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底,巴西东北部的数百名产妇生下了异常的婴儿:他们头部非常小,伴有罕见的严重神经损伤。这引起了世人的警觉。随后流行病学家观察到,这些母亲在怀孕早期都通过蚊子传播感染了寨卡病毒,研究人员迅速证明了其中的因果关系。整个2016年,有关寨卡病毒的报道在大众媒体和科学文献中层出不穷,引起了各种恐慌。官方一度想取消2016年巴西奥运会,不过,最终奥运会如期在里约热内卢顺利召开,期间没有出现感染病例。
2016年2月,随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感染病例增多,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寨卡病毒成为“引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些前往上述地区的游客回到本国后也发现了病毒感染。研究人员确认,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播并与外周神经损伤发病率增加有关,表现为肌肉无力和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2016年7月,美国本土发现了携带寨卡病毒的蚊子,随后佛罗里达州报告了184例当地感染病例(12月28日感染病例数升至210例)。严密监控、大量喷洒杀虫剂等措施似乎暂时停止了当地的病毒传播,但是到了11月底,德克萨斯州成为第二个中招者,而就在11月18日,由于南半球和美国本土的病例数呈下降趋势,WHO刚刚把寨卡病毒的警戒等级从国际突发下调至“重大持久的公共卫生挑战”。尽管警戒等级发生了改变,但是寨卡病毒和由此引发的疾病仍存在很多未解之谜,研究工作还在飞速进行。
在这场疫情中,生物科学家跨越了各个学科,公开分享研究成果,探讨病毒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病毒传播。为此,他们迅速完成了对寨卡病毒基因组的测序。蚊虫相关研究人员组成了“伊蚊基因组工作组”,赶紧汇集绘制了更完整的伊蚊DNA序列图谱,这种蚊子不仅能传播寨卡病毒,也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者。
虽然携带寨卡病毒的蚊子霸占了2016年的新闻头条,但是另一种蚊子依旧吸引着人们的关注,这就是疟蚊,它们携带的寄生虫是疟疾的罪魁祸首,数百万人因此受害。目前还没有针对疟疾的疫苗,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改变蚊子本身进而控制疟疾发病率。在选自The Scientist的一组文章中,托尼?诺兰和安德里亚?克里桑蒂描写了如何利用蚊子基因组的关键信息来设计基因驱动――在蚊子的DNA中插入能选择性遗传的基因片段,从根本上减少蚊子数量。作者指出:虽然基因驱动具有物种特异性,能够自我维持、产生长期效果,还能节省成本,但是推行基因驱动技术不取决于(也不能取决于)设计它的科学家们。
基因驱动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能消灭传播疾病的蚊子,造福数百万人,但是推行这种技术仍然有高度争议,需要对伦理和生态学影响进行谨慎评估。
资料来源 The Scientist
责任编辑 彦 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