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白志毅(见图)是上海海洋大学的副教授,去年他因为淡水珍珠蚌遗传育种方面的课题获得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的资助,元宵节过后我应约到地处南汇滴水湖的上海海洋大学采访了这位水产养殖领域的后起之秀。采访中,我得知这位“把论文做在鱼塘边”的博士,原是一个在华北平原长大、从出生到读大学前从未见过河海的农村娃。只是到了97年高考时,受到当时社会上一些介绍海洋生物世纪文章的影响,尽管还懵懵懂懂,但怀着这样一点对海洋世纪的梦想,他选择并考取了大连水产学院(现改名为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
 
  进校后,白志毅感受到浓浓的海洋氛围,学校靠海,出门见海,坐在教室里就能看见大海,周末和同学去钓鱼,假期里学校组织海洋资源调查,这种感觉和氛围很快就“海化”了一个内陆青年,很快生出了他对海洋的情感。加上白志毅所在的水产养殖专业是学校里最受重视的专业,所以四年本科他学的不错。学校提供学生的实习机会也多,大二时,他到近海去测量养殖扇贝的数据,看着大海赋予的礼物――大大的扇贝,更加意识到海洋的巨大价值;大三时,他到辽宁盘锦河蟹养殖场实习了几个月,和养殖场工人一样,每天轮班12小时,就这样,他掌握了河蟹育苗技术。
 
  本科毕业后他做了考研和工作两手准备。小白告诉我,如果他当年考研落榜,今天很可能就是一名河蟹苗种培育技术员了。这种自信就是因为大连水产学院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校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能胜任养殖场技术员的工作,而且马上能上手。研究生成绩出来,小白考上了他心仪的上海水产学院李思发教授的研究生,具体方向是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由此,他走上了水产养殖的科研学术之路。2001年,他来到上海。
 
  研究生的第一年学习文化课,第二、三年做毕业论文。白志毅说他的毕业论文实验工作全部是在鱼塘边完成的,养殖场实验条件差,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没有蒸馏水,就自己烧制;没有冰箱,实验样品不能保存,就连夜把样品分析完。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也锻炼了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他对水产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白志毅说他很幸运的是能在科研起步阶段就遇上李思发这样的老师。李老师对学生要求很高,上课要求学生看英文文献,写综述列出的文献一定是要自己看过的;有些论文他会帮学生修改好几遍。李老师在科研方向的把握上也有过人之处,他是国内从事水产养殖遗传育种研究的权威,难能可贵的是他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由他探索推动的团头鲂和罗非鱼研究不仅填补了一些水产养殖领域的知识空白,并最终均得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且这两条鱼的成功培育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价值,如今罗非鱼已是国内鱼类产品中出口创汇的老大,成为标准化养殖加工的一种范例。

 

(二)

  三年研究生阶段,白志毅主要跟着李老师做罗非鱼的选育。第一年在青岛罗非鱼国家级养殖场呆了6个月,第二年呆了8个月。那段时间每周要测水质指标,当时还没有冰箱,水样必须当天测完,因此,每周测量水质指标都要搞一个通宵。毕业论文答辩时,多数在学校实验室完成的论文被评优,而他们在养殖基地完成的毕业论文,由于方法传统而只能得良。对此,一开始小白心理感觉有点不平衡,但他不后悔,因为他感觉自己的科研能力提高了,对水产养殖的理解也更深了。
 
  硕士毕业后小白得以留校工作。工作第一年他就被派到新疆伊犁河做资源调查,并参与鱼类繁育保护中心的建设工作,他主要负责设施渔业中心的建设和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培训。2006年,在新疆工作一年后,白志毅回上海后就考博,在职读博,导师是李思发老师的第一个博士生李家乐教授,具体方向是淡水珍珠蚌的遗传育种。
 
  小白告诉我,在众人眼里经济价值颇高的天然珍珠,源自淡水湖里的一种贝类,俗称河蚌,这些能产珍珠的蚌也称为珍珠蚌。而珍珠的形成其实并非是一种正常的生物现象(大多数天然蚌并不产生珍珠),甚至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病变的结果,蚌在呼吸或摄食过程中不经意间会吸进一些沙粒,这些沙粒如侵入外套膜,日积月累就形成某种结晶体,此即为天然珍珠。自从天然珍珠的价值为人们发现和追逐后,人们就设法通过各种人为方法让蚌多产珍珠,如今能产28-32粒珍珠的蚌已经不鲜见,而且能让它们个个产珠。白志毅的工作就是从遗传育种的角度来改良珍珠蚌的品质,进而提升珍珠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更换了研究对象,所以读博阶段的前两年小白仍在养殖基地生产一线研究,熟悉研究对象并开始实验研究。当时发表SCI论文已成为博士毕业的基本要求。但两年下来,小白觉得自己没有合适的研究成果可以发表SCI论文,尽管他也很急,但他并不想拼凑交差。2009年他获得了到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出国研修机会,一年进修期间,他居然发表了3篇SCI论文,实验室导师称他的科研能力基本达到博士后水平。这段经历让白志毅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小白认为这一进步得益于过去养鱼经历对他科研能力的锻炼。

 

(三)

  访问中,白志毅强调,在今天非常看重SCI论文的时代,不能只追求论文,解决生产一线问题的能力其实更为重要,其实这也是一个研究者能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基础。小白说,由于教学等工作的原因,他现在去养殖基地的时间少了,但一直都盼着去养殖基地开展工作,在他的感觉中,养殖基地的生活如同度假一般享受,令他期待。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白志毅及其同事、学生在淡水珍珠蚌的育种与养殖方面取得不俗成绩。他们参与培育的淡水珍珠蚌新品种“康乐蚌”产珠量增加31.96%,大规格优质珍珠(直径大于8毫米)的比例提高3.27倍;同时,他们对三角帆蚌和康乐蚌养殖关键技术(如种质标准、苗种培育、插珠技术、生态养殖、蚌肉利用等)进行了系统集成,制定了系列标准和技术规范。上述工作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白志毅是第五完成人。
 
  近年来,白志毅更多关注的是彩色珍珠的项目。小白说,目前生产的淡水珍珠多为白色、米黄色,但还是发现有些银白色、金黄色和紫色的珍珠,这些珍珠的价值更高。如此,白志毅就把目标定在能够定向培育不同颜色的珍珠上。目前,他们已经培育成功紫色珍珠的育珠蚌,现正处于生产测试阶段,预计两年内可以申报新品种。
 
  聊到珍珠的颜色时,小白告诉我,珍珠的颜色通常是由蚌的内壳颜色决定的,而近期白志毅正在做的就是通过遗传育种改善内壳颜色来达到培育不同颜色珍珠的效果。目前,白志毅及其同事在实验室和生产基地已经做到能产生50%左右的紫珍珠。白志毅去年获批的启明星项目,就是支持他开展有关供体蚌的数量遗传学研究,即从供体蚌对产珠性状的影响及其遗传特性角度切入研究,搞清其中的机理。
 
  访问中,小白告诉我,一周后他将赴科库克群岛,参与海洋水产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尤其是海水黑珍珠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这次即将到来的海上科研之旅让白志毅很是兴奋,他为此作了不少准备,希望通过参与该项目的研究积累经验,有朝一日在我国海南省三沙市某个岛屿上也能建起类似上海海洋大学海水珍珠贝等其他贝类的研发基地,这样在从事科研的同时,也能相望祖国的海域。我感觉,白志毅在说这些话时,眼睛里是有光的,这可能是海洋大学这种氛围里培育出来的青年人性格的自然流露吧。

 

江世亮采写自2013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