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17日,位于太平洋西南洋域位的新几内亚岛海岸线遭受了一场三波浪阵接连猛袭的海啸灾难,排山倒海般疾驰而来的波浪阵使至少2500人被无情卷走而丧生......

每当一场破坏性海啸灾难突发在全球任一位域时,科斯特斯 • 西诺勒基斯就会迅速接通电话安排赶赴灾发现场的飞行。作为一名流体动力学工程师,科斯特斯 • 西诺勒基斯多年来一直在从事海啸灾难课题的研究工作。由于最近这些年份自然界海啸灾难发生的次数较多,他手头也因此而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有关海啸原始数据。仅在1992-1997年期间,太平洋海域就发生了九次因地震而引起的海啸灾难,共使1800人不幸丧生。

以往这些海啸灾难的频发并未使科斯特斯 • 西诺勒基斯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到足够高的程度,也就是说,对于1998年7月17日发生在新几内亚岛北海岸线位域的连续三次排山倒海般波浪巨阵猛袭事件之严重程度,确确实实使他这名加利福尼亚大学专门从事海啸课题的研究者,在灾后的8月初率科研调查组赴灾发现场实地考察时“受到了巨大震惊”。

“它(指这场海啸袭击事件)确实是我们过去从未见到过的恶性事件,它可称是波浪肆虐程度之最”,科斯特斯 • 西诺勒基斯如是说。

高高悬垂在大棕榈树顶部的碎残遗留物表明了海啸袭击中波浪已高达14米,也就是说是高于4层楼房的高度,超过了新闻媒体灾后报道预估值的两倍。在过去大大小小海啸事件灾难调查经历中,科斯特斯 • 西诺勒基斯及其科研小组成员们均从未见到过如此这般的巨大波浪阵袭越海岸线的遗踪留痕。“这么高的水位袭越海岸线堪称是我们过去所见到过的最严重海啸灾难之水位达高程度的大约两倍左右”,科斯特斯 • 西诺勒基斯不无震惊地说道。

这场海啸的起因源于一次在时间上较海啸为领先的7.1级地震。一般说来这种震级的地震在全球平均每3星期就要发生一次,遍及全球各地区。美国在过去的7年中已发生了这种震级的强震有三次之多。

在对这场海啸事件的调查中,科斯特斯 • 西诺勒基斯及同事们在大量确凿数据及取证面前愈来愈倾向于认定一种他们未抵达新几内亚岛时就曾猜想过的观点:地震尽管震级足够强大,但它本身不可能产生这么严重的海啸灾难,关键原因是地震使一种特殊地质地理构造——沿岸水下浅坡及深海沟斜坡上堆积的特有沉积物发生了滑坡塌方,而这种特殊的巨型滑坡塌方则直接导致了恶性海啸的爆发……

既然新几内亚岛能爆发这样严重的恶性海啸袭击事件,那么在地质地理构造上与新几内亚岛海岸线相似的北美一些海岸线位域不也同样面临着恶性海啸灾难爆发的可能性吗?也就是说,从加利福尼亚延伸至太平洋西北及阿拉斯加南部的海岸线位域潜伏着受大海啸袭击的危险性。另外,北美西海岸位域地下存在有许多小地质断层结构,这种地质状况也极易导致中等规模的地震产生,一旦地震发生后促使那些具有陡峭峡谷式水下地貌位域处发生海底滑坡塌方,则海啸不可避免必然要发生……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海啸可能属公众对它理解认识程度最低的一种灾害。许多媒体常将海啸描述成潮汐波,但事实上这两者绝然不同。海啸的产生与潮汐确实无关。还有媒体将海啸描述为是一种单纯水位较高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破坏的波浪阵,这实际上也未能触及海啸作用及引发机制的真髓。

新几内亚岛此次海啸灾难的幸存者们描述,这次海啸袭击事件与普通波浪冲击完全不同,袭来的海水阵不像是一种具有明显波峰波谷的正常大波大浪,它们更像是一种“水高原”,突兀拔高至10米高度左右,“水高原”约有4~5公里的前后厚度,以大约200公里/时的速度咆哮疾驰而来猛袭海岸,共间歇性地猛袭了三次,每次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当前一轮猛袭结束后,“水高原”即消退暂不存在,但可怕的下一轮猛袭扑来时,“水高原”又再度崛起。请想象一下眼前突然间冒出一脉高耸的水山疾驰过来或一具拦水大坝突然崩溃后坝内巨量存水骤然咆哮怒吼猛泻而出的情形,你就会有所体会或类比。

