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纸媒图书依然兴盛不衰,不过这种承载着信息、智慧和思想的有形体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书本还会存在吗?一位致力于技术史研究的学者在《数字时代图书的未来》一书中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曾普遍认为,图书的末日将要来临。但是,如果图书正在消亡或者名存实亡的话,那么它的销售额为什么还一路攀升呢?

无纸办公——人们想象中图书末日的先兆——到目前为至也没有出现。根据研究者阿比盖尔 · 塞勒(Abigail J. Sellen)和理查德 · 哈珀(Richard H. R. Harper)的调查,现在的办公用纸,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在增加。

虽然对未来图书末日的预测似有道理。但现在看来并非合情合理。事实上,计算机和其它新技术,并未加速图书的消亡,反而在提高人们生产和传播印刷型图书的能力,或许作为人们未来生活的部分,图书将继续存在。

促进图书未来发展的动力有可能是特殊的数字技术、读者的偏爱以及信息经济学。《数字时代图书的未来》一书作者,戴维 · J · 斯塔莱(David J. Staley)确信,图书既不因数字信息变成一块“公有地”而销声匿迹;也不会因给知识财富概念留有一席之地而一成不变,它将与信息经济学模式相适应。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还会存在吗?

作为文学理论家,伊杰 · 博尔特(Jay D. Bolter)早在1991年就断言,即使我们真的生活“在印刷时代的晚期”,那也是因文字的生产和传送日益迁移到网络空间的缘故。读者们将注视一个屏,以我们输入语言的界面来替代书页。这个屏幕通常放在我们的书桌上,而不是计算机的监视器;手握的电子图书恰好就是那个界面。具有无线电技术特性的此类设计,意味读者可把一整套文本载入电子书,就像把一份电子文件下载到一个不变的硬盘驱动器一样。大学生们只要访问一本电子书,然后就可下载他们所有的教科书。

现在,电子版杂志在学生中间已很流行:而作者们为杂志准备的原稿,就如同一份电子文件和电子邮件一样。编辑者始终不产生纸质版本,但他们却处理这些电子文件,并对它们进行组织和编排。只是在编辑过程的最后,电子杂志的生产者把电子文件转换成一种印刷纸版,然后就可装封面并装运到图书馆和书店。

在线杂志,甚至省略了那个最终步骤:不用印刷和装订成一种纸质版本,编者们可直接把电子文章上载到万维网站供订户访问。与印刷版杂志不同的是,在线杂志的发送几近零成本,所以订户有时可免费访问。

现代经济理论是基于对有形商品的缺乏和排它性的研究;也就是说,因为它们会被耗尽,或只限一人使用,所以商品有价可估。如我燃烧一块煤,于是不可能把它交你使用;倘若我买了一辆汽车,同时别人就不可能拥有它。

与此相反,信息却是非竞争和非排它性的,即信息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共享、同时应用而且费用也相同。读在线版文字文本时,成千上万的人可同时阅读同一篇文章。而对该文章的所有读者来说,重新产生这篇文章,成本几乎等于零,这与印刷版本文章恰恰相反。

虽然读者可访问一篇数字文章,但没有这篇数字文章的专用权。因为数字文章可被方便而廉价地再生产,所以你的阅读并未剥夺其他读者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权利。与一块煤的使用不同,许多读者可利用同一篇数字文章,但它的信息永不会被“用光”;也与一有形体不同,信息不会被消耗殆尽。当以数字方式生产和发送时,信息可保持其非竞争和非排斥的特性。信息不是有形体,而且万维网的扩展已证明,信息只是瞬息的比特数字,并不受传统经济学规律的支配。

在印刷机出现以前,中世纪的学者们并不把思想作为“知识财富”。而是作为人人同有的公有地。法学家劳伦斯 · 莱辛(Lawrence Lessig)在《思想的未来》一书中说,因特网在一开始就被设计为一块公有地,流过它的各种思想也类似地被视作一个公共领域,并不作为知识财富来对待。

当你“宣传一种思想”,让它公开时,你正在“出版”那个思想。但在我脑海中的一个思想却是私有的;然而,这个思想一旦离开我的头脑,我就使它公开了。的确,在印刷机之前,出版就是公开一个思想,或者通过高声讲读,或者通过文字的方法传播。托马斯 · 杰斐逊(Thomas Jeffeeson)特别提到,思想就象一束烛光:你的烛光与我的烛光一起发光,并不减少我烛光的光辉。他认为,就启迪人类说,思想应传遍全世界。而且,这就是穿过网络空间的比特信息流出现的原因,也是信息为全人类利益而免费传播的原因。

漫画家斯科特 · 麦克洛德(Scott McCloud)曾指出,电子式生产和传播,可能改变连环漫画杂志(也许所有图书)的经济学,这有益于作者及其读者。麦克洛德在《重塑连环漫画》一书中写道,数字技术可使艺术家、作家和其他创作者的作品内容,得到真正地控制并使他们的更多利益免遭侵犯。麦克洛德注意到,一本连环漫画杂志的平均价格是3美元,但出版者、印刷者、传播者、保管者以及销售者都从中牟利,留给创作者仅仅30美分。一种由创作者控制、基于电子传播的预订系统,将使更多的思想实现共享,还能使创造者的利益得以保护。但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障碍,就在于读者对万维网内容付费并不愿意。迄今为止,很少有人乐意付在线内容资费。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财富将因其有形集装——包括印刷型图书——的消失而销声匿迹。然而,数字化却使书写语言的重新生产和瞬时传播,廉价而方便,同时被所有的人应用。

未来还会有图书吗?

