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同《世界科学》开始了交往。那是在1987年初,当时我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担任副主席、党组书记职务,接待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个代表团,他们赠送给我一本报告集,其中一篇“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报告”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众所周知,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事故,造成严重的核泄漏,引起了整个欧洲的恐慌和全世界的关注。当时我国正处在发展核能的初期阶段,弄清楚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 并从中吸取教训,以便采取万全措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于是,我便同在上海社科院工作的朱长超同志合作,很快就将这篇文章翻译了出来。当时同我一起在市科协工作的刘吉同志(现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将这篇译文推荐给《世界科学》,很快就在该杂志上发表了。这就是我同《世界科学》的第一次成功的合作 · 并从此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篇译文发表后,受到市里一位领导同志和科技界的一些朋友的关注,他们还津津有味地同我讨论起关于发展核能和注意安全的问题,这便给我一种启迪:作为一个曾经在科研第一线工作过近卅年的科技工作者,我自然对科技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眷恋,同时感到自己不管是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有责任继续为我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我想,我虽然脱离了科学实验第一线,已不可能再出什么科研成果,也很难再写出我原来的专业——材料科学方面的论文,但凭借自己的科学基础知识和英文、德文与俄文知识,通过翻译工作还是能继续为我国科技进步作贡献,在这种想法的激励下,10年来,不管是在担任市科协的主要领导职务还是自1988年11月以后担任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期间,在公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我都抓紧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潜心从事科技翻译写作。截至1992年为止,我共翻译了近60篇有关国外科技进展和科技政策的文章,主要选自《Science》、《Nature》《The Economist》和《The Futurist》等国外著名杂志,这些译文大多数均发表在《世界科学》上。对其中某些特别重要的译文,我还加上译者评论一起发表,以表明自己对某些重大的科技问题的看法。1992年,我将这些译文汇编成《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新趋势》译文集,并承蒙谢希德教授作序,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共计29万字。
自该译文集出版后到现在的4年多时间中,我除了结合旅游管理工作的需要翻译和撰写了有关旅游的一些文章而外,又在《世界科学》上发表了40多篇文章和译文,共约30万字,即将汇编成书出版。
与此同时,我还经常同《世界科学》编辑部的同志们尤其是江世亮同志一起讨论刊物的选题内容和办刊方向。早在1994年初,我就向《世界科学》提出,要重视信息高速公路问题,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在1994年第9期上开辟了一个专栏,集中发表了10篇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文章和译文,其中包括我的一篇译文。
1996年3月,我在北京参加第八届全国人大第4次会议时,听了李鹏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十分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以及对国土资源依法保护并合理利用,强调要实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回沪后,我立即向《世界科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提出建议,希望今后要关心这一问题,多发表一些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章。我自己也写了一篇这方面的短文,还翻译了一篇题名“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文章(1996年第9,10期),今年3月我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位现在中央担任领导职务的上海市代表团成员见到我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他读了我写的和翻译的这两篇文章,认为对如何依靠科技进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点应予以重视。
在我同《世界科学》交往的10年中,我对他们所从事的高尚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和一些编辑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世界科学》创刊10余年来,他们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传播现代科技知识的大方向不动摇,全心全意为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最近为了讨论一篇文稿,我到他们编辑部去了两次,在30多度的高温下,只见5、6个编辑人员在编辑部主任毕东海同志带领下,挤在一间大约只有20平方米,没有任何空调设备的小房间中挥汗“战高温”,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坚持做好编辑工作。他们这种不为名利所动,艰苦奋斗,为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甘当老黄牛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和钦佩。
由于年龄关系,今年3月我已离开了上海旅游事业管理局的领导岗位。我就在想,今后的日子如何过,是待在家里养花养鸟,含饴弄孙静享天伦之乐呢,还是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为社会作贡献以回报党和人民多年对我的教育和培养?常言道:“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我十分珍惜那无限美好的夕阳,但决不在乎是否已近黄昏。今后我要充分运用自己在科技、旅游和外文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写作、翻译、讲课、咨询等方式继续为我国的科技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作贡献,我将永远同《世界科学》密切合作,为促进我国科技进步,普及科学知识而共同奋斗,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