科斯特斯 • 西诺勒基斯调查小组在写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中指出,新几内亚岛北海岸线此次所遭受的海啸恶性袭击事件共由三轮波浪阵依次间歇猛袭构成。第一轮猛袭强度最为剧烈,猛袭时间处在那场相关7.1级地震震后约5-10分钟时刻,而此后又过去几分钟第二轮及第三轮波浪阵才依次猛袭过来。

不幸的是,如此强烈的波浪阵猛袭恰恰又非常集中地作用在仅延伸20公里之长的海岸线有限地段中,包括一处地理地质结构特别脆弱的局部地域。所谓“特别脆弱”,意指有一处300米宽的窄长沙堤,外临浩瀚大洋,内傍Sissano Lagoon咸水湾,即外洋内水“夹”着这条窄长沙堤。当大洋中的猛烈海啸波浪阵劲袭在此沙堤上时,沙堤上的当地居民被内傍着的这处Sissano Lagoon咸水湾挡住了逃避之路,而只能眼睁睁地迎对十几米高的波浪阵猛袭,

值得指出的是,经调查小组实地取证调查,确实表明此次海啸袭击事件不大可能是由略提前10余分钟发生的那场地震所直接引发的,因为人证物证均已证实了此地震震感不算特别强。调查小组成员、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市东北大学地震学专家埃米尔 • A • 奥柯尔事发时正居住在离受此次地震破坏最严重地位处15公里外的村庄,他告诉调查组的其他成员说,他所居住在的那个村庄当时震感并不觉得很大,没有一处房屋倒塌损毁,只有为数极少的物件因地震震颤而移位或跌落。

地震学家们注意到了此次地震的震期经历时间较典型地震要略长一些,但地震学专家埃米尔*A • 奥柯尔认为这种因素是不会引发构成恶性海啸事件根源的。如果诚如所言,那次海啸的直接成因又会是什么呢?调查组成员们不得不重新另觅其它线索。

在调查期间,调查组成员发现该岛海岸线有处海岸峭壁呈明显塌方后的新鲜遗痕,当地居民认为这是因地震震塌所致,埃米尔奥柯尔及同事们推测可能确实属实,但其引发的更大可能性还可归因于水下塌方之故。由于新几内亚岛北海岸线近海域的海下地势构造呈一种陡峭下倾至极深海沟的状况,倘若在陡坡处平时积累有厚厚的沉积物,那就有可能因地震震动之故,使陡坡上的沉积物骤然下滑坍塌落入深深的海沟。而超量物质骤然暴跌落入深海可产生极其恶性的海啸这也早已为人们所知。

研究人员还提出,引起水下斜坡上沉积物不稳定而滑坡塌落的原因还可能有第二种因素,即沿岸边缘的水下沉积物往往内含一种称为甲烷水合物的凝结性物质。这种甲烷水合物通常附着在海床层较下位的光滑层面上,当地震发生时,甲烷水合物会怎样变化确实无人能知道。研究人员及海洋学家们目前已发现在挪威海岸线、美国东南海岸线等海岸周围域处斜坡海床堆积有这类甲烷水合物凝结物质,且已发生过塌方滑坡的现象。因此,“若类似的沉淀物堆积在新几内亚岛海岸周围海域的海床斜坡上,则地震发生时就完全有可能促发这些堆积物骤然滑坡塌方。

为了测试验证这种推论,科学家们目前正在争取获得科研基金而用一艘海洋调查船去用声呐系统扫描相关位域海床,旨在搜寻更具说服力的沉积物塌方数据,但遗憾的是基金支持至今未能兑现。

美国实际上在近几十年来一直在密切关注并跟踪着全球海啸事件的发生动态。其缘由要归因于1946年一次海啸灾难事件对人们造成了W巨大伤害。而由此,国家有关部门才对海啸这种突发灾害予以了相当的重视。

1946年,Alentian群岛位域的一次地震激发起一场海啸,海啸掀起的巨大波浪导致了夏威夷群岛上159人丧生。作为反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测委员会(NOAA)事后在夏威夷建立了一个海啸报警中心站。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爆发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酿成了一场海啸大灾难,这使得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州的111人丧生。此次惨案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测委员会在阿拉斯加州辟建了第二个海啸报警中心站。

这些海啸报替中心站的建立,主要宗旨聚焦在预防远距离海啸对美国海岸线造成的危险性上。因为若干年来这类远距离发生又跨越遥遥洋域袭击至海岸线上的海啸确实给人们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危害。

