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到过今日上海的国内外宾客对这座城市的景观变化之大都有深深地感叹:横跨浦江的斜拉索大桥、直冲云霄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赏心悦目的人民广场景观花园、亚洲一流的大剧场、图书馆、博物馆、国际会议中心等煌煌建筑令人惊叹上海的变化。作为一个久居上海的“上海人”,我觉得上海最大的变化还不在于它的外在景观,上海人思维观念的改变,上海整个经济结构的改变乃是衡量上海这座都市变化的更为本质的尺度。引发我这一感想的是对跨入2000年后《今日启明星》专栏第一位启明星的采访,他就是来自上海贝尔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一位年轻的总工程师彭雄飞博士。
3年前,在上海没有任何社会背景、门路的彭雄飞怀揣通讯专业的博士学位文凭以及在西安一家研究所和一家有名的通讯公司工作过几年的经历,携妻带儿到上海寻求发展。他找到了颇有名气的上海贝尔有限公司。一方渴望利用自己的知识在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干一番事业,一方求贤若渴,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两年后,彭雄飞升任公司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时年仅35岁。
99岁末,我去位于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的上海贝尔有限公司采访彭雄飞。一到公司,彭雄飞即领着我去生产区看了一下。对我来说,这半个小时的走马看花是一次视觉和观念上的冲击。一路上彭雄飞的介绍和我自己的感觉告诉我,这里的生产加工、系统集成、组装测试等流水线,无论从生产环境、条件到员工的技术成熟度已与欧美企业无甚区别:高大的生产区宽敞明亮,生产过程井然有序,管理到位;这里的工人都是掌握自动化电脑操作技术的智能型产业工人;这里的环境也是一流的。厂区外到处是绿草茵茵。据彭雄飞介绍,上海贝尔有限公司99年的销售额近百亿,人均产值率为上海企业之冠。
放眼浦东、放眼整个中国,类似贝尔这样的大型国资控股骨干企业已有一批,以上海为例,这部分企业在整个上海经济中的总量已占到半壁江山,有力地维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伴随着这一经济现象的是产业工人队伍在结构、成分方面的变化。以上海贝尔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现有的生产工人半数以上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都能掌握电脑操作;生产管理骨于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会利用电脑进行工艺设计;员工中有相当一部分有过国外培训、学习的经历。这样一种企业是上海今后要在国际经济大格局中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升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资源是人:一流的管理、研发人才和一流的生产员工队伍。面向国内外的广阔人才市场,动用各种手段延揽人才是必然的选择。彭雄飞正是90年代中后期进入上海的一位新移民。
彭雄飞是国内培养的博士,作为祖上几代都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后代,他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举家搬迁到上海,他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去访问他的时候,正逢他们刚打完一场战役:独立设计出接入网产品,这是一种适应电信网飞速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它的使用可以替代传统的铜缆接入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经济、可靠的接入手段,真正实现,新一代宽带数字接入系统。(有关接入网的详情请参见本期彭雄飞的文章)。
不愧是黄土高原的后代,彭雄飞的豪爽一如他的外表。在我们的交谈中,他从跨入新千年,上海高新科技的发展谈到了,上海人的素质。作为一个新移民,他对上海人分析达到的深度令我惊讶。彭雄飞认为:上海人在传统产业,包括城市管理方面非常成功,甚至在国内无可匹敌,但若论搞高科技新兴产业,上海人目前的心胸和心态都还不适应。因为搞高科技产业需要有全新的思维,要有容纳全国能人的胸怀(不仅是上海的市长,而且是全体市民);要有全新的文化环境、崭新的管理模式。与深圳等沿海城市和北京相比,上海在这方面并不具有多大的优胜:上海人太谨慎、精于计算,这种性格不利于搞风险投资,不冒风险搞高科技产业肯定是不行的。
彭雄飞认为,搞高新科技产业不可能稳赚钱,但不搞高新科技则一定会失败(彭用了一句家乡话:“赶不上趟")。
彭雄飞的为人信念是:在一个地方工作一定要对得起自己,即不要虚度年华,不要留下人生空白点。寥寥数语凸现了一个有高科技背景的上海新移民的价值取向。类似彭雄飞这样的新移民在今日的浦东,在上海已经有了数量可观的一批。愿这样的能人志士来得更多一点,这是上海新经济的希望所在。
(江世亮采写于2000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