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们喜欢谈起一个藏族老人的经历。这位藏族老农曾看见一只大熊猫在他的小屋里大嚼贮存的牛饲料。老农微笑地说:“那是只漂亮的白色熊猫,我非常欢迎它到我家来就餐。”

在中国中部偏僻禁猎山区的森林深处,大熊猫几千年来一直与当地农民和睦相处。这些农民称熊猫为beishung”,或称白熊猫,并认为它们具有使人吉祥的神力,甚至认为它们是天赐神授的,所以一直不愿杀死闯他们庄稼地取食农作物或劫掠他们蜂蜜的熊猫,而仅仅挥舞着毛毡大声呐喊以示驱赶,直到熊猫蹒跚地离去为止。但在1975年,居住在甘肃省一个公社的部分农民,看到有很多稀有的熊猫在他们的玉米地里徘徊。为了表示对他们长期“朋友”的关心,他们搜寻并不久发现了几十只饿得骨瘦如柴的熊猫和一些消瘦的尸体,这表明熊猫因饥饿致死。当地农民向北京的官员们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要求政府尽快派遣林业、农业和畜牧专家小组进行调查。同时,装备着绳和网的援救人员同情地寻找饥饿的熊猫并把它们带回居民点。

援救小组声称,已援救了几十只活熊猫并报告说,他们还看到更多的熊猫孤独地倚靠在树旁,用其前爪抱着耳朵倒毙着。所援救的大多数挨饿的熊猫被喂给作物茎秆,或由当地居民,主要是从西藏移居到该地已数百年的西藏人所“供奉的玉米、甘薯或大米粥6那些年龄最大及身体最虚弱的熊猫则用匙喂给用中草药煎制的汤药。年轻的西藏农民甚至攀上积雪的山顶,砍伐熊猫的主食——箭竹带回。但他们很快发现,箭竹令人惊讶地难以找到。于是农民们便用自己年收获量有限的农产品来喂养失去双亲的幼兽。经二个月的悉心照料后,所有被援救回来的熊猫均幸存下来。除了其中约10只分别赠送给中国及外国的一些动物园外,余下的当雪融化后,便被陆续送返森林。

1975年以来,已先后发现了140具大熊猫的尸体,但由于很难进入熊猫出没地带,故有关它们死亡的真正原因仍无法确切地查明。据中国博物学家估计,所有熊猫的10%以上是因饥饿致死,而另一些学者则估计此数值甚至高达50%。来自北京的研究小组不久将证实熊猫的死亡,与人们侵入熊猫的世袭领地,并明显毁掉在那些奇特的野生状态中生存的两种竹子的举动有关。箭竹一千年来一直是熊猫的主食,它是一种纤长的植物,粗细同甘蔗差不多,常以3 ~ 9英尺高地丛生着。虽然在中国生长着许多种竹,但其中只有两种,即“fourtain”和“umbrella”这两种竹,因其具有高耐寒性,所以能在大熊猫栖居的潮湿的深谷底及寒冷背阴的山坡生长。这种箭竹,在中国被称为“华竹(Hua Ju竹,是熊猫所喜食的竹。

长达100年的生长周期

umbrella”和fourtain”这两种竹看来有着一个长达一百年的生长周期。大约每隔一百年它们开花、结籽一次并随后死亡。在1975.1976年中,上一代竹所繁衍的子孙相继死亡直至全部灭绝。

在古代,整个中国遍布着大片的森林;当某个地区的竹林死亡时,熊猫能迁徙到另一地区。但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平原和海拔较低的山坡地的竹林被砍伐殆尽,迫使熊猫退避到海拔较高,不适于人们居住的地区,即那些海拔5000 ~ 10000英尺的山坡和深谷。而现在,当大片竹林枯萎时,栖息的熊猫不再作出向另一盛长竹林的地区迁移的选择。因此人类蚕食竹林的侵犯行动,使历史上最受人喜爱的这种哺乳动物处于灭绝的危险之中。

对熊猫的威胁使整个世界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发起了一个大规模的“拯救熊猫”运动。这一耗资几百万美元和运用第一流的美国和中国科学家的专业知识的空前的国际性拯救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大熊猫是喜拂晓或黄昏时活动的动物,它们在清晨和傍晚四处活动和觅食。在夏季,它们栖居在海拔较高的山坡上;而到了冬季它们则迁居到海拔较低的较容易找到食物的深谷地带。在白天和晚上,它们在竹林中小憩,有时懒散地把四肢摊在腹部上睡觉。

