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美国,不仅酿造了一种鼓励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良好文化和环境,而且盛行一种甘冒失败之革新风险所必需的激励机制。
改变世界的原动力是什么?答案是不仅需要无国界之分的天才人物和有创造能力的工程师,而且更需要不凡与其它国家的发明和技术革新领域的“真功夫”。
技术革新的原动力可以囊括为两句话——文化与环境。首先,一个国家的文化应形成一种激励革新性、实用性亦即普及性的机制。这方面美国则是一个最为优秀的国家。其次,战争与其它自然灾害的威胁,全球性强权争霸等的残酷环境,亦形成了一种促使发明创造与日俱增的强烈诱因,各国都在急迫引进新技术以满足立国之需求。这方面日本则是另一最为典型的国家。
什么是革新?革新就是将崭新的观念和技术实用化的一种进程。它与纯粹的发明和发现截然不同。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科学领域的几乎所有伟大发明都诞生在欧洲。从牛顿的物理学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不胜枚举。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力、大大改变了世界的许多技术革新,也大都产生于欧洲。
技术革新的成功体现,就是科学技术增强了国力和提高了生活水平,进而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不可缺少的原动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信念。遗憾的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发明创造之思想,迄今仍未被亚洲和非洲所普遍接受。
在亚洲,富有创造力的西方式的思维方法首先被日本人引进。跟中国一样,1853年,始终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日本惊恐地发现欧美的“火轮船”能轻易轰开自喻为“铜墙铁壁”、“无坚不摧”的国门。此后,日本人便如痴如狂地贪婪地吸收来自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日本人一举打败了骄横跋扈的俄国人。
今天的世界仍需继承发扬创新精神。一位名叫阿莱库西斯 · 多 · 托克比尔的法国人,曾于1830年出版的名曰《美国的民主政体》著作中这样记述,“有些素材只有在美国的船员中才能搜集到。但无论如何你都甭想在君主立宪国家的船上进行长时间的采访,因为所有船员们都会用一种‘无可奉告’的姿态来回答你的任何问题。航海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无论多么最最新式的船,都只需几年功夫就能下水使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应归功于美国船员们的大胆实践和勇于革新的精神”。
在这部著作中,托克比尔还将美国的民主主义与欧洲贵族的保守传统作了比较。“美国的社会体制与贵族社会截然不同。在美国,人人生活地都很惬意,丝毫没有贵贱和等级之分。贵族社会那种虚情假意和逢场作戏,均被美国人嗤之以鼻。什么贵族不贵族的,人人都在为更好地提高生活水平而拼命工作。人与人是一种劳动者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任何人都有追求权利或利益的平等机会”。
整体看来,美国人特别注重使科学技术实用化,并力求做到使之与经济利益实现最完满的结合。美国的伟大发明家几乎都存在着这样的共性(如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发明电话的亚历山大 · 格雷厄姆 · 贝尔;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等等)。
现代化的硅谷更是这样。竞争意识随处可见。虽然许多人自知并非拥有100%取胜的把握,但人们仍在孜孜不倦的努力拼争,以“失败乃成功之母”为铭,乐此不疲地实践不止。正如斯坦福大学的克里斯托弗 · 马耶所说,硅谷之所以能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失败乃成功之母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信条”。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模式。
未来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眼下尚难一语定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能保证永久性地繁荣昌盛。仅以昔日主宰地球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为典型范例,现在却江河日下,日薄西山。英国曾是掀起世界产业革命浪潮的发源地和先驱。但到19世纪末,不起眼的德国和美国却奋力追赶了上来。
正如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戴比多 · 兰茨所说,英国一直沉溺于成功的盲目乐观中。商人们疏忽了市场竞争;企业界被墨守成规的“创业者一族”所把持;由此酿成的苦果势必是失去活力和创造力。
相形之下,美国的技术革新迄今仍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始终于创新之中求发展。许多最初起源于一些默默无闻的艺术家的发明创造构想,到19世纪却被大规模生产化了。而后,很快便涌现出一大批形成大规模生产化的企业(如通用电气公司、柯达公司和AT&T公司等)。许多发明创造的构想和专利被这些大企业的研究所引进和吸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技术革新的原动力才明显地由企业转移到政府机构。如1995年的美国研究开发经费,国家投入为35%。分配部门主要集中在军事、医学和宇宙三大领域。
无论如何,在技术革新领域,根本不存在什么一劳永逸的成功模式。真正的革新是与商品和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息息相关、相濡以沫的。必须树立坚忍不拔、不畏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失败的革新,只有成功的革新。显然,在逻辑上既讲不通,在实践中又与“革新”的真切涵义相悖。
[《新闻周刊》(日)1998年5月14日]
文化与环境 :发明大国美国的原动力
发布时间:98年07月24日
期刊目录 contents
知识经济
化学
天文学
遗传学
医学
药物学
材料科学
科学学
今日启明星
未来学
计算机科学
科学与社会
科苑
科学与艺术
科学史
科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