时至80年代中期,专门从事太平洋西北洋域有关研究课题的地质学家们开始越来越明显地发现美国面临着的海啸灾难引发可能性简直令人十分震惊,这是因为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沿海一带海湾及湿地下层存在着一巨大近海地质断层结构——一种称为Cascadia的俯冲消减带(译注:所谓俯冲消减带,即指大陆边缘的海沟区,此概念源于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在这个区域里,老的海底俯冲在大陆块下面,同时把海沟里堆积的沉积物由下拖入上地幔,而新的海底在大洋中脊处由上地幔的生成,侧向扩张,而终在大洋盆地的边缘被消减或消失)。

这种特殊地质结构在1700年时曾引发了一场灾难性大海啸事件,肆虐极度的波浪阵袭击了太平洋西北域沿岸大部分地区,海啸还危及到了日本海岸,日本官方已对这次海啸袭击事件做了有关记载。

及至90年代,太平洋周边地区遭受了一系列破坏性海啸灾难的袭击,全都因灾发海岸域附近处爆发强地震而引起的。

这些合成性灾难的频频发生,尤其是新几内亚岛这次海啸恶性袭击事件的发生,实际上给美国敲响了警钟:美国漫长的海岸线地域,存在着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水下地质断层结构和异样特殊结构,还有一些同新几内亚岛海岸线域水下结构相类似的地质或地理特点,这些特点实际上正潜伏着易引发地震、地震后易引发水下沉积物滑坡塌方,由此导致大海啸极可能产生的危险隐患。

这次新几内亚岛恶性海啸事件的发生,恰值美国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防海啸减灾难运动之高潮时刻。美国联邦政府于1996年时就与夏威夷、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及华盛顿各州联手合作制定了一套针对海啸问题的措施规划。其要点分三方面,一是用计算机模拟法仿真模拟最可能发生的海啸恶性事件将淹没哪些岸区及淹没的程度;二是以这种海啸仿真模拟图去教育警示社会各界,以提高人们对海啸的认识理解及紧迫性、迎战灾难的技巧性;三是计划在大面域海床安设若干信号传感器,使海啸尚在远距离海域发生时其信息能及时反馈。

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当然是不用置疑的,但关键问题在于地震震源地比较接近海岸线时其激发起的海啸实际只用几分钟时间便可袭至海岸,在此类灾变情况下,远距离深海床内设置的传感报警系统便起不到提前较长一段时间报警的作用了。

那究竟该怎么办呢?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测委员会提出并告诫人们去实施的方案是:要尽可能多地依靠自然界提供的灾害预警信息。

专家们指出,如果你看见了海洋海浪呈异样变化且感觉到了地震,那你应毫不迟疑地朝远离海洋的方向飞速撤离;甚至仅有2分钟的预警提前量也能给人们提供朝内陆或高地撤离几百米远距离的足够时间;这往往可使撤离者避开最强最猛的海啸袭击波;强化这种防灾自救技能无疑可提高救助自己免遭丧生的几率

日本Okushiri岛的1000多名当地居民完全可证实这种自救躲灾技能的有效性。1993年,一场7.8级大能量地震袭击了此岛的海岸域。当日晚10时左右,持续6分钟之久的海啸猛袭了海岸周围,200人不幸丧生于海啸波浪阵下,但另有1200人则成功地避开了劫难,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感觉到了地震后迅即采取后撤措施,远离海水,结果全部避险成功。

但遗憾的是在新几内亚岛这次恶性海啸灾难中,有许多人决未采取那样的紧张运作去科学自救避险,此次灾难调查组成员、美国东北大学地震学专家埃米尔 • A • 奥柯尔及同事们不无痛心地指出。

调查组成员在与此次灾难目击者交谈后获悉:这次海啸灾难在到来之前,当地居民实际上已看到了许多异样自然界预警信息,例如,他们在第一轮波浪阵袭来之前看到了海水突然出现回撤萎缩现象(这种观察与近年来其它几次海啸事件报告中提供的情况相符),而且目击者们还说他们能听到一种波浪阵袭过来所特有的异样声响。

“假如住在海岸地域的居民突然听到一种异样高音量咆哮声,特别是在晚间天黑你看不见海上情况时,那便是一种海啸正在逼近的自然指示信息,这时你千万不要想再等着看看发生了什么,你必须立即着手朝内陆较高处方向速速撤离,”美国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主任兼美国国家海啸减灾项目主持人埃迪 • 伯纳德如是而言提警着人们。

 [Science News,1998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