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大脑中处于混沌状态的创造性思想表露出来?这是从事思维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任务之一,即寻找让所有普通人都能掌握的优秀思维方法,但他们常常在争议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富有创造性的人对很多事物具有非同寻常的好奇心?创立相对论与研制不干胶水其脑力活动过程是相同的吗?创造性活动是否属于一种纯粹的逻辑过程?计算机对思维究竟有哪些影响?……
让人的思维活跃起来
德国心理学家赖纳 · H · 哈杜拉(Rainer Home Hadula)教授指出:“创造力是生命活力的一种特征,创造是人类生活中所承担的一项任务,创造能产生非同寻常的力量。”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彼得 · 克雷默(Peter Krammer)教授是这样阐述的“创造是创造者自身极大的恐惧和极强的抵抗心态的表露。”甚至作风极其严谨的科学家卡尔 · 波佩尔(Karl Popper)也认为:每一项发现的背后存在着一种“非理性的因素”,即一种“创造性直觉”。他列举了科学创造大师爱因斯坦的说法:自然的奥秘并不沿着逻辑的轨道在行进,因此人们要用直觉去感受它。
美国创造学研究者迪安K · 西蒙通(Dean K. Simonton)提出:创造性思想是一种偶然的恩赐。创造活动历程的开始阶段是很乏味的,科学家在学习阶段要思考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要学习已经确立的事实和研究方法,然后形成研究重大课题的思维方式。具有创造思维的人并不是仅仅吸收各种业已确定的思想,偶然性在他们的思维过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法国著名数学家亨利 · 普安卡雷(Henri Poincare)说:在他的印象中,思想就像空气分子,在跳动中各种思想发生冲撞,最后部分思想结合在一起。
我们以今天在无数办公室使用的报事贴便条的发明为例,来看看偶然性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作用。30年前,美国3M公司的化学工程师阿特 · 弗赖伊(Art Fry)在一次礼拜仪式中为便于唱诗,想在他的宗教诗歌集上作记号,他想如果有一种可以贴在书上,不需要时又可以轻易取下的书签,那将给人带来很大方便。在弗赖伊的建议下,这种报事贴便条不久便推向市场,最终他们的公司成了该行业中最大的康采恩。
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卡利B · 穆利斯(Kary Banks Mullis)也是在偶然中作出了重大科学发现。1983年的一个夜晚,穆利斯在加州的山路上驾车。月光、前车灯光和反光镜的光交叉汇映,使这位生物化学家突发奇想,最终发现了聚合酶连锁反应。
波恩大学的格尔德 · 格拉斯霍夫(Gerd Grasshoff)教授认为:“偶然因素是发明的核心,这是一种很深刻的幻想。”他举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汉斯A · 克雷布斯(Hans Adolf Krebs)的例子(克雷布斯于1932年发现尿素是如何在人体中形成的)。格拉斯霍夫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克雷布斯当年的研究过程,最后,他发现了进行氨基酸反应的重要思维步骤。
西蒙通在赞成偶然因素的同时也认为:如果科学家掌握了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足够知识和所需方法,并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活动,那么他们很可能极为精确地在同一个时刻解决科学难题。事实上,两个科学家思考同一个问题的例子是很多的:牛顿和莱布尼茨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但他们都发明了微积分;达尔文和华莱士都阐述了自然选择规律。但是这种多人同时做出科学发现事件的出现并没有遵循什么规律。调查发现:大约每10年中就有3次多人同时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偶然事件。尽管统计能获得同时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事件在时间上的分布,但我们所期望的是:在什么时候有多少科学家是按照偶然性原则突然产生新的思想。
西蒙通还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除了偶然性波动以外,杰出科学家的思想在所有出色思想中所占的份额并不比其他的人高,西蒙通称此为“相同机会准则现象”。
