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本文是北京大学化学系几位学生访问该校院士、著名化学家徐光宪教授后整理的访谈稿,内容涉及大学生在参与课题中如何选题、如何通过课题了解社会,以及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等,值得一读——

徐光宪院士简介:1920年生,浙江绍兴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大任教。现任北大化学系教授、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关于选题

选题我觉得有几类。比如化学学院现在大约有50多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有一位教授,教授下面有博士、博士后等,第一类就是参加这些课题组里面的一项工作。这首先需要你们去了解那些课题组在做些什么工作,然后就是要看你们自己的兴趣,因为化学的范围很广。经济学方面我觉得也是这样。所以第一类就是参加由教师指导的课题组的一部分工作。

第二类就是你们自己提出想法和课题。你们自己慢慢学习了以后,比如到了大学三年级之后,自己觉得要提出什么课题,然后你要去争取同这个课题有关的老师的帮助。这两类课题可以由课题组提供经费。哪怕只要和某个课题组有关,你可以自己向老师申请帮助,他们可能会提供一些经费和实验条件,包括实验药品等。

第三类是有关社会公益性的题目,国外叫social community service。比如像污水处理、家乡经济的发展等。这个要你自己感觉到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国外也有。对于这类课题,我觉得学校(指北大“挑战杯”办公室)应给予一些资金支持,因为做这类课题的调查研究有时需要经费的支持。

参与课题 了解社会

关于公益性的课题,我谈谈自己的感受。现在学生高中毕业后都要考大学,高考也就这样一次。那么这种高考制度是不是需要改革,这就是个公益性的课题。你们也很有条件做,因为你们都是经过高考来的,一定有许多感受。现在教育部很关心这个问题,报刊上也多有讨论。

我举个例子,国外(美国)大学招生有个叫SAT的考试。美国人从小学到高中一共12年,和我们一样。9~12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加SAT,不是高三时才可以参加,最后算你的最高分。SAT总分是1600分,好的大学要1500分以上,但有的学生在高二时已经拿到了,就可以节约一年时间。当然美国好的大学的录取标准,不仅仅是SAT的成绩,它还要看你的社会活动能力,还有综合素质,包括辩论是不是有优秀的成绩,另外要有一些比如像体育、音乐等方面的能力。我觉得辩论能培养你的思维,你要快速地作出反应,这是一种很好的素质。

还有一类就是社会工作。我觉得你们可以尽可能地承担一些,比如怎样把“挑战杯”组织好。我觉得这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如果研究得好,也可以参加“挑战杯”的竞赛,也是对社会做出贡献了。因为这个问题现在全社会都在考虑,就是怎么样把高考制度改革好。可能有的同学高一、高二时感到吃不饱,可以自学高三的内容,学了以后假如通过了高考,那你以后就舒服了。另外也可能有这种情况,就是平时学习很好,但他偶然第一次考试感到紧张,如果让他多参加几次考试的机会呢,可能就会有些经验。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了,可以提出方案,然后做调查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调查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为什么要学化学?

我再举一个例子,很多同学都在想,学化学究竟有没有用。为什么要学化学呢?现在是信息科学的时代、生命科学的时代,学化学干什么呢?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生命现象都包含着化学反应,生命科学真正放到分子水平上研究就需要化学。但你们是不是都这么想?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又有社会公益性。

文理交融有什么好处?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大家都提倡素质教育,这里面就很强调要文理交融。那么你如何做到文理交融,文理交融又有什么好处?比如说学化学的同学去学些经济学,我觉得还是很有用处的。因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最优选择,讲究的是高效率。这里边有很多原理,这些原理对你们今后做人做事,以及做学问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样,对学经济的学生来说,数学(数理分析)是很重要的。我带过一个博士,他拿到了量子化学博士学位后,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念了博士后,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他头脑很灵活,花了三年时间又去拿了个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他是美国杜克大学的经济学副教授,清华也请他回来过,好像和北大也有联系。现在也有很多人拿到了理科博士学位后再去念一个经济的学位,他们利用的就是良好的数学基础。经济学里研究博弈论的纳什本来是MIT数学系的副教授,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休假了。等健康恢复之后,他发现数学的前沿自己有点落下了,但他的数学基础能够研究经济学,于是就转行了。有好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是学理科出身的。所以这就体现了文理交叉。

清晨, 国旗在北大校园升起

关于创新

创新里边有一条,就是移花接木。意思就是说,把这个学科里的规律应用到另一个学科里就能够创新。比如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我觉得这里边有个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用儒家的话讲,叫做“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也就是牛顿第三定律。所以一个人往往要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这就是移花接木。化学和物理、化学和生物之间,甚至化学的不同领域之间(比如有机和无机)常常相互借用概念和思想,这样就能够创新。所以我觉得你们的知识面应该广一些。现在化学学院学术报告很多,这点我觉得很好。

“挑战杯”的工作很重要

北大的同学还是富有创新能力的,有很大的潜力。所以我觉得参加“挑战杯”是很有益的,能给以后研究生、博士阶段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刚才我说的是参加课题组的工作,社会公益类的也很好。比如有一个项目,他对家乡某一个地区做了很多调研,对该地区的发展提了很多建议,后来这项工作也很受重视。关于创业方面我不太了解。好像有一项工作是研究怎样提高燃烧的效率,用的是把水和油混合起来乳化的方法,我不知道后来怎样(这个工作是北大力学系一位同学做的,后来在大庆油田有了实际应用,效果很好)。我看到报上说有些“挑战杯”的成果能够拍卖到很高的价钱。所以我觉得“挑战杯”的工作很重要,而且你们应该为北大争取荣誉,在全国的“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优胜。

寄语学子

同学们应该处理好课外科研与正常学习的关系。正常学习一定要学得好。国外有些大学对参加科研的学生有个条件,就是学习成绩要达到优秀。因为大学里的课程还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所以无论是必修课还是根据兴趣选择的选修课,都应该把它学好,得到优秀。然后再搞科研,这样反过来对你的学习也有所帮助,使你的思维更活跃更深入。至少你会知道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而不只是简单接受。

还要善于提问,所谓“学问”,学习是要两条腿走路的,一条腿是“学”,一条腿是“问”。如果只学不问,你学的知识是死的,就不能够变为实际的东西;如果只问不学,那你的知识就得不到积累,你提的问题一定是茫然的,自己也模糊不清。我们做学问,先要把前人的知识接受、继承过来,然后再向前走一步,这个就是创新了。所以学习一定既要学又要问。至于提出问题后怎样寻找一个解决方案,这就是“挑战杯”的工作。

[访问、整理人:江泽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