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国内各报刊、杂志以及其他媒体均有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由此引发许多读者的关注。但是附红细胞体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它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传播的呢?以下,笔者结合本单位的临床实践对这些做一些解答。
 

认识附红细胞体病

  要了解附红细胞体病,首先谈谈它的病原体――附红细胞体(见图示)。附红细胞体(EH)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传统上将它列为立克次氏体目的一种类型。但近年来,有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它应属于支原体的一种分支,因此尚未有定论。目前已发现附红细胞体有包括发生在绵羊、山羊、牛、猪、马、驴、骡、狗、猫、兔、鼠、鸟类和人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它们在生物学特性上大同小异,感染力和致病力相似,同时,不同类型附红细胞体可以跨种间交叉感染。也就是说,猪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人,反之亦然。
 
  其次,再谈谈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过程。附红细胞体在感染机体后迅速进入骨髓进行繁殖,然后伴随血细胞再释放入血液循环,主要影响造血系统脏器如脾脏、肝脏、淋巴结等,此时感染多数为潜伏状态。因此附红体感染人体或家畜之后,并不一定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感染进一步加剧,感染的红细胞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有其他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就可导致红细胞破坏,出现典型附红细胞体病症状:低热、乏力、嗜睡、皮肤黄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腹痛、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痛等,到医院抽血化验后发现有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胆红素增高等,通过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附红细胞体或其他辅助检查可以确诊。
 
  迄今为止,综合目前我国各个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类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在健康人群中约为10~45%左右;在有疾病状态、免疫能力低下、疫区人群或明确感染动物接触等人群中感染率明显升高达60~80%。然而,幸运的是,目前人附红细胞体病只有零星或散在报道,尚未见到大规模附红细胞体发病或流行。因此,根据目前研究结果,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虽然较高,但发病率却较低,病死率更低(<1%)。
 

附红体病传播途径

  初步知道附红细胞体病的大体情况后,我们必须对它的传播途径做些认识,以便于防止感染。目前比较确定的传播途径包括:
 
  1)经吸血昆虫叮咬传播:吸血昆虫有伊蚊、库蚊、猪虱、鳞虱、蚤、吸血蝇、蠓等动物。该病多发在夏秋或雨水较多的季节,此期正是各种吸血昆虫活动繁殖的高峰期。
 
  2)垂直传播:感染了附红体的母体在生育过程中或通过胎盘将病原体直接传播给胎儿。
 
  3)血源传播:输注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血液;使用附红体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等。
 
  4)接触传播: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可通过直接接触,尤其在皮肤、粘膜受损情况下而发生的传播。
 

图示:在病人红细胞表面通过染色镜检鉴定出有大量微生物附着形成菌血症(A),投射电镜观察在红细胞凹陷处寄生有附红细胞体(B.C),同时在附红细胞体从红细胞表面脱离过程中鉴定有纤丝连接。扫描电镜首次观察到感染附红细胞体而严重变形的红细胞表面有空洞出现(D),推测是由于附红细胞体纤丝嵌入红细胞内部吸取营养物质,当附红细胞体脱落后在其表面形成空洞(E)。这些空洞严重改变红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从而导致红细胞破裂,进一步造成血细胞减少性贫血和黄疸(F)

 

  不确定的传播途径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上海市疾控中心200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城市人罹患附红体病,可能与吃烤羊肉、涮火锅、三分熟牛排、生鱼等生肉食和生料理的增加有关。此外,在一些不规范的餐饮业中,存在生熟不分现象也会导致交叉感染。统计分析表明,经常在家吃饭,感染率仅为16%;如果常在外吃饭或从事销售、公关等需要应酬的职业,感染率高达63%;不提供午饭的中小公司职员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在食堂就餐的大公司员工。这意味着附红细胞体病有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可能。
 
  了解了附红细胞体的传播途径后,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可能造成感染的各种活动。
 
  那么,如果怀疑感染了附红细胞体或明确诊断后,我们该怎么办?因为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形态学观察确定,所以尽快到医院进行血液学检查即可。某些医疗单位还可以通过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进一步证实。治疗上可根据感染程度进行分层治疗,如果仅仅是轻度感染可以暂时观察,注意休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为主,不用特殊治疗;如果中度感染,会出现轻微临床症状如倦怠感、容易疲劳等,可以以食疗为主,服用大蒜;如果重度感染并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贫血、黄疸、发热以及肝脾肿大等,就应该积极到医院就诊,可用四环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或使用青蒿素等中草药物治疗。
 

寻早应对防范机制

  目前,国际上附红细胞体病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构建人EH基因组DNA文库,测定其基因组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功能基因;
 
  2)克隆表达蛋白,鉴定其免疫原性;
 
  3)探索EH宿主靶细胞受体和病原组织亲嗜性分子位点的鉴定;
 
  4)筛选出一种特效中西药组方等。
 
  我们课题组已经采用分子生物学及显微检测方法调查上海及华东地区2000余份人血样,初步掌握人附红细胞体流行情况及特点。建立了人附红细胞体鼠动物模型,在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大量分离纯化附红细胞体提取基因组DNA。包括通过Shotgun技术构建了人附红细胞体DNA文库,已完成部分基因组序列的测定,鉴定出两条功能基因(已登陆Genbank)。运用Shotgun技术分析人附红细胞体蛋白成份迄今已鉴定400余种功能蛋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附红细胞体糖及核苷酸代谢合成通路。将分离纯化的人附红细胞体提取总蛋白后进行生物素标记,分析其与鼠红细胞结合活性,为鉴定人附红细胞体红细胞表面受体搭建平台。
 
  总之,虽然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较高,在动物界危害性较大,但是无论从发病规模、发病率和致死率等方面对人类而言,目前的影响和危害并非巨大。然而,感染了附红细胞体可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可能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二重感染,应引起人们的重视,积极避免感染。
 
  近年来,另一种人兽共患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人类的爆发流行,给我们以启示,早防早治,未雨绸缪。在人类,人们对该病的认识还较为有限,其感染传播途径、免疫发病的分子机制等一系列的问题均有待阐明。因此,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附红细胞体感染传播途径、感染者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及附红细胞体感染与机体免疫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为阐明附红细胞体病发生、发展、转归和干预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令人欣喜的是,已经有较多的医务工作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在进行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够在此领域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