在西蒙通看来,高智商看来并不是产生科学奇想的重要因素,科学家需要的自然是更多的悟性。学物理的人有140智商就足够了,在实践过程中,人总会被自身的局限性所限。如果发生了逾越自身局限的现象,也并不表明自身的创造性智商水平有了提高,或者自己的学识有了增长,而只说明该思想者进入到了一个“偶然王国”里。
创造者需要有理智的倔强,他应该能摆脱传统的或者是陈旧的书本知识之束缚。按照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克劳斯冯 · 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的话说:“他具备探究一切问题的精神,生性倔强,只相信真理。”但是,倔强不同于固执,固执的人是不会有创造精神的。
创造性思想的形成同时也伴随着很多思维混沌现象的出现,在这关键时刻出现的思维混沌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这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谢利 · 卡森(Shelley Carson)领导的研究小组在2004年做出的一个惊人发现。该小组从事潜伏性精神抑制症的研究。那些带有幻想的精神分裂者表现得像弱智者。然而,卡森通过实验证实:这样的精神分裂者有着与具有创造性思想的高智慧者一样的特征。
具有轻度潜伏性精神抑制者的表现常常极为坦率地对待新生事物(有坦率性格特征的人乐于尝试新事物),喜欢与非同一般的人交往,因此,在轻度潜伏性精神抑制者的头脑中很容易建立起各种新思想的组合。
天才思想离我们并不远
现代脑研究证实了一种说法,即在天才的思想和“疯狂”的想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古罗马哲学家塞尼卡曾经说过:“还没有一种伟大的思想是不搀和疯狂想法的。”这种论断后来被包括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等人在内的很多思想家的行为所证实。我们此时把塞尼卡的论断提出来,不是去安慰患有神经官能症的脑力劳动者。真实情况是:塞尼卡的论断已经被科学证实。很多科学发现都证明天才的思想和疯狂的想法之间确实存在相互联系。这些证明来自四个方面的研究,即生平研究、基因研究、心理研究和脑研究。
生平研究:名人的代价
患有神经错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著名艺术家和科学家为数不少。他们常常表现出抑郁、躁狂和不安,甚至会自己结束生命。好莱坞拍摄的影片“美丽的心灵”真实反映了这些人的生活。很多研究发现:在他们这些人中间出现许多极其健康的天才人物绝对不是偶然的。
英国精神病科医生费利克斯 · 波斯特(Felix Post)对291位男性世界知名人士的简历作了长期观察,发现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曾被诊断出患有神经病,其中有进化论创始者达尔文和量子力学创立者薛定鄂。波斯特由此得出结论:尽管在他们身上发现有精神方面和个性方面的错乱,但他们的智力水平确实超过常人。
基因研究:家族的问题
遗传学专家乔恩 · 卡尔松(Jon Karsson)在2004年4月发表了他在冰岛作的一项研究报告:他首先对生活在1871年至1960年间的180名大学期间成绩优秀的青年人的病历作了分析,然后对他们的1016位家族成员的病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这180名成绩优秀者中精神病例数量是同样数量普通人的4倍,他们的1016位家族成员中有22人患严重精神疾病,大大超过了同样数量的人群中精神病患者的比例。
卡尔松继续对一些一流科学家的家族人员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是:与人文科学家的家族成员相比,数学家的家庭成员患精神病的比例要高出前者好几倍;而在数学成绩优秀的自然科学家中,患精神病的比例亦高出其他人群。卡尔松在90名调查对象中,已经发现有4例精神分裂症和9例忧郁症,他的调查还证明:天才所患的某种精神疾病的病因至少部分是出于遗传。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冰岛的一些科学家的家族里,而是普遍存在的。
出生在英国学者家庭的托马斯H · 赫胥黎曾是一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他的父亲死于精神病。赫胥黎有6个兄弟姐妹,其中只有一个精神正常。虽然精神病家族史给后代带来性格上的紊乱,但这并不妨碍后代做出杰出的成就:赫胥黎的孙子安德鲁F · 赫胥黎后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另一个孙子朱利安S · 赫胥黎是著名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还有一个孙子奥尔德斯L · 赫胥黎是著名的作家。
