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上图为张彪(中)与他的两位博士生导师郭景坤(右)、诸培南

望着眼前这位一米七六以上个头、潇洒豪爽并很善言谈的宝钢集团申井钢材加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我很难将他与他的身世相联系。一个出生在中国最贫困地区的山区娃子,一个长到18岁尚不知火车为啥模样的农村中学生,在14年后作为中国科学院一家著名研究所的一位博士,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50篇学术论文;此后仅隔二年,这位专攻陶瓷材料的博士成功转换角色,已能对中国最大的现代化企业宝钢集团下属公司的管理层干部讲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市场化的营销策略等企业现代化管理课程。

这位我以为相见恨晚的年轻人就是二次启明星计划的获得者、一位其生活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其奋斗历程能给人以多方启迪的张彪博士。奉献给读者的这篇启明星采访记可能与以前的这类报道不一样,而着重从主人公的生活之路、奋斗之路为轨道展开。对于今天仍在苦苦求索、挣扎着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许多中国年轻人来说,张彪的经历可能会对他们有启发。

张彪1965年出生于内蒙与山西交界的清水河县,这是中国排得上号的最贫穷县之一。张彪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里孩子共有7个。8岁的小张彪每天要从2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天一亮就把牛、骡子拉到外面去饮水,背着筐一路上拾粪,拾来的粪可作燃料或积肥。

到了上学年龄,他们村的那个小学实际上就是一间破茅草房,比现在电视里看到的希望工程的那些贫困地区小学还要差。一个小学就一个教师,一到五年级都挤在一间房里。读书期间规定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干农活所以张彪说。小学读了5年,至多只相当于城市里孩子二年级的水平。中学的路就更远一点,每天要走10公里路,自带干粮上学,仍然三分之二时间种地、放牛。

张彪人生的转机始于他大哥命运的改变。张彪的大哥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自学中医,苦熬奋斗了几年后,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赤脚医生。由于文革中特有的机遇,大哥得到了推荐上大学的机会,这样就到了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本可以分到呼和浩特当医生的大哥想到家里那些弟妹,如果没有机会到县城读书,那么日后要想考出去读中专、大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大哥选择了到清水河县医院。有了一-份工作和口粮,也有了在集体宿舍一个安身之处的大哥立即设法把家里几个弟弟妹妹们接到县里,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受到比农村好一点的教育的机会。

在县里读书那阵,正好中国恢复了高考,张彪他们兄妹几个都很清楚,要改变命运,除了拼命读书外,绝无其他出路。小小的一间宿舍,他们四个孩子不分昼夜地苦读着,经常是整天不出一步房门。在县里读了3年书。县城里唯一的一条2里长的马路,张彪从未去逛过一次,每天只是学校、医院宿舍。如此拼搏了近三年,1981年,张彪终于考到上海建材专科学校(大专),另外几位兄妹也分别考进大、中专。当张彪拿着这张得来不易的入学通知单,心里自是万分激动,一条路,一条有别于祖祖辈辈近于原始的农村生活的道路已展现在这位朦朦胧胧的农村小伙子面前。

3年的上海大专学习生涯对张彪日后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无疑是重要的。以前的他对自己所生话的这个世界竟有如此之大、之丰富几乎一无知晓(18岁之前他未出过远门,未乘过汽车)。他知道,自己唯一的本钱是能吃苦,用功读书。3年时间里,他年年、门门功课的成绩都名列第一,使他这样努力的动力之一是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每月23.50元的一等助学金。

由于学业优秀,其毕业论文由学校老师推荐到上海光机所去做,并深得有关专家的好评。按当时的政策,上海几乎不可能留下外地学生,一些热心的老师帮忙将他分往长春的一所建材中专当老师。当时是1984年。张彪告诉我,如果说当初他拿到上海大专的录取通知单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点的话,那么从他84年到长春当中专教师则是他一生中的又一飞跃,因为从农村到上海读书的这段时间,他就是埋头读书,对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根本不懂,也根本没有那种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与别人交往的意识,学习奖状有一叠,可谈到学习以外的事情他就所知甚少。

