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指出,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有:高脂血、高血压、肥胖、吸烟、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其中大多数均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

. 饮食疗法

动脉硬化症的饮食疗法旨在减轻其危险因子

1. 高脂血症

从饮食内容来看,高脂血症可以分为脂肪诱发型[fat-induced type]和碳水化合物诱发型[carbohydrate-induced type],其饮食疗法的内容当然也就不同。据报道,特别是血清胆固醇的高值是缺血性心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因此着眼点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饮食疗法。

根据纽约抗冠心病俱乐部(Anti-coronary club)从1957年起至1972年,调查了1,113名男性,并以467名的男性作为对照病例。实验食物以减少总脂肪酸摄取量,增加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S比>1,使胆固醇摄取量减少到350毫克/日为其目标。

在50 ~ 59岁的高龄者中,如严格地遵守饮食疗法,发病率比对照人群低得多。在40 ~ 49岁年龄组中,严格地遵守饮食指导的人群,其新的冠状动脉硬化发病率最低。如严格遵守饮食指导,血清胆固醇为260毫克/天以上的病例,从42.7%明显地减少到23.7%,与此相反,对照人群则从37.9%到32.8%,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即使在高血压中,也由22.4%减少到15.5%,对于肥胖,亦从40.9%减少到22.4%,总之,对照群几乎无变化。

另外,胆固醇摄取量为365毫克/日,相当于对照[control]群的一半。其结果,在实验食群中,可以看到总脂类的明显降低,从血清胆固醇脂、磷脂、中性脂肪分界的脂酸构成来看,可以看到亚麻二烯酸的增加。此外,实验食群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死亡率都比对照[control]低,特别是比年龄的年轻人,比实验开始时胆固醇值高的人,另外,无动脉硬化性疾病合并的人,即,比预防过一次的人还明显。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心脏协会全面的饮食运动,从1955年 ~ 1975年之间,总胆固醇[Tc]降低20 ~ 30毫克/日,从1972年 ~ 1982年之间的缺血性心疾病的发生率为27%,脑卒中减少42%。此外,与此同时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总量减少57%,植物油的摄取量,相反增加44%。

从上述结果看,一般认为饮食内容要用低胆固醇,通过改变P/S比值高的饮食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抑制缺血性心疾病。

2. 肥胖

在动脉硬化的预防中,与饮食疗法有密切关系的是肥胖。不言而喻,肥胖与日常饮食有密切关系。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饮食的逐渐丰富,已经能看到血清脂质值以及肥胖人数的增加,与此同时,众所周知第二次大战中减低了的缺血性心疾病的发病率,战后迅速上升。

从标准体重计算肥胖度,把肥胖的比率分为10%以下,10 ~ 29%,30%以上三群,进行了研究,认为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猝死会随着肥胖增加而增加。到了最近,胡贝尔特[Hubert]等人,用多重回归分析进行详细研究的结果,暗示了肥胖与性别无关系,是一个可能与独立的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相关联的因子。

配合年龄和其它的危险因子(脂质代谢异常、糖类代谢异常、高血压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其它的统计,其分量至少是互相关联的。报告体重30%以上的肥胖人数中,男性为1.46倍,女性为1.26倍映血性心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即使单纯性肥胖,也表示能成为危险因子。另外,并不是肥胖者都合并有高脂血症,但肥胖者高脂血症的合并率显著地高。而且,众所周知伴随肥胖,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肥胖导致的高胰岛血症随着肥胖度的增加,其程度显著。肥胖把糖类代谢异常合并成高率,相反,众所周知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居多。并且指出,高胰岛血症不仅通过核糖蛋白代谢,而且通过促进动脉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等,能直接地成为致粥瘤性的情况。

3. 高血压

原则上说,首先应限制食盐,限制患者的运动量,也应充分考虑季节以及工作场所环境等主要原因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食盐的摄取量每天应控制大约6 ~ 8克/日以内,如前所述,高血压由于与肥胖的关系很大,所以肥胖患者当然有必要限制饮食中的热量等引起的减量。

但有的患者同时也有合并其它几个危险因子的情况,此外,通过控制存在的各种危险因子来达到预防缺血性心疾病的尝试也在进行,一般称为复合危险因子干预试验[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MRFIT)]。多数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达到降低血压和其它危险因子,尤其是本法里[Benfari]等人的报告,以高血压为对策取得重大成果,引人注目。

. 日常生活的管理

以前曾报道[15-17],习惯性的运动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 C[HDL-C],据说一方面,精神应激反应也可以促进动脉硬化。作为日常生活的管理,重要的是对这些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关于嗜好的问题,也想在此略述,即使在酒、烟、咖啡等的嗜好中,特别是吸烟与高血脂症、高血压等同样可成为动脉硬化性疾病单独的危险因子。1940年恩格兰希[English]等人,报告了吸烟者冠状疾病的发病率竟高达3倍,缺血性心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以及全死亡率约为非吸烟者的2倍左右(吸烟根数为20根/日以上的人群),另一方面,根据年龄结果截然不同,吸烟作为危险因子最成问题的是在年轻人,年纪越轻其倾向越显著,这在其它的报告 ~ 中也有涉及。但是,如果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看不出与非吸烟者对缺血性心疾病的发病率之间有什么差别。高密度脂蛋白 – C[HDL-C]有成为低值的可能性,吸烟根数和HDL-C的值表示着有意义的正负关系。

如上所述,根据系数的流行病学的调查,通过饮食疗法(特别是把胆固醇的总摄取量控制在300毫克/日以下,把P/S比提高1.2左右为止等),减少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等,已取得相当良好的结果。

[《现代医疗》(日),1986年12月]