心理研究:特别的联想
大脑为什么一方面能进行高效率的创造性活动,另一方面又会引发精神病?从德国移民到英国的心理学家汉斯 · 艾森克(Hans Eysenck)在1990年代就告诉我们:高效率的创造性活动和精神病的引发都与大脑的联想有关。通过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传播物质的作用,大脑一再进行着过滤过程。大脑这个过滤器只将重要的印象留下,而把其余的遗忘。正如艾森克所描述的那样:精神病患者无法控制头脑中涌现的各种意识,最终以难以理解的言语杂乱无章地显示出来。
大脑过滤器必须在日常意识僵化和无法理智的狂想这两个极端状况之间调整到最优水平时才能产生创造性效率。艾森克指出:“在脑中不时地产生许多特别的联想意识、记忆和想象等等,这就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思想者的标志。”
卡森和他的同事研究出一种测量人脑中意识过滤尺度的方法——“潜伏抑制法”。他在182名学生身上做了实验,其结果表明:人的潜伏抑制尺度越低,他的创造性就越高。卡森的这182名被试验者都是卓有成就者,他们的“潜伏抑制"度数要比其他同学的低好多,他们的智商也确实比其他同学的高。
如何阻止精神错乱的出现呢?卡森指出:“当新信息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如果没有将信息有秩序地排好队,精神错乱就容易出现。但是如果保持足够的理智和良好的工作意识,就能够将部分新信息纳入创造的轨道。”
脑研究:是智者还是愚者
头脑中印象的产生是思维的第一步,这好比是在头脑中有了一个“初稿”。然后,初步的印象发展成为意识,即“概念”形式的印象。人的意识活动一般分三个层次:感觉思想和创造。
3岁半的娜蒂亚(Nadia)是一位神童,她能从不同的视觉角度绘出栩栩如生的狗和马,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这位有绘画天赋的女孩到7岁才刚刚开口学说话。
科学家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发育不良和疾病的厄运常常降临到许多神童身上。很多幼年就具备速算能力或超强记忆力的孩子到了成年以后,其左侧大脑常常出现受损病状。美国加州大学精神病学专家布鲁斯 · 米勒(Bruce Miller)称这种病状为“前颞痴呆”。
左侧前颞叶位于人的额头左侧和太阳穴之间的大脑区域,神经学家们怀疑左侧前颞叶可能是“人脑的调节器”。为此,澳大利亚脑研究专家艾伦 · 斯奈德(Allan Snyder)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去操纵一下'调节器'呢?"(一种磁干扰器思考帽)。他声称:“我的实验是建立人能够有秩序地通过关闭脑的某些部分的途径来开发某些能力的。”
有些有孤独倾向的高智慧者很可能得了一种叫“阿斯珀格综合病征”的疾病。
阿萨是一个高天资的孩子,6岁时就学习原子物理学课程,但她时常会在地毯上翻滚;南非数学家理查德 · 博彻斯(Richard Bocherds)获得过“菲尔茨奖”,但他在日常生活中竟然不会接待来访的客人。
对头脑风暴法的思考
在企业里,管理者常常期望通过头脑风暴法(即集中广大成员的智慧以解决难题的方法)让更多更好的思想产生。实验证明:头脑风暴法是低效率的。因为只有少数人在独立思考问题,大多数人有依赖他人的思想,这种现象在团体中是常见的。而在一个采用头脑风暴法的团体中,当团体中的某个个体感受不到自己的贡献时,以及自己几乎不被他人注意的时候,首先受损害的是该个体的劳动道德。
50多年前,亚历克斯 · 奥斯本(Alex Osbom)制定了所谓创造性团体规则:
· 尽可能多地产生想法
· 这些想法应尽可能地具有独创性
· 改进和充实已经确定的想法
· 不对新的想法作评判
按照奥斯本的理论,新想法的产生不仅要数量多,而且要质量高。不对新想法作评判的目的是:不让突然产生的好想法被扼杀于萌芽状态。奥斯本断定:每一个人当他在进行独立思考时,能想出的主意是最多的。
1958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唐纳德 · 泰勒(Donald Taylor)等人验证了奥斯本的结论。他们对四个4人实验小组进行了研究:让所有的实验对象采用头脑风暴法为同一个问题寻找答案。结果发现只有两个答案是经独立思考后产生的。
德国心理学教授沃尔夫冈 · 施特勒贝(Wolfgang Stroebe)的实验证明:大脑长期积累的信息是新思想的材料,这些积累在能得到表现的时候,人才会突然产生新的想法,而传统的头脑风暴法限制人们随时表现自己的长期记忆内容。
尽管头脑风暴法有种种缺陷,但它还为人们所推崇,因为头脑风暴法毕竟给团体成员带来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