到了长春后,他开始强烈地感到只有走向社会,来不断提高自己才是唯一出路。当时学校要建一个实验室,他自告奋勇接下来,这样既锻炼了能力,又能与人打交道。实验室建成后,张彪有了一个可以动手做实验、自学的小空间,这时的他内心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去读研究生,以充实自己。为此他默默做了一年多的准备。第一次考研时他报考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干福熹教授的研究生,尽管他的高等数学成绩是那年考生中最高的,物理成绩也在前10名,但外语差了5分,结果未取。第二年为再得到考试机会,他调了单位到包头铝厂。又准备了几个月后,报考大连轻工业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果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尽管张彪在那家包头铝厂前后才待了一年不到,但他在考完试在等录取通知的几个月里,成功地主持了该厂的一个大型技改项目,获得技改二等奖。在离厂那天,几位厂长、厂里的许多干部职工都自发为张彪送行,张彪是该厂唯一的一位考取研究生的职工。此时的张彪深感一个人的价值在于自身创造,包括怎样做人。

张彪说从那一天起,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从长春时起,他逐步培养了对自己走向社会的自信心。他说他不会忘记当时在长春,数九寒冬里,他每晚从实验室到宿舍的一路上一直握着拳头,默默地为自己打气:我一定要考上,我一定要考上。

大连的三年研究生生涯再次证明了张彪在基础课方面的骄人成绩,但他也深感自己在实验动手能力上差距不小。在碰了不少壁后,张彪真切领悟到一个做人之道 :一个人的处世不完全看你的学识,很大部分取决于你与人交往的能力,所以张彪把更多、更主动地与同学、老师、与各种人交流视作自己的一门主课。

硕士毕业后张彪留校当教师,半年后即特批为讲师。当时社会上已刮起经商挣钱风。对此,张彪也曾彷徨过,但思之再三,他决定继续求学深造,所以就在留校不久即准备考博士研究生。张彪91年初报考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郭景坤教授的博士生,一举中的。

到了硅所的张彪,其社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都已在一般研究生之上,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所里的研究生会主席。在硅所读博期间,除了半年的基础课时间,在二年半的实验室工作期间,张彪基本上每天早晨7点进实验室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钟,无论风霜雨雪,每天如此,其刻苦钻研的精神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在海外的成功学人。导师郭景坤的风格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闯,极少过问学生的具体操作。张彪不负导师的期望,他的博士论文至少提出了5个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学术观点,无怪乎在其宣读完论文后,下面那些老资格的评委专家无不报以赞许的掌声。该论文获当年的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博士毕业后,张彪留所工作。

在学业上得到了大幅提升的同时,张彪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又到达一个新的水准。硅所上下从那些高年资的研究生导师到普通的实验员,大家都似乎喜欢与这位年轻人讲讲说说。原先他在这方面浑然不觉,以后为了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知道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与人交往之道。时间一长,他慢慢掌握了一些这方面的艺术。小张说在与人交往中,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要取低势。你把自己放在低处,别人就愿意与你接触,这样你就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每次与人交谈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知识的传递,只要你是一个有悟性的人,就能从得到的这些信息中汲取对你有用的东西。

我完全同意张彪的见解,但我还认为,目前普遍存在着人际交往的不畅状况。在社会生活、工作节奏高度紧张的今天,在新旧体制激烈更替的现阶段,人际关系的协调是一亟应受关注的课题。许多时候,几句交心话,一番善意的提醒,甚至一声简单的问候所起到的作用要胜过一篇思想报告。张彪领悟并在实践着这一处人之道。张彪的经历也再次表明,一个宽容、善待他人的人的朋友是最多的。

1993年,张彪成为为数极少的尚在攻读博士期间被批准获得启明星称号、获启明星计划资助的年轻博士生。93~95年也是张彪论文的高产年。迄今他已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50篇左右,其中10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1996年一年发表12篇,收到许多国外同行索取论文的函件。张彪还是一个积极的科普宣传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许多在国外第一流大学、研究所工作的同行一开始听到这一数字都说不可能,但在事实面前,他们相信了。基础研究的最主要评判标准之一是看你在国内外本专业权威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张彪令人信服地达到了这一高度。这一成绩出自一个18岁时尚不知火车为何物,从未乘过汽车的中国最贫困地区的穷娃子,实在可以让人感叹不已。

