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若交上好运,则可能要挡也挡不住。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张一博士近来就是有这样的好运了。作为海归派创业人士,又是民营科技企业的代表,张一在上半年入选本年度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后,又在两周前入选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但对张一来说,最令他气定神闲的事情莫过于由他出任总裁的微创公司近两年来无论是业务量、销售额,还是品牌知名度都在上升中。可不,继在荷兰开设微创欧洲分公司之后,下个月,微创公司又将在南美开设办事处……。在中国,往往一个企业成功创业的消息一经发布,其领袖人物就会收到各种采访请求,而这其中或多或少掺杂着一些利益和商业行为。可以想象,张总裁一阶段来也多少置于这种包围中,以至于我的约定采访电话打过去,办公室一位女士首先问是否要收费。

当然我们之间的采访约定很顺利,张一很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此前我已从网上下载过一些对张一的访问文章。无庸讳言,这些采访文章对我了解采访对象颇有帮助,但这些文章中的一些过分的溢美之词,反而遮掩了一位海归人士创业的艰辛及其成功的应有启示。因而我的采访文字将尽可能平实,尽我所能,以一个旁观者热情而不失冷静的眼光,试图从张一博士已走过的路中探求其成功的几点因素。

首先,创业离不开必要的积累。张一所在的微创医疗器械公司(Microport)是提供解决血管狭窄或堵塞的介入医疗器具——血管扩张支架(进一步发展为药物支架)的供应商,其需求量仅在中国大陆地区就以每年数万计。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增大,对血管扩张支架的需求还将有所上升。我去微创访问张一的那天,张先生专门引着我去看了公司的产品陈列室,简介这种支架的临床意义。讲的通俗一点,这种扩张支架的作用如同对淤塞河道的疏浚功能。在这种介入治疗方法引入前,过去,临床上采用的是心脏搭桥的方法,即绕过因堵塞而变形的一段主动脉血管,在心脏和通透率较好的血管间搭建一条通道来解决向心脏稳定供血问题。俄罗斯前领袖叶利钦就做过两次以上这样的搭桥手术,美国前总统也于近期接受过这种手术。

相比较既有风险、价格又不菲的心脏搭桥手术,以切口和创伤小、效果明显,同时又更经济的介入式心脏扩张支架手术,自其发明并在临床上投入使用以来,越来越受到医疗界和患者的认可,特别是其第二代药物支架投入市场以来,因其能降低血管扩张后带来的血管再狭窄这一棘手难题,令血管通畅几近一劳永逸,因而更受欢迎。据统计,目前每年全世界对这种药物支架的需求量在50~60亿美元,另据估计,起码有600万以上的中国人需要血管介入医疗产品。

应该说看到这一需求,看到这一巨大市场潜力的不仅有常兆华(微创公司创始人,也是海归派人士)、张一等人,然而最终使血管介入医疗这一概念走进中国老百姓的是微创公司,使这一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批量化生产。造福百姓的也是微创,为什么?除了运营模式等因素外,张一博士本人从浙江大学本科起主修的材料专业,以及他日后留美攻读博士学位都没有离开过材料学科,特别是他在学业完成后直接在美国从事介入医疗材料研发的经历不无关系。这些积累加上张一的天赋(16岁就进浙江大学学习),构成了张日后进入这一领域最需要的底气。

其二,创业要善用已有资源。就像很多海归人士的创业故事那样,已经看准市场,并已决定回国创业的张一于2001年先在北京等地作市场考察、融资和寻求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努力,准备自己创业。然而,当他得知并结识了先于他回国并自己创办了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的常兆华博士,在一番知心恳谈并做了认真考虑后,他决定加入微创,共谋大业。吸引他的主要是微创公司已有相当好的条件和基础,也是国内首家倾全力于介入医疗产品研发制造的企业,他相信加盟其中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应该说张一的这一决策也是他今日成功的重要一环。对自己当年做出这一决定的动机,我没有机会向张一求证,但我想至少他会考虑到同一市场、同一产品应尽可能地避免内战。这其实也是对传统文化,如所谓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等观念的一种突破。正是一种只求把看准的事业做好、做大的心态,使得今日的微创上海公司多了一位洞悉市场风云的掌门人,减少了潜在的自相残杀的可能性,此乃中国介入医疗产品发展的一大幸事。

其三,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对品牌和产品的宣传。客观地讲,微创医疗器械公司和该公司的主打产品现在还远没有到尽人皆知的地步,但与前些年相比已经大有进步。由于大众和专业媒体的不断推介,也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众多,需求增加,介入医疗及其产品正在为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属所知道,以至于有些病人向医疗单位请求用介入治疗方法。

但是在中国的介入医疗产品市场,领风骚的是美国的强生公司、波士顿科技等国外知名大企业的品牌。这种情况不足为奇,因为中国的医疗器械,小到医用螺钉,大到心脏起博器、放疗装置,几乎都是国外知名品牌的天下。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时间,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品牌产品。改变医疗器械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时有有识之士发出疾呼,但当下更需要的是行动。微创作为一个成立不到10年、目前员工不足300的企业,其自主生产的扩张支架、药物支架已经占有了国内15%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05年可达20%的市场分额。如果考虑到1996年时我国这方面是百分之百地依赖进口,可见其进步之大了。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微创在提倡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理念的同时,并不回避必要的宣传,相反,他们利用了一切机会宣传自己公司的产品。例如,公司参与了社会慈善事业捐助活动,常兆华和张一等借入选上海市十大英才、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等机会,不失时机的宣传微创公司及其产品和理念。这些外在的宣传对公司的整体形象是一种很必要的良性推动,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些宣传知道了微创及其血管扩张支架的作用。

我的一个建议是,微创还可以在这方面做的更多一些,例如支持举办一次电视直播的心脏介入治疗全过程播放活动,在此过程中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另外微创公司内的产品展厅可考虑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有专人讲解。我的目的是希望微创这个属于医生和病人的品牌能不断成长壮大,也希望张一博士的创业之路能走得更坚实和顺畅。

[江世亮采写自200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