具有与人相似特征的熊猫

熊猫强有力的上、下颚能嘎吱嘎吱地咬断鲜嫩的umbrella”竹;随后,不像其它四条腿的动物那样低下头取食,而是背靠树坐着咬嚼竹子,并引人注目地以一种人类进食的方式把竹子送进嘴里。大熊猫有着厚壁的食管,故能避免被嚼碎的尖利竹片所穿透,同时它的胃是不易磨损的。胃肌异常发达,是以分解这种粗纤维性食物。但是仅有一部分食物被消化。因此,熊猫每天必须摄食数量惊人的竹子。随后,这种珍奇的动物寻水喝。但它从不与其它动物合饮溪水,熊猫用一只前爪挖土,挖掘出它自己的一个“水井”,然后它等待水从山溪流至,并从这土洞下逐渐涌出时才加以饮用。这种饮水过程反复进行,直至它那圆溜溜的肚子绷得如同一面鼓时为止。于是熊猫又像一个昏昏欲睡的小孩子一样,使劲揉着自己的眼睛,并以一种足内翻的步伐蹒跚地离去作再次的小憩。很明显,熊猫没有一个永久性的窝巢,而是到处游荡着,也许它老是在寻找一个更为舒适的栖息场所。

已知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的四川——一个西部未开化人所居住的高原地区。几百万年来,这种有着黑、白毛皮的四足兽一直徘徊在云雾缭绕的箭竹、龙血树、蜘蛛松和冷杉的混交林中。整个夏季,该山区的所有山峰为没完没了的细雨和迷雾所笼罩,而从每年十月至次年五月间,该地区又一直被冰雪所覆盖。在漫长的冬季中,箭竹被冰雪覆盖,由于长时期的重压,使其纤细的茎秆被压成弓形,形成一种“隧道”,这迫使大熊猫从高耸的山峰下迁移到山峰下10,000英尺的深谷。每当春季濒临结束时,这些大熊猫便再次攀上悬崖峭壁,重返山顶度夏。

尽管人们对这种大熊猫特别宠爱和倍感兴趣,但有关它的起源问题仍是个难解之谜。在1874年,德国动物学家Max Weber声称,这种动物是中新世的一种食肉动物“Hyenarctos”后裔的活化石。到了1915年,A. S. Woodward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鉴于他本人在缅甸“Mogok”的一个著名红宝石矿区里,找到了一个保存得很好的现今已灭绝的一种哺乳动物头盖骨(据认为是当今熊猫的祖先),所以他作出了这样的结论,即一种史前的大熊猫生活在二百万年以前的更新世时期。这个头盖骨有着发达的犬齿,这意味着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的,是不同于今天所生存着的草食性熊猫。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熊猫的最早记述是在公元2000年。当时,“Chin”(Sichuan)王国曾献给元朝一批贡品,其中就包括一只熊猫。另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公元685年10月22日,中国皇帝曾赠给日本天皇两只活熊猫和七十张毛皮。

虽然马哥 · 孛罗记载了在北京的皇宫里看见过熊猫的黑、白两色毛皮,但西行到中国西部并看到一只熊猫(尽管是只死熊猫)的第一位西方人,应该是在1869年作此旅行的耶稣教博物学家Pere Jean-Pierre Armand David。他在日记中记下了有关熊猫研究领域里最早的资料。

艰难的旅程

David神父旅行的同时,另有一支考察队打算乘中国式平底帆船,历时六周从汉口沿长江而上至重庆,然后再赴“Hsi-fan”。已抵重庆的David则继续向有城墙围住的古城成都前进,旅途相当艰难,全靠步行或由一个苦力用可坐两个旅客的不舒适的手推车推行。前往大熊猫故乡的最后100英里的路程,纯粹是在很滑的石板小径上行走的,David估计,这种小径已有几十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了。整个旅程花了他大约四个半月的时间。David神父第一次看见熊猫是在1869年4月1日,当时他从返回茅坪的猎人那里看到了两只死的熊猫。直到四十五年以后、西方人才真正看到了活熊猫。