张彪谈起自己的导师郭景坤,仍有很深的感念,他说第一次见导师时,郭老师告诉他,作科研工作,要先有思路,再开始动手,不要做“炒菜式”科研,要拿出别人没见过的成果d也称郭景坤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他的特点是完全放手,他觉得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培养方法。相比较而言,时下研究生培养中有一种风气,学生过分倚赖导师,靠导师提携。这样的学生可能得利于一时,但到头来,由于缺乏必需的磨炼,吃亏的还是自己。张彪的另一位导师是同济大学的诸培南教授,诸教授不仅是中国“岩石学”奠基人、材料科学家,而且是位艺术家,其山水画、篆刻的功底很深。张彪与老师经常一起作画、吟诗,其意其境难以言传,这给张彪心底注入了一种艺术的、儒雅的志趣。

张彪称自己这些年没有大红大紫过,但他认为自己时时刻刻都在思考人生、思考自己的方向。1995年6月他之应聘于宝钢,可以理解为是他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新定位。

张彪到宝钢这件事似出自偶然,某天休息日,他和几个同事逛到人才交流市场,被宝钢招聘处吸引住,几番交谈双方有了意向,再以后是面试、商调。但从我的分析来看,这件事有其必然合理性。张彪的个性素质中有一种渴望挑战、不甘平稳的秉性,就像当年他千方百计考研攻博以证明自身的价值一样。一旦得到了愿望中的东西,他又会不满足,希望打破平衡,寻找新的支点。现在他把方向定在中国最大的现代化企业宝钢,期望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再建人生的价值,这又一次证明了他的自信心。

张彪现在服务的宝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完全走市场化道路、与国际一流企业接轨的现代化企业。公司董事长要求下属的各公司总经理逐步MBA化。这位董事长的口号是: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的企业。这一切正合张彪的思考。他对我说,他现在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实践,他已经把自己定位于向职业企业家的方向发展。我问张彪,以前这些年所学的专业,现在要放弃岂不可惜?他说他已经彻底想通,中国现在最缺的是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探索,他对自己朝职业企业家方向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况且以前所受的那么些年的基础科学训练、那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的思想方法对管理现代化企业也是极有价值的积累。

和张彪聊着,他不时提到生产要素、泡沫经济、企业重组、资产运作、学习型组织等概念以及美国MBA课程的案例,包括最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起因等,他都有一番评论、见解。他说他现在对这些东西乐此不疲,几乎每个双休日不是听课就是买书看;平时报刊上的这类文章他都注意收集、研究。他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全用在学习新知识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看法、见解。张彪说他自感自己的最大优点是能学习、善学习,他不懂的东西一定会设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搞通,而且对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

作为一家现代企业的业务负责人,张彪认为一个博士的人格、素质绝不是几个钱可以收买的,一个人的智慧要比知识来得重要,但在智慧之上的是一个人的人格和素养。

张彪说党的15大后,他和许多人一样,信心更足了,任何一个有头脑、肯学习、敢于闯的人今后的机会会越来越多。他说为了自身今后更顺利的发展,他说他一直提醒自己注意三点:第一是多作自我批评、经常反省自己,越是顺利时越要反省自己;第二是无私而无畏,特别是处于管人的位置上更注意这一点;第三就是要不断学习。他列了一张学习课目表,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到风险投资、知识经济等等,他都准备学。

张彪在宝钢的路还刚刚迈开,这在他的人生发展道路上会是崭新的一页。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这一步会走得很稳。他当年从清水河县走过来的路证明了一点。他说他是相信生活靠自己创造的人。从我本人的感想而言,他的不甘命运摆布、追求更高生活目标的人生态度;他的善待他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处世哲学;他的不断注重学习、修炼的高尚境界都可以引起许多同龄人的思考。

这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抬起头来好好注视一下的年轻人。

(江世亮采写于97. 10.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