印刷型图书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把信息变成知识财富,一种可由人控制传播的有形商品。思想和信息,就被包含于这种由物质制成的印刷形体之中,它与所有有形商品相同服从供需调节规则。

如果图书在未来还继续存在,那将是因为存在一种经济的诱因。图书作者和其他版权持有者将要维护他们的知识财富。这与图书更易带到海滩阅读的说法不同。然而,戴维 · 斯塔莱的观点则与众不同。他认为,是知识财富的经济学,需要图书以印刷的、装订的和老式的形式存在。

与我们以前的想象比较,计算机或许更类似于印刷机。印刷机改变了书写文字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但未改变它的形式和结构。计算机对印刷图书的生产和传播,可能有相似的作用。未来的图书,或许与我们今天阅读的书有很大的差别。但在形式上,我们似乎不应陌生。

计算机可能改变图书的生产和传播,但几乎不影响图书的形表。比如,借助按需印刷技术,文字文本就可以电子方式存储;当一用户需要某一本图书的副本时,即可印刷、装订(一本或一百本副本),然后装运。有朝一日,到书店购书的人,可能在书店里发现造书的信息亭;今天,一名顾客可向一家信息亭定做一张明信片;在未来,一名读者可以相同方法从一张选菜单上定做一本图书,从印刷到装订成册只需一刻钟,然后就可带一本新书走出书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种类似的家用技术可替代向亚马逊网站订购图书。在家里就可直接生产书了。这种及时生产的方式,意味一个出版者可精确调节图书供需。只要达到需求的图书量就停止印刷,而不是生产10000册书,仅销售500册。在理论上,一本图书永远不会绝版;不过在有形书生产之前,电子形书却会闲置。然而,通过网络空间的电子比特,也不是免费传送的,出版者只对其有形体图书付费的人,才分发信息包。但且注意:这个计算机化过程的终端产品,是一种有形体图书。

图书物理形态的改变

虽然一本未来的书,表面看上去可能与现在的图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它的书页可能有更大不同。最近,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图研究中心(PARC)的科学家们揭开了被称作“吉里康”的“智能纸”技术的奥秘。这是一种由成千上万个小球组成的薄而柔似橡胶的纸张,一边是黑色,另一边是白色。当一些黑色小球转到另一面时,就会在白底色上留下一个黑色的符号。智能纸看上去有点像液晶显示屏,但其表面柔软而不坚硬,更像一张纸。

薄而柔韧的液晶显示器就如一本“智能书”

一本未来的“智能书”,可能是由装在封面里的许多张智能纸组成;“旋转”会控制这些电子组件。你可下载像电子书一样的文本,甚至还可享受到一本传统印刷书的触感。但是,一本智能书与一本印刷书有很大差别,它可以显示计算机屏幕上那样动态的和栩栩如生的可视数字。智能纸书与印刷书的不同,就象第一次印刷书不同于中世纪的手抄本一样。但是,智能纸书是有形的和可触模式的,似乎与一位印刷型图书的读者很亲近。

甚至不借助于智能纸书,也会找到其它方法,比如模拟计算机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环境,用更多图形或触觉元件的组合。在未来,图书和“屏上文本”可能同时存在,但这些图书将日益模仿多媒体屏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书的“物质性”不是不会显现;恰恰相反,图书将变成“超物质”。

信息经济学

假如图书还存在,我们就不能无视它的物质性。作为一种有形体,书是思想的集装箱;因此,是竞争的和排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条件)。如果图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信息技术而存在的话,那么,将因作者和出版者的经济兴趣,而保持其触感的有形方式。

图书到现在没有消失,而且永远不会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尚需一门新的替代知识财富的信息经济学。根据销售额判断,由漫画家斯科特 · 麦克洛德提倡的预订型的电子图书已遭读者冷遇。原因就在于,数字信息是否是非竞争性的(即人们都能共享它)?如果网络空间是免费传播这个非竞争信息的理想车辆,那么,为什么任何人都要为之付费呢?

倘若电子图书的作者要求为其劳动付酬,那么,他们得像电视广播电台一样去做广告,把收费广告空间嵌入其电子页面,这有现实的可能性。电子图书看上去很可能就如今天的网页一样,夹杂其它内容的广告,突然出现于新窗口。电子作家除了寻求观众的赞助外,还可采取与公共广播电台提供免费内容相同的方式来筹措资金。

同样,就均衡供应信息来说,我们也应对作者的创作给予鼓励。由于那是因特网的初期打算,所以劳伦斯 · 莱辛在《思想的未来》一书中展望了一个在线世界、在那里软件代码、音乐和文字信息的创造者将免费传播他们的作品。作者们会发现,难以在这样一个系统赚钱;事实上,在网络上写作的人,似乎是那些富裕自由的人,或者有其他收入来源的人,因为他们并不把创作当作收入来源。

在莱辛的模式中,信息创造者大概类似今天的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写作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博得一位大学生的名声。在履历表上添一专长,是其特有的通行证,并且大学生们的许多写作,通常也得到足够补偿。在莱辛的数字未来中,所需要的作者将是业余作者或者大学生,不过他们还需要一位赞助人,以免费传播他们的思想。

仅仅因为瞬间比特信息的重要,所以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再把信息看作财富,回到中世纪免费利用一块公有地的概念,那么,将不再需要图书。事实上,图书将防碍对这块公有地的“开垦”。的确,我们或许正生活在印刷时代的晚期。然而,就数字信息来说,已经出现了模糊不清的经济问题,要保证目前知识产权制度的连续性,一直继续到未来——谁将付酬?谁会生产呢?——可能永远得不到确切回答。

仅仅技术的改变,将不会加快图书末日的到来。相反地,经济因素(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运作状况)对图书出版将起到一个更重要作用。如果信息仍保留一种知识财富形式的话,那么,作者和出版者,将通过最有效的技术——印刷型图书,来继续保持对这个财富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