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包括火星载人飞行在内的新太空开发计划。而在1989年,美国也曾宣布过火星载人飞行计划,但时隔不久便夭折了。从这次预算增加等方面来看,似乎开局是顺利的。那么,人类真的能够登上火星吗?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的川泰宣博士对此作了浅析——

在太空开发领域,美国与前苏联在世界上一直各领风骚。尽管首次载人航天的桂冠落在了前苏联的头上,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开创了将人类第一次送往月球的历史性伟业。这次布什总统宣布的“火星载人飞行”项目极具挑战性,如果这一揽子太空计划都能付诸实施,那么对全世界的冲击和影响绝不逊色于“阿波罗”计划。

新太空开发计划的核心美国的新太空开发计划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在2010年前完成目前在建的国际空间站ISS(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让航天飞机退出现役;

二、在2008年前,研制出新型太空船CEV(Crew Exploration Vehicle),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执行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虽然CEV是专门为执行超越地球轨道高度的任务而设计的,但也可以替代航天飞机往返于国际空间站和地球之间;

三、在2015年或2020年前将太空人送往月球执行月面基地建设等大规模的任务。接下来就是将人员由月面送往火星。

所谓新型太空船CEV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飞行器呢?为什么首选“月球”呢?火星载人飞行真的能实现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仅从这次公布的内容是无法了解其详的。但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5年的预算比上一年度增加5.6%的情况来看,新太空战略似乎正在切实进展之中。

的川泰宣博士认为:三项内容中,第一项是计划的重中之重;第二项中新型太空船CEV的详细情况尚未公开,比如它是与2001年计划中止的X-33空天飞机(冒险之星号)有何不同之处?是有翼型还是气密舱型的?目前不得而知。至于第三项计划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稍稍有些荒唐之感。

美国新太空开发计划的出台很可能是由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如“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以及又面临着下届总统选举等等。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一开发计划多少掺杂着外行的因素。据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有些研究人员也有对第三项计划中将月球作为通向火星的平台持怀疑态度。

月球是新太空开发计划的重点吗?

布什总统表示了从月面基地向火星发射载人探测器的意向。有一种观点认为,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无法想象在月面建造发射基地,尽管基地的规模没有肯尼迪太空中心那么大。若要飞向火星,大概除了直接从地球出发之外,别无良策。

图为月球基地假想图

那么为什么突然会在新太空开发计划中出现“月球”的概念呢?对此,有人认为月球探测本身就可能是美国的目的。但的川泰宣博士认为,要在火星上建立基地,那么月球也许可以成为基地建设最合适的训练场地。因为那里具有与火星上相似的微重力环境。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将月面上的训练视为“走弯路”,他们提倡就地取材,直接在火星上建造基地的方法。因为地球上的许多物质也同样存在于火星。

艰难的火星之路

总而言之,火星载人飞行是人类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有哪些课题必须要研究清楚呢?

首先一点,迄今为止飞往火星的探测器中有三分之二归于失败,由此可见必须要提高星际飞行技术的水平。再就是燃料、物资的补给、来自宇宙的大剂量射线等等都是很大的问题。

但是,作为最根本性的问题就是长期滞留在宇宙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尚未弄清楚。火星之路即使最短的单程也需要六个月左右的飞行时间,所以执行一次火星任务至少要在太空呆上一年之多,随之带来饮食的问题、运动量极端减少对人体的影响、疾病、意外受伤、个人生活(隐私)……等等难题不胜枚举。当然,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存在几十分钟的时差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难题堆积如山,但的川博士认为,人类登上火星的这一天必定会到来,也许只是时间和金钱的问题。

布什总统意欲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推行他的太空新战略。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应该起什么作用呢?的川博士一针见血的指出:“日本不单单是在财力方面予以支持,而是应该以此为契机,研究自身的载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