1928年,Teddy Roosevelt的后裔KermitTheodore. Jr. ,在四川捕获了—只大熊猫,并把它送到芝加哥的野生生物博物院展出。这件事引起了一些远征狩猎队的兴趣,但幸运的是崎岖难行的山路在以后十年中帮助了对熊猫的保护。这些狩猎队的全部猎获物只有五只,包括一只年幼的和一只哺乳的母熊猫。Roosevelt的后裔回国后报告说,当地农民甚至不知道这种动物的存在,并且辨认不出熊猫的照片。这当然又导致科学家们的广泛推测,即大熊猫可能要比先前所预想的更为稀罕和珍贵1936年,一支旨在捕获活熊猫的新远征狩猎队来到中国,并且留下了比小说更不可思议的传奇。尽管狩猎队里有一名不熟练的猎手Ruth Harkness,她是在其丈夫去世后接替进这个远征队的,但他们决心设法找到被双亲留在树穴里的幼熊猫,并把它送回芝加哥的小溪野生动物园。捕获活熊猫的行动,有史以来还是头一次。Harkness在听到一种婴儿似的叫声之后,发现了这只幼兽,这种叫声很像黑猩猩,是熊猫许多与人类相似特征中的一种,看来这种喜欢拥抱的动物似乎是在恳求人们。当它们在爱抚时,通常是母熊猫端坐着并用一只前爪把自己的乳兽紧抱在胸前,而用另一只前爪安慰和爱抚。刚诞生的大熊猫并不比小猫更大些。才生下的幼兽眼尚未睁开,没有牙齿而且体重只有3 ~ 5。此外,尽管它们生长很迅速,但直到它们长到3 ~ 4个月且体长约30英寸,体重12 ~ 13磅之前无法爬行或蹒跚地行走。一年之内它们的体重可增至80磅,而且当它们14岁成熟时,体重可达约240磅,从它们的黑鼻尖到其短短的白尾末端长约6英尺。公熊猫长得要比母熊猫更大些。

是熊还是浣熊?

尽管博物学家目前能有大量的机会观察和研究被捕获后关在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然而他们仍然无法确定它究竟是属于熊科还是属于浣熊科,或者说尚无法弄清它实际上是一种与熊猫相似的熊,还是更像熊的熊猫。非专业研究人员之所以很自然地假设这种动物是熊的一个特殊类型,是因为虽然大熊猫并不冬眠,但它看上去确很像一只熊,它的躯体接近熊体,亦喜食蜂蜜而且还具有熊的其它一些普通特征。在中国,几百年来都称它为白熊。然而,博物学家发现大熊猫的颅骨、牙齿、胃以及染色体的结构都与浣熊更为相似。由于有些科学家提出了大熊猫的远亲——小熊猫(或称红熊猫),故一直无法解决有关熊猫在其分科方面的争论。然而最近通过对其染色体的有关研究,显然已进一步证实这种动物确是独一无二的珍奇动物。而箭竹的大片死亡,可能意味着这种受宠动物行将灭绝,所以当中国科学家发现箭竹资源严重不足时,便紧急呼吁“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给予帮助。熊猫不仅被认为是自然界的一种珍贵动物,且还被视为中国的国宝,而该机构亦一向视大熊猫为自己的重点保护对象。于是在1980年9月成立了一个联合委员会,决定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个估计方圆1000平方公里的地区,调查和研究熊猫所喜食的箭竹与熊猫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考虑尽最大努力拯救和增加在野外徘徊的数目很少的大熊猫。中国与外国科学家们通过捕获14只年轻的熊猫并以母熊猫吸引公熊猫的方法,打算观察它们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里的一个特殊的繁殖地。

提高生育力

迄今为止,除了最近在墨西哥城的动物园里诞生了一只幼熊猫外(尽管这只幼兽不久便夭折了),其余在动物园里通过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法繁殖大熊猫的所有努力均告失败,只有中国例外。熊猫一般很少交配,并且除了交配季节外过着一种独居生活。母熊猫通常一次只产一仔。一个研究课题是,用激素类药物及其它能改变熊猫繁殖周期的技术进行各种试验,指望最终能提高熊猫的生育能力。

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指派负责这一拯救工作的是美国生物学家、纽约动物学会动物保护学组理事、大型哺乳动物行为专家George Schaller博士。他是倡导从事动物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由实验室里在各种人为条件下进行科研、改为野外工作方面的一个先驱者,同时他提出对一种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往往要比研究它来得更紧迫。Schaller指出,为了达到保护熊猫的目的,将使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即在熊猫身上安一个很小的无线电发射器,以查明它们的行踪及其地理分布。

研究人员指望通过保护和研究,最终将能拯救大熊猫。中国为此已专门建立了十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八个是在西藏自治区,那里数百年来早已成为这种“beishung”动物的大本营、其余二个保护区则分别位于甘肃和陕西境内。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对熊猫的野外科学研究于11月在Schaller主持下正式开始。

熊猫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起便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当时已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制止杀死或捕获这种受宠的动物。这些措施同样也包括对熊猫所处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在看来,改善熊猫的处境也许仍然是自然资源保护论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但Schaller对此很乐观,他认为,假如我们无法拯救像熊猫这样令人注目的动物,那我们这些从事动物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岂非太无能了吧!

[Science Digest,1981年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