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Box:

9-陈生弟~1

陈生弟教授

 

  阿尔茨海默氏症(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以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障碍。国内外研究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痴呆发病率将逐步增高,8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可达50%。由此可见,对于AD的研究及防治刻不容缓。近来,在《自然》杂志介绍了目前关于AD研究进展的一组文章,这对于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AD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及衰老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载脂蛋白E4型等位基因(ApoEε4)是唯一被认为比较确定的AD相关的易感基因。但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AD病例并不存在ApoEε4等位基因,这提示除此以外,还有其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AD的发病中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方法(GWAS)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相继发现了一些多基因多态性或是染色体区域与AD相关。
 
  《自然》这组专题中的“从遗传基因中寻找风险因子”一文,介绍了通过GWAS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了Clusterin,CR1,PICALM等与晚发型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尽管这些基因对于AD风险的影响较APOE小得多,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重要。例如Clusterin基因编码的产物,又称之为ApoJ,它能辅助APOE,参与脑内胆固醇及脂质的代谢(AD患者常有脑内胆固醇、脂质代谢异常),包括发现血浆中的Clusterin的水平与AD的发生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些无疑为我们对AD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自然》相关文章提示,近年来有关AD发病机制的学说纷繁复杂,如β-淀粉样蛋白(Aβ)过度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神经血管病变、胆碱能系统损伤等等,其中Aβ毒性学说仍是AD发病机制中的核心学说。但是,以上任何学说都无法全面解释AD的所有神经病理学改变,因而针对单一假说而展开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10年时间内,在采用疫苗方式治疗AD的尝试中,研究人员未能解决疾病造成的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期间,在阻止患者智力缓慢减退上也未能取得明显效果。
 
  众所周知,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记忆力丧失、认知功能下降时,要扭转受损神经细胞功能为时已晚。然而AD的确诊仍依赖于死后验尸,这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因此目前研究的重点在如何找出一种与AD临床症状具有密切联系的最佳生物标记物,由此不仅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识别具有AD风险的无症状者,从而做到早预防和早治疗。
 
  脑脊液的Aβ和Tau蛋白水平已被证明可用于预测老年人AD及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进展。随着腰穿的安全性及可接受性的发展,脑脊液的生物标记物也将有希望应用于AD的临床诊断。另外,关于唾液中Aβ及其他一些相关分泌蛋白水平是否能成为AD生物标记物目前也在研究中。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这些生物标记物如何与认知量表结合,从而用于确定AD高危者、干预其不发病等。
 
  随着对AD更深入的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可攻克AD之堡垒。
 

――――――――――

作者简介:王丽玲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博士生;陈生弟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主任、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