陈达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陈达这样回答,我所做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也是与科研管理有关的工作,约占我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我的大部分时间仍主要是教学、科研。其实就管理工作而言,也是很能锻炼人的。当今的科研工作已不是过去那种小作坊式的模式,靠几个人关起门来研究所能行的,而是大范围、多学科合作的产物。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科研效率,这也是对人的综合能力的必要的训练。

紧接着这个话题,陈达又谈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陈达认为搞一个大项目涉及到各种学科、各种人的合理配置,有些课题是跨领域跨地区甚至跨国的合作项目,因此一个成功的课题负责人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今后我们的科研都无例外地要面向社会、面向经济、面向企业,就更需要各种复合型人才。只会在实验室里工作的人很难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今后评判一个学校是否办得成功,可能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看她培养出了多少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再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现在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大多出自不同学科交叉的领域,今后必然更是如此。某一学科的发展看来已走到尽头,但若从两个学科的边缘看,往往就会孕育出新的机会。这种多学科交叉不光是在自然科学间,有时也出现在文理学科间,这方面的新生长点已不鲜见。

以上陈达教授对如何把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三者间的关系的所思所想不失大气、更不乏智慧,可能有助于读者了解目前正活跃在中国高层次学府中的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其中相当部分是上海科技启明星)的某些特征。

很多人注意到了他们这一代人的机遇、成功,然而他们的成功除了时代赋予的机遇、除了他们的导师的悉心教导外,更多地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勤奋、刻苦,同时也与他们思考、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有关。如在青年人必须具有创新性、防止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上,陈达的见解就令我叹服。

他认为创新性的培养首先在于要十分清楚地了解国际最新动态。这方面的条件现在借助国际互联网络,可以很方便地做到。其二是多学科交叉、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其三是嗅觉要灵敏。陈达认为强调这一点很重要,他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例介绍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顺者昌、逆者亡的大思路,尽管刚提出不久,但每一个有学术头脑的人就要思考在自己的领域里如何尽快体现这一思想。如我们材料领域就出现了环境材料的新概念,即在材料设计、生产过程中就要考虑使其对资源消耗最小;在制成产品使用过程中又要求对环境的污染最小,使用结束后又要能尽可能多地被重新回收利用。环境材料这一概念提出不久立刻就对新的相关产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可持续发展战略几乎涉及所有人类生活领域,如果你嗅觉灵敏,先行一步的话,就能开辟一个新学科。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创新了。总之,思路活跃、不失敏锐性,这是创新性的前提之一。

这次对陈达教授的访问约二个多小时,我们谈得很尽兴。在上述话题后,陈达又给我讲了他目前正全力负责筹建的国家教委材料科学虚拟(网络)研究中心这件事,这也是上海交大今年四大重点科研体制改革内容之一,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话题,由于篇幅所限,我这里暂不作披露,待今年的适当时候再就此作专题介绍。

《今日启明星》专栏开办已两年有余,相信我们的读者会从这一专栏中结识更多的优秀青年科技精英。杨振宁教授在论述中国何以能成为21世纪的经济强国时,他所持的四个论据之一即是中国已经和正在不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为国为民奋斗的年轻科技人才。陈达和许多优秀科技启明星的成长奋斗经历将是对杨先生论断的有力佐证。

(江世亮采写于97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